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鵬,王 婷,黃 嬋,張 珍,蔡佩玲
(成都大學醫(yī)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6)
翻轉課堂是一種源于美國的新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前對課堂知識進行預習,課堂時間主要進行師生、學生之間的討論等,對所學知識進行內化[1]。翻轉課堂已在不同醫(yī)學基礎學科教學中得到了探索應用[2-7]。作為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程,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教學至今仍采用“先教后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蔡佩玲等[8-9]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探索應用了翻轉課堂,研究結果表明翻轉班卷面成績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班,但兩個班女生成績無顯著性差異。為進一步完善組織學與胚胎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研究引入了微課,以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我校2018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共兩個班級,在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學習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隨機抽取1班為翻轉班,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并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教師錄制好的微課;2班為傳統(tǒng)班,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要求預習微課。其中,轉專業(yè)學生以及退學和免修學生因未參與所有課堂教學,不納入研究對象。最終翻轉班34人,傳統(tǒng)班35人,兩班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的相同章節(jié)課堂教學均由同一位教師完成,保證學時、授課內容及教學進度相同。研究資料為學生出勤、課前預習、課后作業(yè)以及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
針對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內容,采用傳統(tǒng)講述方式錄制微課,并上傳至在線教學平臺,同時使用該平臺進行學生考勤、發(fā)放在線課后作業(yè)以及對在線課后作業(yè)進行評分。微課對翻轉班和傳統(tǒng)班學生均開放。對于翻轉班,要求學生必須進行課前預習,在線學習微課;對于傳統(tǒng)班,不做此要求。除此以外,兩班考勤方式、課后作業(yè)內容和評分方式、期中和期末考試內容和評分方式均無差異。
期中和期末均使用百分制試卷閉卷考試。試卷包含不同類型題目:英譯漢(20分)、判斷題(10分)、單項選擇題(10分)、填空題(10分)、名詞解釋(15分)、簡答題(20分)、論述題(15分)。主觀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采用小得分點方式進行評分,考題所考查知識涉及所有教學章節(jié)。
使用IBM 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學生成績以(±s)表示。根據(jù)樣本是否正態(tài)分布選擇t檢驗或曼-惠特尼U檢驗,分析兩組間的差異是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對象前一學期的主要醫(yī)學課程有醫(yī)用物理學、醫(yī)用化學基礎、醫(yī)用高等數(shù)學、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和臨床醫(yī)學導論,翻轉班平均成績分別為(74.94±10.18)分、(77.00±7.30)分、(75.53±9.33)分、(79.15±9.23)分、(81.09±3.53)分,傳統(tǒng)班平均成績分別為(75.77±13.04) 分、(75.77±6.17) 分、(75.63±12.88)分、(76.14±16.37)分、(81.17±3.64)分,兩班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行性別分層分析,結果顯示上述5門課程翻轉班男生平均成績?yōu)椋?2.45±10.74)分、(75.35±6.51)分、(74.45±8.51)分、(76.50±9.12)分、(79.90±3.31)分,傳統(tǒng)班男生為(74.84±15.81)分、(75.05±6.07)分、(74.37±14.50)分、(72.00±20.78)分、(80.11±3.68)分;翻轉班女生平均成績?yōu)?(78.50±8.46) 分、(79.36±7.94) 分、(77.07±10.52) 分、(83.07±8.16)分、(82.79±3.22)分,傳統(tǒng)班女生為(76.88±9.11)分、(76.63±6.38)分、(77.13±10.94)分、(81.06±6.48)分、(82.44±3.27)分。兩班男生和女生成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具有相同的醫(yī)學知識基礎。
學生考勤成績在總體上和按照性別分層分析后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課前預習比例在總體上和按照性別分層分析后翻轉班均顯著高于傳統(tǒng)班(P<0.05);課后作業(yè)成績除翻轉班男生顯著高于傳統(tǒng)班男生外(P<0.05),在總體上和女生中兩班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班課前預習比例以及考勤、課后作業(yè)、期中和期末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班課前預習比例以及考勤、課后作業(yè)、期中和期末成績比較(±s,分)
注:*表示與傳統(tǒng)班比較P<0.05
性別 班別n總體男生女生翻轉班傳統(tǒng)班翻轉班傳統(tǒng)班翻轉班傳統(tǒng)班34 35 20 19 14 16課前預習比例(%)90.63±18.92*7.76±18.85 84.69±22.89*9.02±23.31 99.11±3.34*6.25±12.20考勤成績99.56±1.44 98.86±2.13 99.25±1.83 98.16±2.48 100.00±0.00 99.11±1.25課后作業(yè)成績78.88±3.80 75.82±6.54 79.03±4.17*72.39±6.37 78.68±3.34 79.89±3.96期中成績68.15±12.50*55.01±16.50 64.13±12.41*50.68±17.19 73.89±10.56*60.16±14.51期末成績67.35±15.09*58.86±17.52 60.80±14.62 55.74±19.09 76.71±10.25*62.56±15.23
表2 兩班期末考試各題型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班期末考試各題型成績比較(±s,分)
注:*表示與傳統(tǒng)班比較P<0.05
性別 班別n總體男生女生翻轉班傳統(tǒng)班翻轉班傳統(tǒng)班翻轉班傳統(tǒng)班34 35 20 19 14 16英譯漢13.62±4.27*10.74±4.32 11.78±3.97 10.18±4.70 16.25±3.27*11.41±3.85判斷題8.56±1.24 8.11±1.39 8.25±1.37 7.89±1.49 9.00±0.88 8.38±1.26單項選擇題8.43±1.45*7.66±1.61 7.68±1.39 7.34±1.49 9.50±0.62*8.03±1.62填空題8.00±1.48*6.94±2.02 7.58±1.56 6.84±2.15 8.61±1.15*7.06±1.92名詞解釋7.72±2.95 7.14±3.42 6.85±3.01 6.68±3.73 8.96±2.45 7.69±3.05簡答題12.56±4.60 11.14±4.53 10.82±4.87 9.84±4.25 15.04±2.78 12.69±4.50論述題8.47±2.95 7.11±3.04 7.85±3.12 6.95±3.60 9.36±2.53*7.31±2.30
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翻轉班均顯著高于傳統(tǒng)班(P<0.05),期中平均成績翻轉班高于傳統(tǒng)班13.14分,期末平均成績翻轉班高于傳統(tǒng)班8.49分。按性別分層分析,翻轉班男生期中平均成績高于傳統(tǒng)班男生13.4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期末平均成績兩班男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翻轉班女生期中和期末平均成績均顯著高于傳統(tǒng)班女生,差值分別為13.73分、14.15分(P<0.05,見表1)。
翻轉班3種客觀題型(英譯漢、單項選擇題、填空題)成績顯著高于傳統(tǒng)班(P<0.05)。按照性別分層分析,兩班男生各題型得分均未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而翻轉班女生英譯漢、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和論述題得分顯著高于傳統(tǒng)班女生(P<0.05,見表 2)。
本研究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使用了多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其中知識競賽模式由于涉及很多微課中的知識點,因此在預習微課后女生普遍積極性很高,有效解決了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不適應問題。而對一些需要多思考分析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如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男生積極性更高。因此,多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同時調動了男生和女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表現(xiàn)評分(即正確回答教師提問得分)會計入最終成績,使得翻轉班學生相對于傳統(tǒng)班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更高,上課時更專注,課后更愿意向教師提問。
與蔡佩玲等[8-9]的研究結果相同,翻轉班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均顯著高于傳統(tǒng)班。在不同題型的分層分析結果中,翻轉班客觀題成績顯著高于傳統(tǒng)班,說明翻轉課堂更能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與之前的研究結果[8-9]不同的是,在性別分層分析中,翻轉班女生不管是客觀題型還是論述題這樣的主觀題型成績均顯著高于傳統(tǒng)班,這說明課前預習微課降低了女生適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難度,提高了學習效果。另外,翻轉班男生期中考試成績顯著高于傳統(tǒng)班男生。在期末考試中,雖然兩班男生成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翻轉班男生總分及各題型平均分均高于傳統(tǒng)班男生。因此,總體上翻轉班學生成績好于傳統(tǒng)班學生。
翻轉課堂教學中,課堂上主要進行章節(jié)知識的深入分析和討論,如果課前不預習教學視頻,很難跟上課堂教學節(jié)奏,因此翻轉班學生實際課前預習率達到90.63%。傳統(tǒng)班由于微課視頻內容與課堂講授內容基本相同,預習動力不足,所以實際課前預習率僅有7.76%。翻轉班學生預習率提高,投入的學習時間更多,最終學習效果和考試成績更好。其他學習時間如課后作業(yè)時間、考前復習時間等由于無法準確統(tǒng)計,這里很難做詳細的討論。因此,從總體上講,翻轉課堂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投入,并反映在成績上。
研究結果表明,微課輔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組織學與胚胎學成績的同時,還可以降低翻轉課堂適應難度,幫助適應性較差的女生取得更好的成績。目前,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采用微課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并不多,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探索應用效果和可能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