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昀
【摘要】每個取得巨大成功的道路上都是泥濘不堪,遍布荊棘的,物理學的發(fā)展過程更是如此。物理學的發(fā)展歷史更體現了物理學家頑強的毅力、傲人的智慧、縝密的思維。學習物理學,對于學生研究物理方法,進行情感升華都起到了巨大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物理學史;高中物理教學;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4-147-01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由于目前的教育仍舊是以追求分數為目的,教育過程就出現了一定的偏差:看重結果忽視過程,看重知識輕視能力。物理學作為其他自然學科研究的基礎,研究的是物質運動的最一般規(guī)律和物質的基本結構,這對于學生正確認識客觀世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從教師方面來說,學生對于知識不理解,講解起來困難重重。對于學生來說,知識晦澀難懂,昏昏欲睡。隨著新高考改革制度的推行,未來會有更多的學生會放棄對物理的選擇,這是與改革初衷相違背的不合理現象。如何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改變高中物理未來的命運,真的是迫在眉睫。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高中物理教師對于物理課堂教學方法已在悄然轉變,將傳統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單獨操作或者分組合作實驗,將傳統的灌輸知識為主改為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新的教學方式,這些都大大推進了物理教育。但是物理學史的教學,教師們卻不愿深入探究,認為是浪費時間。學習物理學史對于學生理解物理知識與社會的關系,促進學生良好知識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意義重大。
二、將物理學史融入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意義
物理學的發(fā)展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蔽锢韺W的發(fā)展是一個緩慢發(fā)展、迂回曲折前進的過程。但是科學家們不放棄對于真理的探索,堅持不懈繼續(xù)努力,通過將自己領域里面取得的一點一點的成就累積起來,為人們認識物理世界,實現了從物理現象到本質探索上的劃時代進步。
物理學的發(fā)展歷史也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斗爭并取得勝利的歷史物理學的不斷深入研究,人們由最初的信封天、神等到后來理解了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理解了物理現象,這對于學生來說,有很深遠的教育意義。
物理學史的學習應以了解、掌握物理知識為基礎,加之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師若能在物理課堂上讓學生感受、體驗科學家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的研究的經歷,讓學生有科學家當時的科學思維來思考問題,讓學生去觀察和實驗,那么學生就會感覺物理上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來之不易。同時在感受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加以適當的引導,注重學生觀察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所采用的物理思維和物理方法,這有助于開拓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
將物理學史融入高中物理課程,這樣相關知識點的講解就不會枯燥無味,物理學不在只是單純的定理、公式,而是文化知識的傳授,是物理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與今天的學習者之間進行的隔空對話。學生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學生了解到科學家在那個時代下,如何僅靠原有知識體系,卻能夠打破舊體系,創(chuàng)造出新的知識體系。學習這種精神,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將物理學史融入高中物理課程,學生會學習到許多偉大科學家的催人淚下、不畏艱難的故事,這些物理學史的講解能夠深深打動學生們的內心。例如:居里夫人一家對于物理學的付出。居里為了發(fā)現放射性元素,長期進行的研究帶有放射性,最后得了白血病不幸逝世,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去世后他的夫人繼續(xù)進行研究,女兒和女婿也克服困難,不怕犧牲進行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最終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
三、如何將物理學史與高中物理教學進行融合
(一)掌握合理性原則
(1)合理安排課堂
將物理學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學,應該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而不能讓它成為課堂順利開展,教學目標順利實施的阻礙。教師不能僅僅為了活躍課堂整節(jié)用來講故事,忘記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所以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物理教學任務要以教學設計為中心進行開展,同時在課堂中融入物理學史。堅決不能只關注物理學史的學習而忽視了本身理論知識的學習,將二者輕重倒置。
(2)教學難度要合理
將物理學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學,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的角度出發(fā),切記不能強硬灌輸。那么在實際的課堂講解過程中,老師要對知識進行篩選,當堂選取的史料難度要合理,以學生能夠接受、理解為基礎,對于學生目前不能理解的概念、原理、難懂的推理過程和物理研究方法不能強行進行講解,否則課堂效果反而會大打折扣。
(3)強調物理學史的合理性、可信度
所有學科從誕生到取得巨大的成就,研究的過程都是曲折前進,并不是一往無前的,物理也不例外。教師要理解這樣的發(fā)展過程才是合理的,堅決不能單單是課堂講解的需要,或者為了說明什么結果而自己隨意篡改發(fā)展歷史,這對學生和自己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二)多種形式并舉,鼓勵學生參與
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知識的獲取方式更加多樣化。老師可以合理利用多種平臺,加強學生參與物理學史的學習。一方面,教師可以建立群,設置討論,以課前預習為目的,學生課下利用網絡查閱資料,并在討論區(qū)留言。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設置:“你喜歡的科學家”、“某某科學家的一生”、“某某科學家成果展”的演講比賽或者匯報活動,通過這樣的形式,一方面增加了學生參與的程度,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物理素養(yǎng)得以提升,另一方面,通過活動的開展,學生的物理知識得以豐富,科學家對于物理學的奉獻精神、堅守精神對孩子們進行了精神上的洗滌,使他們明白知識來之不易,堅定了學好物理的決心。
結語
本文從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出發(fā),教師教起來難,學生學起來難,如何改變現狀,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將物理學史與高中物理相融合,實現物理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與今天的學習者之間知識的融匯貫通,對于高中學生意義重大。最后從合理性原則和多種形式并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兩種方法入手論證了如何將物理學史與高中物理相融合。物理學史作為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多加努力,發(fā)揮它的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 郭奕玲.物理學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