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營悅
摘?要?青少年正在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必須不斷培養(yǎng)青少年的良好精神品質,并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不僅要抓住學習的黃金時期,還要注重素質教育,開展“京劇器樂普及教育”活動有利于青少年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從而提高了文化軟實力。由于京劇所具有較強的獨特性,能夠使青少年接受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從而對三觀樹立正確的認識?!熬﹦∑鳂菲占敖逃被顒邮莻鞒兄腥A傳統文化的突出體現,是增強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傳統文化;京劇器樂;普及教育;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3-0177-02
普及教育是傳承文化的有效途徑。中國京劇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代表,也是中華優(yōu)秀文明的最亮的一顆星。經過開展京劇器樂普及促進京劇音樂的發(fā)展,弘揚中國獨特的傳統文明,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戲曲音樂的獨特元素,并不斷完善青年學生的國民素質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責任,也是教育管理部門應承擔的重要的責任。
一、傳統文化京劇器樂的發(fā)展歷史
(一)京劇器樂概念
京劇器樂分為文場和武場兩個部分,文場一般指的是“弦樂”,文場主要是為了輔助京劇演員的演唱以及配合京劇演員的動作表演而演奏的樂隊。文場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等樂器,武場包括板、鼓、大鑼、小鑼、鐃鈸等打擊樂器。
(二)京劇器樂的重要性
1.烘托氣氛
曲牌是京劇所運用的配曲,京劇中所運用的各種曲牌大多都來自于昆曲,還有一些來自于民間的器樂曲。一些是有唱詞的、有演唱的曲牌,還有一些沒有唱詞的器樂曲在伴隨著京劇的發(fā)展而逐漸形成,慢慢地與京劇的風格形成了一致。所有曲牌都在為京劇中的戲劇情節(jié)所服務,起著很好地烘托劇情的效果。
2.情景渲染
在一定的方面來說,京劇音樂是具有特別強烈的感染力,在京劇舞臺上,武場樂隊在渲染氣氛起著重要作用,根據需要來演奏相對應的曲牌和鑼鼓經使觀眾通過音樂和節(jié)奏的轉變能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來自于舞臺上的氛圍,從而展現出京劇音樂對于情景渲染的強大的作用。
二、京劇器樂普及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一)京劇器樂普及教育的意義
1.三觀的正確樹立
在京劇中也蘊涵了我國古代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道德觀念和禮、儀、仁、信的價值觀,對于正處在三觀形成期的青少年們以深刻的思想教育。京劇藝術之中的傳統劇目交融了當時的社會的價值觀,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以及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也可以通過京劇藝術來加強新時期背景下人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
2.提升文化軟實力
開展“京劇器樂普及教育”活動將加強對音樂課堂實踐的比例,增加青少年對于音樂課堂的融入感,更加看重青少年對于音樂的直觀感觸,了解京劇的別樣風韻。
3.陶冶情操
開展“京劇器樂普及教育”活動將幫助青少年建立民族自豪感和增強自信心并培養(yǎng)青少年良好的精神品質。由于京劇的獨特性,它可以激發(fā)青少年們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激發(fā)年輕人的強烈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并培養(yǎng)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承受的能力。
(二)開展京劇器樂普及教育的價值
京劇在青少年們中的普及,是由于京劇藝術所具有較強的獨特性,能夠使青少年接受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熏陶,京劇藝術不僅可以為他們提升藝術審美和文化教育,而且可以使他們發(fā)現自己的興趣和潛力,以便為京劇器樂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存儲新的力量。
1.京劇器樂普及教育的傳承價值
作為弘揚民族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手段,在青少年中普及京劇器樂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學校教育對于青少年的成長是重要手段,特別是初中是青少年系統學習文化知識,形成良好道德觀念和奠定良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將京劇音樂藝術納入中學音樂課程之后,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便得以代代不息。
2.京劇器樂普及教育的教育價值
(1)提升審美能力
京劇藝術作為一門多元化的藝術形式,涵蓋了音樂、舞蹈、表演等技術形式,從音樂方面突出體現青少年對于京劇器樂的了解和學習,京劇音樂中分為許多板式,從而來展現不同的音樂風格特點,京劇樂隊的伴奏也很強大。京劇音樂中的程式性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和固定的格式,才形成了一種特定的演奏方式,讓青少年學習京劇音樂能培養(yǎng)青少年愛國意識和提升民族自豪感。將京劇音樂藝術的舞臺延系伸到中小學音樂課堂更好地提升京劇音樂藝術普及的教育價值。
(2)增強民族意識
京劇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在傳統的京劇劇目表現了人們勤勞、勇敢、樂觀、孝順、尊老愛幼等優(yōu)秀品質。這些高尚的品德,是值得大家一直發(fā)揚下去。學生們通過欣賞并且學習京劇藝術的同時既可以豐富課余生活還增強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通過學習京劇藝術來汲取優(yōu)秀精神,增強民族意識。
三、如何推進京劇器樂的普及教育
(一)課內教學如何實施
1.理論層面
中國京劇的樂器是獨特的音樂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是中國長期以來留下的珍貴的財產,它承載著中國傳統的精神和中國特有的感染力。
在“京劇器樂普及教育”的課堂中運用新穎的多媒體和網絡信息設備的方式來構建對京劇音樂引導啟發(fā)式的教學,發(fā)掘學生們對京劇音樂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們對于音樂的想象能力,音樂欣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優(yōu)化京劇音樂的教學流程,在京劇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課堂之中的引領者,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并以文字、視頻、音頻、圖片相結合的方式,更好地向學生們展現京劇音樂中的唱段的情緒、風格,使學生在了解旋律的同時,深入唱腔本身,展開想象,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美的感受能力,又達到了欣賞京劇音樂的目的。
2.實踐認識
在對京劇器樂的基礎階段的授課方式,分為“一對一”授課方式和集體授課方式。在整個的京劇器樂教學過程中,因為在京劇舞臺上演奏或伴奏時一個樂件只有一人的獨特性,而不是多個樂件一起齊奏所以授課形式是單獨“一對一”授課。在啟蒙階段的學生們,因為好奇心強、自己的自控能力差、很難做到很長一段時間的注意力集中。為了使老師在教授時間得到充分利用,從而保證質量。專業(yè)類院校采取的是“一對一”的授課方式。但是由于在整個的京劇器樂的教學屬于基礎推廣階段,我們可以采取每一個的樂件老師帶領一些學生進行集體授課,讓學生們感受不同的樂器。
(二)音樂教師培養(yǎng)層面
1.音樂教師觀念的轉變觀念首先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雖然音樂教師素質普遍較高,但是所掌握的知識還不夠全面,教師所形成的音樂知識理論體系偏向于西方,而對我國傳統音樂的掌握有限。通過學習傳統音樂相關的理論知識可以使教師更深入地了解它從而建立起對京劇音樂的好感,增強對中國京劇音樂文化的自信。
2.音樂教師素養(yǎng)的提高
學習京劇音樂文化知識豐富而深入的文化知識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良好基礎。教師對于京劇音樂的了解不足也是教育中的薄弱的一部分。
四、結論
綜上所述,京劇是中華傳統文明的縮影,京劇是其他科目和娛樂活動所無法比擬的?!熬﹦∑鳂菲占敖逃钡闹匾圆粌H在于發(fā)現京劇的美麗,還在于對綜合素質教育的傳承、認知有著獨特的審美教育經驗,是學生進入另一文明國度的關鍵。從教育角度和社會的環(huán)境來說,這一措施具有非常積極促進作用,同時這種打破思想狀態(tài)的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也為未來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基金項目:沈陽師范大學校級課題,課題名稱:傳承傳統文化——京劇器樂在中小學的普及教育,課題編號:W(A)2019172。
參考文獻:
[1]杜鳳元.京劇器樂演奏與教學研究.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9.
[2]李剛王喜太.京劇音樂述論.遼寧人民出版社.2007.1.
[3]蔣菁.《中國戲曲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