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樹庭
(賀州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賀州,542899)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病的,患者并發(fā)腫瘤及多重感染的風險較高,且死亡風險較高[1]。該疾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母嬰傳播、性傳播及血液傳播等,當受到感染后,艾滋病病毒主要攻擊CD4+T淋巴細胞,降低CD4+T細胞的數(shù)量,若未得到及時的治療,則極大降低免疫功能,使患者更易受到其他傳染病的影響,甚至會危及其生命[2]。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療,對疾病進行控制,達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及改善其生活質量的目的[3-4]。本文分析該疾病采用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療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60例艾滋病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采用拉米夫定、齊多夫定及依非韋倫治療)及實驗組(采取拉米夫定、替諾福韋及依非韋倫治療),各30例,參照組男女比18:12,年齡25-60歲,平均(38.56±5.12)歲,病程1.2-5年,平均(3.06±0.34)年;實驗組男女比19:11,年齡26-61歲,平均(38.61±5.15)歲,病程1-5年,平均(3.08±0.36)年,兩組一般資料一致,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接受拉米夫定、齊多夫定及依非韋倫聯(lián)合治療,接受中孚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056,規(guī)格:300mg/片)生產(chǎn)的拉米夫定片口服治療,300mg/次,1次/d;聯(lián)合由上海迪賽諾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223,規(guī)格:0.3g/片)生產(chǎn)的齊多夫定片口服治療,0.3g/次,2次/d,聯(lián)合由上海迪賽諾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464,規(guī)格:0.6g/片)生產(chǎn)的依非韋倫片口服治療,1片/次,1次/d。實驗組拉夫米定與依非韋倫治療方式同上,聯(lián)合石家莊龍澤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042,規(guī)格:0.3g/片)生產(chǎn)的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脂片口服治療,0.3g/次,1次/d,兩組均治療48周。
1.3 觀察指標 (1)比較治療后CD4+T淋巴細胞變化情況。(2)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2.1 比較CD4+T淋巴細胞情況 實驗組治療后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在300個uL及以上的所占比例更高,P<0.05,見表1。
表1 CD4+T淋巴細胞情況對比(n=30)
2.2 比較不良反應 見表2。
表2 不良反應對比(n=30,例)
近年來,艾滋病的患病人數(shù)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且已屬于嚴重危害公共衛(wèi)生的問題,不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且增加其家庭經(jīng)濟負擔[5]。目前臨床主要通過抗病毒治療,以清除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從而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6-7]。
在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CD4+T淋巴細胞地位十分重要,當人體受到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時,即使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感覺身體狀況較好,但該種淋巴細胞的水平會降低,提示免疫系統(tǒng)受到損傷,因此會增加危險系數(shù)[8]。本次研究通過給予該病患者拉米夫定、齊多夫定及依非韋倫聯(lián)合治療與拉米夫定、替諾福韋及依非韋倫聯(lián)合治療兩種治療方式,療效理想,但治療后易發(fā)生不良反應,以參照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要高,其中貧血的發(fā)生率較高??共《局委煏斐筛螕p傷,因此在實施治療前還需檢測乙型或丙型肝炎抗體的情況,從而確保患者的治療安全性[9-11]。從CD4+T淋巴細胞的恢復情況來看,以實驗組的恢復情況較好,主要考慮與該組方案每天只需服用一次更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有關,但從不良反應來看,腎功能損害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值得臨床醫(yī)生密切關注。
綜上所述,對艾滋病病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替諾福韋及依非韋倫聯(lián)合治療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較少,是一種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