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正悅
【摘要】班主任作為一個班集體的核心,是全班同學的學習領導者、學生校園生活的管理者以及班集體的構建者。在班主任的有效班級管理之下,學生的課堂學習生活才能有所保障,有所提高。但是縱觀目前的教育局面,處在初中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多數(shù)具有很強的叛逆心理,他們的學習習慣需要更加有力度的開發(fā)與指引才能有所改善,因此,班主任的督促作用就顯得極為關鍵。但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上,面對班主任的嚴加看管,反而會導致部分學生上交的作業(yè)有量而無質,整個教學課堂也將出現(xiàn)枯燥乏味的現(xiàn)象。所以,在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滲透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4-195-01
班主任這個職位主要是管理、督促一個班級個體,是一個班集體中最具有權威的角色。在初中這個學習階段,學生在家學習是受到父母的看管,在校學習則是受到班主任的管制,但部分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并沒有抓住德育教育陣地有效滲透,面對學生在學習習慣上或是學習成績上稍有不足,就會對其進行嚴厲地批評與責罵。由于初中生的青春期心理較為復雜,部分學生當遭到這種管制時,難免會激起對班主任的排斥心理,進而導致發(fā)生嚴重的厭學、逃學現(xiàn)象。因此,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注重德育滲透,以便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素質。
一、班級氛圍的有效構建
部分班主任的傳統(tǒng)管理模式,會讓一些學生產(chǎn)生嚴重的叛逆心理,自動拉遠與班主任的距離,導致師生關系不太融洽,班級的和諧氛圍自然難以形成。葉圣陶先生曾說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見愛的心理是鋪在教育這條道路上的基石。同樣,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愛的教育”,要重視學生的主觀學習心態(tài),以愛為出發(fā)點,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這樣才能有效地構建輕松和諧的良好班級氛圍。
例如:有的學生不善于口語表達,課堂上從不積極主動地發(fā)言,面對老師的提問時支支吾吾,使得原本能夠正確回答的提問在這種情況之下產(chǎn)生了錯誤的回復。而我要做的就是關注這類學生學習心理的成長,及時疏導他們,幫助他們恢復自信心。在平常的學習考試中,自然會分出成績的差異,我所要做的便是“好的不過分贊揚,差的不過分批評”,讓學生們都能得到一個較為公平的對待,及時激勵成績好的學生繼續(xù)前行,鼓勵成績較差的學生跟進腳步,整體提升班級的學習凝聚力,良好的班級氛圍便由此得到了有效的構建。
在上述案例中,通過以愛為出發(fā)點,在班級管理中滲透仁愛的思想,注重學生的在校學習生活,構建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班級氛圍,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觀。
二、注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班主任對待班級管理,經(jīng)常會用成績標準來衡量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且沒有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個性表現(xiàn)。而新課改規(guī)定的教育目標是要培養(yǎng)一個能夠自我管理的人,而不是培養(yǎng)一個需要別人管的人。所以,在現(xiàn)代的班級管理活動下,班主任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把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套用在每一位同學身上。
例如,我在組織班干部的競選時,就特別重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我會先給所有學生提供一個自我推薦的平臺,然后結合我平時的綜合觀察與競選票數(shù)決定勝任的人選。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大部分班主任都是由學生的成績來定奪班上的職務競選,而忽視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但在現(xiàn)代班級管理中,班干職務的選舉注重的必須是學生的領導溝通能力,如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雖然不太好,但是他的口才很好,善于與同學溝通,且具備了領導的業(yè)務管理能力,那么,他就非常有資格成為班干部的最佳人選。
通過上述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個體差異絕不僅僅是學習成績這一方面,所謂“各有所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下,所有人的才能都能夠自然地發(fā)揮出來,從而減輕了班級管理的負擔。
三、結合道德情感的滲透
所謂道德,便是人們在日常輿論中所建立起來的一定的規(guī)范準則,道德的培養(yǎng)則有利于個體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中,有些班主任所制定的班級規(guī)矩不能很好地表現(xiàn)出對道德的培養(yǎng)。部分班主任的嚴格控制會導致學生叛逆心理的加重,一定程度上有悖道德信念的養(yǎng)成。因此,班主任要以具體可感的故事教導學生,讓他們認識到道德的重要性,進而形成對班級管理的認同感,這樣便有利于學生自覺遵守班級規(guī)矩,合理建立良好的班級管理活動。
例如,我會在平時的班會課上,重點給學生們傳授相關的道德教育。比如我會播放一些道德小故事,培養(yǎng)學生們謙讓的道德品質。如“親嘗湯藥”里漢文帝劉恒在母親臥病多年期間,常常目不交睫,所給母親服用的湯藥都要親自嘗試,使得學生們懂得要學會感恩父母,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再如,我還會在班上舉辦班級好人好事的活動,提供給學生們機會,上臺說說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好人好事,并從這些事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給大家一個有意義的分享。
除此之外,我還常常利用課余時間給同學們灌輸有關的道德教育,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他們的道德意識,也有利于將新課改所要求的道德教育貫徹到底,有助于班級管理的積極構建。
總之,班級管理的模式多種多樣,但一定不能偏離德育教育的滲透。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學生的學習心理,及時對癥下藥,防止學生在德育教育的目標下跑偏路,且要盡可能地滿足德育教育的需要,讓德育教育能夠完美契合入班級管理的活動中去,以便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曹新章.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工作[J].當代教研論叢,2018(08):95.
[2]省香蘭.談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20(1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