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顓
(建甌市吉陽林業(yè)工作站,福建 南平 353100)
硼是高等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提高作物坐果率、增強抗逆性、促進生殖器官形成發(fā)育等方面均起著重要作用[1-3]。缺硼會導致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生長點受抑制、果實畸形等情況,而硼過量則會導致硼害,植物葉片出現(xiàn)“焦邊”,生長發(fā)育不良等[4-5]。我國耕地土壤缺硼、鋅、鉬面積約占30%,尤其是以紅壤、黃壤為主要土壤類型的福建、浙江、江西等東南部省份,有效硼含量較低,不利于對硼素需求量較高或對硼素含量較為敏感的作物生長[6-8]。近幾年,我國油茶產業(yè)發(fā)展迅速,但在緩解油茶落花落果問題、提高油茶產量方面的技術仍進展緩慢,是制約油茶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因素。福建省是我國油茶(Camelliaoleifera)主產區(qū)之一,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改善油茶落花落果現(xiàn)象對油茶產業(yè)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除自身品種問題和外界環(huán)境條件外,采取科學合理的水肥管理是提高油茶產果量的有效途徑。前人研究表明,油茶樹對土壤硼素含量較為敏感,適當噴施硼肥對提高油茶坐果率和豐產具有促進作用[9-10]。多數(shù)研究主要是針對復合型肥料,較少針對單一因素的施肥研究[11]。因此,本研究采用單因素試驗,設置不同濃度的硼肥水平,探究不同硼肥施用量對油茶產量、坐果率和果實形態(tài)指標的影響,以揭示油茶樹對硼肥需求的適宜量,為油茶生產施肥提供借鑒意義。
建甌隸屬于福建省南平市,位于東經117°58′~118°57′,北緯26°38′~27°20′,地處武夷山脈的東南面,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境內水系眾多;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春夏溫暖多雨,秋冬寒冷干燥,年均溫約19 ℃,年平均降水量約1 663 mm;土壤以磚紅壤為主,耕地有效硼含量缺乏,平均含量僅為0.47 mg/kg;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主要的植被類型。研究地位于建甌市吉陽鎮(zhèn)玉溪村,林地面積大,正大力開展建設優(yōu)質油茶種植示范基地。
選擇臨近區(qū)位、長勢一致、樹形相近、樹體健康且能正常開花結果的6 a林齡普通油茶為供試樹,每個處理10株,3次重復,并編號掛牌。供試肥料為硼肥,硼砂含量為99.8%。
設置5個不同硼砂濃度水平,分別為T1(0.1%)、T2(0.3%)、T3(0.5%)、T4(0.7%)、T5(1.0%),以清水為對照。在油茶花期采用噴霧器對整株進行均勻噴施,每株1 L肥水量,分別在2018年11月、12月和2019年1月各噴施1次,選擇晴朗無雨天氣,于傍晚進行。
在2018年12月第2次噴施后統(tǒng)計每株油茶樹開花量;2019年3月統(tǒng)計每株油茶幼果量。2019年11月進行果實采收、稱重,并用游標卡尺測量果實橫徑、縱徑,用電子天平測量單果鮮重和果內籽粒鮮重。
坐果率的計算公式:坐果率%=每株平均幼果數(shù)/每株平均開花量×100%。
出籽率的計算公式:出籽率%=籽粒鮮重/單果鮮重××100%。
數(shù)據(jù)用EXCEL 2010進行統(tǒng)計,用SPSS17.0進行顯著性分析,采用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
各處理油茶單株產量為:T3>T2>T1>T4>CK>T5(圖1)。T3處理的油茶單株產量最高,達8.11kg/株,較CK可高出55.80%,與其它處理均呈顯著差異;T2處理的單株產量其次,為6.10kg/株,是CK的1.17倍;T1、T4處理與CK差異不顯著,T5的單株產量最低。圖1中所含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達0.05顯著差異水平。
圖1 不同硼砂水平處理的油茶單株產量
坐果率是影響油茶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處理的坐果率為:T3>T2>T4>T1>CK>T5,總體趨勢與單株產量相似(圖2)。T3處理的坐果率達33.26%,T2處理為31.29%,二者分別比CK高出19.00%、11.95%,與CK呈顯著差異;T1和T4處理的油茶單株坐果率與CK差異不顯著,但與T5處理呈顯著關系,T5處理的坐果率最低,僅為27.17%,與CK未達顯著水平。
圖2 不同硼砂水平處理的油茶單株坐果率
對油茶果實的測量結果顯示,T3處理的油茶果實單果重最大,其次是T2和T1處理,三者均與CK存在顯著差異;T4和T5處理與CK差異不顯著,T4處理的油茶單果鮮重最小。T2和T3處理的油茶果實橫徑、縱徑均較大,顯著高于其它處理;T1、T4和T5處理的果實橫徑與CK未呈顯著關系,但果實縱徑顯著大于CK。各處理的籽粒鮮重大小為:T3>T2>T1>T4>T5>CK,T3與T2處理的油茶果籽粒鮮重和出籽率均顯著大于CK,T4處理的籽粒鮮重與CK差異不顯著,但其出籽率與CK呈顯著關系(表1)。
表1 不同硼砂水平處理的油茶果實指標
油茶產果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油茶經營的經濟效益。在本試驗中,除施用1.0%硼肥的T5處理的油茶單株產量低于對照CK外,其余處理的產量均高于對照。施用0.5%硼肥的T3處理和0.3%硼肥的T2處理與對照呈顯著差異。結合坐果率相似的大小趨勢,反映了坐果率與產量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仍以0.5%硼肥和0.3%硼肥處理的油茶坐果率高于其它處理,且與對照存在顯著差異,表明適當施用硼肥有利于油茶坐果保果,提高產量。耿國濤等試驗表明,施用硼肥有利于紅壤地區(qū)直播油菜增產增收[2];王麗娜等試驗發(fā)現(xiàn),追施硼肥有利于提高小麥子粒產量[12];胡恩旗等也試驗得出硼砂處理可顯著提高海南油茶產量,這與本試驗得出的結果較為一致[10]。
施用0.5%硼肥、0.3%硼肥和0.1%硼肥處理的單果鮮重、籽粒鮮重和出籽率均較高;0.5%硼肥和0.3%硼肥處理的油茶果實橫、縱徑較大,果實體積大;1.0%硼肥處理的油茶果實單果鮮重較低,果實較小,但籽粒鮮重較大,出籽率相對高于對照,說明適當施用硼肥有利于提高油茶出籽率。王璠等試驗得出,在一定范圍內,施用硼肥可促進水稻增產,但過多或過少均達不到最佳肥效,這與本試驗結果相似[13]。
綜合產量、坐果率和果實指標等,噴施0.3%~0.5%的硼肥有利于提高油茶坐果率,增加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