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康
【摘 要】笙,是一種很好的獨奏樂器,也是民樂隊中不可缺少的合奏樂器,它維系著數千年華夏文明的悠久歷史,深浸著豐富笙文化特色的華夏藝術,作為中國古老的一種民間吹奏樂器,它具有歷史悠久、音色甜美、和諧、豐滿的特點,而且演奏技巧豐富、獨特,廣受中外朋友的喜愛和歡迎。改良笙是在傳統(tǒng)笙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把笙的演奏藝術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詞】改良;笙;演奏;藝術;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J63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3-0123-01
笙在歷代的音樂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詩人羅鄴曾寫道:“筠管參差排鳳翅,月堂凄切勝龍吟。最宜輕動纖纖玉,醉送當觀滟滟金?!庇迷娋鋪眄灀P笙,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后,廣大音樂工作者對笙的形制、演奏技巧進行了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革,使其日臻完美。笙在多種民族鼓吹樂中均有所運用,不論是河北吹歌、西安鼓樂,還是蘇南吹打、浙東鑼鼓,笙均是重要的主奏樂器之一。在當今全國各地、各種形式的民族樂隊中,以及在戲曲、雜技、曲藝說唱中都離不開笙。
一、高音笙
高音笙的改良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以前的樂團用十七簧傳統(tǒng)笙,還要轉好幾個調子,實在太辛苦了。現在的高音笙已經有了擴音管,常用的也已經到了三十六簧,也就是有三個八度完整的半音,成為音域相當寬廣的和聲樂器了。
至于樂隊合奏用的高音笙,目前最常見的是三十六簧方斗笙及圓笙。其中圓笙的指法存在上述的問題,所以某些樂曲要用圓笙,即使它比較好吹,但是考慮到樂器規(guī)格的統(tǒng)一、推廣,以及符合大多數合奏樂曲的要求,應該采用三十六簧的方斗笙。接下來是擴音管的問題,在音色上大有不同。無擴音三十六簧的傳統(tǒng)笙,音色尖銳而直接,不易融合,比較適合吹奏單音的旋律,有擴音管的,則接近于蘆笙的音色,比較柔和,適合吹奏和聲。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用兩把高音笙。不過在作曲家未能充分利用時,這樣做也不見得有好處。用兩把高音笙的理由,還有一個就是吹奏和聲時,可以使和聲各個組成音之間的音量比例能夠比較正確。由于笙的先天構造特性,因此同一把笙,一次吹出的和聲的各個音的音量是不平均的。用同樣的力氣,吹的音數目不同,音量也不同。所以,一個和弦讓笙來吹,往往會與想象中的效果不同,就是因為笙無法單獨調整和弦中各個音的音量。所以,用兩把高音笙便可以由兩位演奏者來分別控制音量,也就可以彌補這種缺陷了。如果配器的技巧成熟,可以使和聲變得豐滿而均衡。
至于笙的改良,簧片應該規(guī)格化,笙腳及笙苗的尺寸也是。只有這樣,才可能把笙的維修問題解決。一旦規(guī)格統(tǒng)一以后,便可以大量生產。到時候,某一個簧片損壞了,只要去樂器行,告訴其簧片的編號,買一片回來換上去就可以了,豈不是很方便?甚至可以用機器來抹綠(也許用某種蒸汽),單片抹好綠的簧片零售,或者是為舊簧片進行自動抹綠。另外如漏氣的問題,照理說來以三十六簧笙的發(fā)音構造(與傳統(tǒng)笙不同),不發(fā)音時是閉管的,應該是不會漏氣的??墒菍嶋H上,即使完全不按,吹氣還是會漏掉。除了音孔處的皮墊可能漏氣以外,笙腳和笙斗的接合處,應該是元兇。所以應該加上橡膠環(huán),來徹底做好氣密。
最后一點是音準問題。也許有人會說,笙哪里會有音準的問題?實際上的確存在。因為水蒸氣凝結后附著在簧片上,增加了質量,便會使音高降低。其他樂器的趨勢則是偏高,兩相比較,背道而馳,問題就很明顯了。目前的方法,有的是加暖爐,或是加熱水,也有用吹風機的,更有調音時先把音調高一些的。
二、中音笙
常用的有三種形式:一種是中音抱笙,一種是中音臺笙,一種是北京式的中音臺笙。其中北京式的音域較低,而且是用杠桿式的按鍵。前兩者則都是采用按鈕式的。由于北京式的排列與三十六簧高音方斗笙類似,由內向外音高上升,因此比較容易上手。而且它的音域比較低,在運用上與高音笙的音區(qū)較少重疊,而又可以有部分低音笙的效果。中小型樂團用起來就相當好用。唯一的缺點就是不太容易看到指揮,也不容易被觀眾看到。
中音笙基本上沒有特別需要再改良的地方,也是要能把簧片的維修系統(tǒng)化,便可以更有利于推廣和使用。只要帶過樂團的人,就應該知道中音笙已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聲部了。
三、低音笙
低音笙,也有很多種類,比如說濟南軍區(qū)前衛(wèi)文工團用的蘆笙筒就很特別,只是外形像風琴,而且很大。目前一般專業(yè)樂團最常用的還是蘇州的低音大抱笙。低音抱笙的構造基本上和中音抱笙相同,只是放大了而已?;善?,也就相對的更費氣,所以維修的改進應該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如果也有低音臺笙,也許可以稍微改善一些??偠灾?,笙組的改良,經過許多人的努力研究,已經相當完備。目前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簧片的規(guī)格化大量生產,使零件的供應穩(wěn)定而價格合理。第二件事則是指法排列的統(tǒng)一,這樣才有利于推廣與普及。從笙的改良可以發(fā)現只要音域大,半音階齊全,指法便利,強弱分明,就可以成為一個重要的聲部。
四、結語
也就是說,一個樂器的改良結果,只要它的性能好,自然會促進作曲手法的改進,進而提高樂團的表現能力。
參考文獻:
[1]曹建國[等].中國笙藝術[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2]陳博.傳統(tǒng)笙擴音管的研究與改進設想[J].戲劇之家,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