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浩,丁正霞,崔海鞠,吳 俊
(宣城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護學院,安徽 宣城 242000)
護理藥理學是藥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聯(lián)系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橋梁課程。護理藥理學借助生理學、病理學、病原微生物學、免疫學等基礎醫(yī)學知識分析藥物的作用、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及用藥注意事項,為臨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藥奠定理論基礎。同時,也為培養(yǎng)具有扎實醫(yī)學理論基礎、熟練技能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奠定基礎[1]。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各種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xiàn),慕課(MOOC)、微課、速課不斷被運用于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MOOC將課程資源、學習管理以及學生管理綜合起來,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在MOOC平臺可以預習上課內容,在線交流并分享觀點,完成教師發(fā)布的學習任務,對所學知識進行考核評價等。但是,MOOC平臺上的知識豐富多樣,學生難以分辨重難點,學習起來比較盲目,目的性不強[2]。導向教學法(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具有一定優(yōu)勢,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但是,PBL教學法也存在一些缺點,如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以問題為導向往往需要較多時間與學生交流討論[3]。
本研究將MOOC與PBL教學法結合起來,使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課前預習、在線交流與討論(彌補PBL教學時間不足的缺陷),同時,又能以問題為導向,抓住重難點(彌補利用MOOC平臺學習目的不明確的缺陷)。
本研究采取對照方式,選取我校2018級護理10班、11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兩班人數均為55人,符合對照實驗要求。2018級護理10班為實驗組,11班為對照組。
實驗組采用MOOC+PBL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實驗組:首先,教師在學院MOOC教學平臺上傳護理藥理學各章教學內容和思考題,學生每次課前進行網絡在線學習,并完成預習思考題。學生可以在平臺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教師也可以參與學生討論。比如:什么是藥物,臨床上使用藥物時應該注意什么,藥物的不良反應有哪些等。學生通過MOOC平臺獲得更多信息,并將討論結果發(fā)送給教師,教師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分析,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MOOC教學結束后,進行PBL教學,學生結合臨床案例討論藥物的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和用藥監(jiān)護,總結重難點,并以小組為單位互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課堂上教師對重難點進行分析、總結,采取“滿堂灌”的形式講授。
兩個月后,通過統(tǒng)一命題、統(tǒng)一考試、統(tǒng)一閱卷的方式進行期中考試。參加考試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分別為55人,無缺考、無違紀。共發(fā)放試卷110份,回收110份。同時,向實驗組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共發(fā)放問卷55份,回收55份。
表1 兩組成績分布情況[n(%)]
實驗組80分以上15人,占27.27%;對照組80分以上2人,占3.64%。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調查表明,實驗組大多數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有助于促進師生交流,少數學生認為課前預習任務繁重,不能完成。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多為“一言堂”“滿堂灌”,教師把重難點知識列舉出來,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無法產生學習積極性,只是死記硬背,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4]。
4.2.1 理論聯(lián)系實踐 實施MOOC+PBL教學法前教師需設計情景問題,這些問題要貼近學生生活,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比如,我們可以在情景劇中穿插以下問題:什么是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區(qū)別,常用的治療潰瘍的藥物有哪些。通過這種方式提出問題,可以使學生了解護理藥理學與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聯(lián)系緊密,讓學生學以致用[5]。
4.2.2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MOOC+PBL教學法有助于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學生觀看MOOC教學視頻,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與同學、教師共同討論,教師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而學生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利用網絡獲取相應資料,培養(yǎng)探究學習能力。
4.2.3 促進師生討論交流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堂討論時間有限,因此教師會要求學生課下討論。但是,課下討論容易受場地和時間限制,學生無法集中在一起。MOOC+PBL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也可以在MOOC平臺進行討論和交流,教師也可以隨時參與,針對難點進行指導,實現(xiàn)合作化學習,使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關系更融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