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學
堅持規(guī)范用藥是防治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疾病進展的關鍵。遺憾的是,現(xiàn)在有不少患者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能按照醫(yī)生的指導使用藥物。研究表明,30%~50%的慢性病患者,因不能按照規(guī)定用藥而導致治療失敗。為了幫助慢性病患者堅持規(guī)范用藥,我在臨床工作中總結出來一些小妙招,供您參考。
多向醫(yī)生護士了解自身疾病問題和用藥知識。
在醫(yī)生開出藥物處方后,可以跟醫(yī)護人員或者藥師咨詢清楚這幾個問題:
吃的是什么藥
治療目的是什么
預期的效果如何
什么時候服用
一次劑量多少
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有哪些
出現(xiàn)了是否需要停藥
若是忘記服藥了,需要怎么處理……
多跟醫(yī)生談談,比如根據患者情況能不能做些選擇,從一天3次換成一天兩次甚至一次,或是針劑型藥物換成口服藥物等。
在充分認識自身疾病和藥物的基礎上,和醫(yī)生在用藥方案上達成一致,這樣,身為病患的你才能更好地接受和遵從醫(yī)生的用藥方案,避免出現(xiàn)自覺病情不重不服藥,或是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的情況。
就診時盡可能使用同一個醫(yī)療記錄本,每次就診不要忘記攜帶醫(yī)療記錄本,保管好每次的用藥記錄。
同時可以給自己做一份病情記錄,幫助醫(yī)生了解藥物對疾病的治療效果。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需要自行監(jiān)測血壓、血糖的變化,高血脂、類風濕等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到醫(yī)院進行檢測。這些數(shù)值都請妥善保管。疾病出現(xiàn)變化時,經常會有往其他醫(yī)院轉診的情況。建議患者將自己的檢查報告按時間順序整理好,保存在一個文件袋里。
如今手機智能化的發(fā)展也提供了便利,藥物和病情的記錄也可以考慮使用健康管理App。
良好的記錄可以協(xié)助醫(yī)生制定更好的用藥方案,獲取更好的治療效果,也讓患者更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和信心。
絕大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只能依靠長期服藥治療。生病吃藥乃人生常態(tài),因此需要較長時間甚至終身服藥的患者,無須為此感到壓力。努力培養(yǎng)良好的服藥習慣,是取得較好治療效果的關鍵,是值得鼓勵和表揚的。
患者應盡量在每天相同的時間點服藥,比如早上起床之后、三餐時或是晚上睡前。
若是根據三餐的時間服藥,請先檢查藥物是需要在飯前空腹的時候服,還是吃飯中間或是飯后再服。
可以在手機上設置備忘錄提醒,利用鬧鐘來做到準時吃藥。
在藥盒上或是藥瓶上,寫清楚用藥劑量和頻次,并根據總量計算單盒/單瓶用藥的日期。若是老年患者記性較差,則建議每次用藥后都進行標記,提醒自己當天已經吃過藥了。
若是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且服藥時間、劑量等不完全相同,建議使用專門的藥盒,將不同的藥物按服用時間(如早上、中午、傍晚或深夜)配好相應的劑量后放置妥當。即“一盒為一周或一月用量”的藥盒,這樣既簡便又不容易漏服某種藥物。
由于藥物分裝也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所以為避免混亂和出錯,建議每周在相同的時間點重新裝滿藥盒。比如,可以選在每個星期天的早飯后。
外出旅行時,需要確保攜帶了足夠的藥物,并且增加幾天的額外用量,以防臨時有事耽擱返程。
若是搭乘飛機出行,最好把藥物放在隨身包里,而不要放在托運的大件行李中。這不僅是為了在較長的飛行時間里能做到按時服藥,也是因為行李艙的溫度可能會損壞藥品。
慢性病患者可以參加一些醫(yī)院或社區(qū)組織的疾病科普講座,認識一些有相同疾病的朋友,也可以加入病友互助群。聽聽病友的治病經歷,獲取一些治病的信心;同時跟病友相互鼓勵,一起打卡吃藥,甚至一起進行體育鍛煉,比如相約跳廣場舞、打太極拳、游泳等。
另外也可以依靠家人的幫助。有些患者在家人的監(jiān)督和鼓勵下,堅持服藥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