祝彥飛
【摘 要】目的:分析血標本采集對血液檢驗分析造成的影響。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間我院采集的血液標本600份,分析其檢驗結果。結果:本組600份標本中,誤差26份(4.33%),其中體位和部位不當占26.92%(7/26)、采血量不合理占19.23%(5/26)、放置時間過長占34.62%(9/26)、采血時機占19.23%(5/26)。結論:血標本采集不合理可嚴重影響血液檢驗結果,可通過一系列干預措施提高血標本采集質量。
【關鍵詞】血標本;采集;血液檢驗;影響
【中圖分類號】R115【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139-01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醫(yī)療技術和器械越發(fā)先進,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憑借檢驗結果高準確性和高可靠性在血液檢驗方面應用愈發(fā)廣泛。血液檢驗前需要對血液標本進行采集,而血液標本采集質量的高低嚴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1]。因此,臨床醫(yī)護人員需要通過一系列措施提高血標本采集質量。故本次試驗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間我院所采集的血液標本為試驗對象,分析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并依此提出有效干預措施?,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1月—2019年12月間我院所采集的600份血液標本納入試驗,男性標本321份,女性標本279份,年齡下限16歲,年齡上限80歲,平均(43.26±3.56)。
1.2方法
靜脈采集每位患者的血液標本,注意在成功穿刺后需要及時松開止血帶,等待幾分鐘二次采血,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驗血液標本,密切觀察檢驗結果,分析影響檢驗結果的相關因素。
2 結果
本組600份血標本中,26份存在誤差,占比4.33%,包括采集體位和部位不當7份(26.92%)、采血量不合理5份(19.23%)、放置時間過長9份(34.62%)、采血時機不當5份(19.23%)。
3 討論
3.1血液檢驗結果影響因素
(1)采集體位和部位不當:采血體位和部位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檢驗結果。對于門診患者來講,為了更好操作,多選擇坐位,而對于病房患者來講,以臥位為主。在采血部位方面,成年人以肘正中靜脈、頭靜脈及貴要靜脈為主,幼兒以耳后靜脈、顳淺靜脈、枕靜脈以及額靜脈為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面對靜脈輸液患者時,萬不可選擇輸液側血液采集,分析其原因就在于輸液同側采集可增加血氧的稀釋程度,藥液增加血液成分變化的風險,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檢驗結果的準確性[2]。
(2)采血量不合理:準確掌握采血量可大大增加血液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如果血液采集量過少可導致促凝管內血液不凝現(xiàn)象,過多則會造成抗凝管內血液凝固。所以在采集血液標本時,需要嚴格控制采血量,避免檢驗結果不準確。
(3)標本放置時間過長:在采集血液標本后需要及時送檢,如果長時間放置或者被日光照射,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血液中紅細胞的通透性,加快紅細胞鉀離子的外移速度,降低血清中鈉離子和氮離子,從而導致血液標本出現(xiàn)誤差。另外,送檢血液標本期間不可劇烈震蕩或者反向放置食管,否則也會影響檢驗結果。
(4)采血時機不當:采集血液過程中需要嚴格重視采血時機。人體運動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體內乳酸和丙酮酸,劇烈性運動還會增加機體鉀離子、鈣離子、白蛋白、膽紅素、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等含量,所以在患者運動后采集血液標本并不符合臨床檢驗標準?;颊哌M食后可增加至少50%的甘油三酯和20%的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5%膽紅素、鈣離子、鈉離子、膽固醇以及無機磷含量,飲酒亦會增加體內尿素、血氨含量,此時采集血液標本并不適宜[3]。另外,對于服用抗生素藥物的患者,其體內血藥濃度較高,此時采集血培養(yǎng)標本可造成結果“無菌生長”。
3.2護理干預措施
(1)規(guī)范采集:規(guī)范采集者體位是確保檢驗結果準確的重要保障。通常情況下,臨床采集血液多選擇坐位或者臥位,以便于更加準確的反映出血液變化情況,但是針對老年人群或者暈針人群,可更改成平臥體位。另外,采血部位的選擇對于檢驗結果也至關重要,盡量選擇彈性好、容易固定以及血流充盈的部位進行血標本采集,如肘正中靜脈、頭靜脈或者貴要靜脈。一旦遇見穿刺較為困難患者,可先通過熱敷、拍打采集部位來增加患者靜脈的充盈性,從而有助于良好穿刺。
(2)控制采血量:密切控制標本的采血量,尤其是需加入抗凝劑的血液標本更加需要嚴格控制,以此保障臨床檢驗結果更加準確無誤。如果遇見血液粘稠或者血液聚集者,要注意采血動作迅速、準確。為保證所采集的血液充分流入試管,需在采血結束時優(yōu)先拔出穿刺針頭,然后拔出試管內的針頭。
(3)標本及時送檢:及時在采集好的血液標本內加入抗凝劑,并反復多次搖晃,使其充分混合,但要注意不可用力過猛,防止破壞血細胞;對于不能及時送檢的血液標本要做好保存工作,如放置于4℃的冰箱內;送檢血液標本期間要注意不可強烈震蕩、撞擊,更不可接觸陽光,防止血液中的紅細胞遭到破壞,導致檢驗結果出現(xiàn)誤差;針對血氨標本等特殊標本,在送檢過程中應該詳細標注采集時間,以科學合理的方法送檢,切記不可放置在冰水內,避免溶血影響檢驗結果[4]。
(4)規(guī)范采血時機:由于飲食可影響機體血液成分,所以在采血前一天護理人員應該叮囑患者禁食禁飲的時間和內容,防止患者意外進食導致結果出現(xiàn)誤差;強烈運動會對機體代謝產生較大影響,增加乳酸和丙酮酸濃度,影響紅細胞、血紅蛋白及白細胞的檢驗結果,出現(xiàn)假性升高現(xiàn)象,所以臨床要加以重視,對于住院患者可選擇起床前采血,而對于門診患者需叮囑其休息15分鐘后方可加以采血;任何藥物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機體血液成分,所以在采集血液前不要服用藥物,如果患者因慢性疾病需長期用藥,醫(yī)護人員必須仔細考慮服用性藥物所帶來的影響,向患者做好解釋。
參考文獻
[1] 韋霞.關于血標本采集對血液檢驗分析的影響及干預措施探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08):35+44.
[2] 邵志霞.標本采集對血液檢驗的影響與護理干預方式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05):269-270.
[3] 鄭以軍.關于血標本采集對血液檢驗分析的影響及干預措施探究[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8,24(14):11-12
[4] 裴愛麗.血標本采集對血液檢驗分析的影響及干預措施[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0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