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胡懷富
(山東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臨沂 276000)
據調查,我國每年有300萬人患有高血壓病[1],由于該病屬于慢性疾病,病程比較長,患者大多需要長期服藥控制血壓,若控制不當會產生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腎臟疾病,而長期服藥也會引發(fā)諸多并發(fā)癥,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如何提高患者對該病的認識,增強服藥的依從性,對有效降低該病的危害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該類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觀察對疾病防制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市蘭山區(qū)及羅莊區(qū)各一個社區(qū)內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愿意參與本研究;具有生活自理能力。除外標準:嚴重高血壓伴發(fā)心、肝、腎功能障礙者;神性疾病患者。共132名患者納入研究,其中男68人,女64人;年齡34~72歲,平均(58.2±4.4)歲;病程0.5~20年,平均(6.8±2.5)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2人,高中51人,大專及以上19人。
1.2方法 健康教育實施前利用問卷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內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飲食習慣、吸煙情況、飲酒程度、日常的生活作息以及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情況等,然后做好準確的記錄;根據社區(qū)健康檔案了解患者血壓控制情況;現(xiàn)場采用汞柱式血壓計給患者測量高血壓,患者取坐位休息15 min后測量其左臂血壓,取Korotkoff第一音刻度上的度數作為SBP,取Krotkoff第二音刻度上的度數作為DBP,測量的時間最少相隔0.5 h,連續(xù)給患者測量3次,然后取其中的平均值。如果收縮壓的值超過140 mmHg,舒張壓的值超過90 mmHg,或者患者在測試2周之內服用過降壓效果的藥物,這種情況也屬于高血壓。
健康教育的實施:①現(xiàn)場發(fā)放宣傳單給高血壓患者;②利用社區(qū)會議室給高血壓患者進行高血壓相關知識的講解并解答不明白的問題;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形式對患者進行宣教,并指導患者的生活方式、作息習慣以及服用藥物等。③飲食習慣宣教:高血壓患者相比于健康人更喜歡高鹽、高脂、高熱量的食物,要告知患者合理飲食對身體的重要意義,幫助患者樹立低鹽、低脂飲食的意識,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適量攝入蛋白質,多喝水,防止病情加重。④作息習慣宣教:有很多高血壓的發(fā)生是因為患者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在日常生活中缺少鍛煉。良好的作息習慣是穩(wěn)定血壓的基礎,平時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有效降低血壓,所以控制高血壓的根本方法就是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要針對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學習能力,給予相應的指導。⑤用藥宣教[2]:由于高血壓的治療需要長期用藥,有些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會下降,在血壓穩(wěn)定之后會出現(xiàn)不按時服藥的情況。為此,讓患者充分了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性,養(yǎng)成每天吃藥的習慣;同時患者也要定期檢測血壓,如果血壓出現(xiàn)異常情況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宣教2周后對相關指標進行評定,并隨訪1年。
1.3觀察指標 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干預前后血壓、飲食習慣、作息習慣及服藥依從性變化情況。
2.1干預前后相關指標變化情況 與干預前比較,除飲食習慣外,干預后其他指標均有所改善,詳見表1。
表1 相關指標干預前后及隨訪情況
2.2隨訪 127例獲隨訪,失訪5例。隨訪后血壓值較干預后均有所升高,但仍低于干預前;其他指標除飲食習慣外,均低于干預后,但仍高于干預前。見表1。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生活壓力的不斷加大,高血壓患病率越來越高。引發(fā)高血壓病發(f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作息習慣、抽煙喝酒程度以及患者的用藥方面都影響著患者的病情。為了降低高血壓的患病率,要對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進行有效的普及,主要以預防為主,給高血壓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進行有效的飲食習慣護理,幫助患者樹立低鹽、低脂飲食的意識[3],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戒煙,少量飲酒,樹立良好的作息習慣及按時用藥。本研究顯示,經過健康教育,除飲食習慣外,血壓、知曉率、作息習慣、服藥依從性均有所改善;隨訪1年發(fā)現(xiàn),與干預后比較,血壓有所升高,知曉率、作息習慣、服藥依從性均有所降低,表明持續(x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血壓患者開展健康宣教,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壓,提高患者知曉率、作息習慣和服藥依從性,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