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安
摘要: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校大學生普遍校外兼職,提升自我的同時減輕家庭經(jīng)濟負擔。但是,由于大學生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其勞動屬性界定不明,在兼職工作的過程中,自身合法的勞動權益常被侵犯,維權方面,兼職大學生屬于弱勢群體,維權無門、維權無果等等導致維護合法權益困難重重。本文以大學生校外兼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幾種常見侵權問題及維權困難的原因為基礎展開調(diào)查研究,針對性的提出大學生在校外兼職過程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校外兼職;勞動權益保護;維權
一、大學生校外兼職的勞動屬性界定
對于校外兼職的在校大學生是否屬于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我國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校外兼職的大學生應該受到勞動法的保護。我國《民法總則》第17、18條對于成年人的規(guī)定,在校的大學生大部分滿足自然人成為勞動者的幾個條件:年齡、條件、條件和行為自由,所以兼職大學生具有勞動者的主體資格,即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且兼職大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簽訂的合同即為勞動合同,他們之間的法律關系即為勞動關系,兼職大學生的勞動權益一旦受到侵犯,可以《勞動合同法》為依據(jù),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勞動權益。
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在校外兼職的大學生不是勞動者,所以他們就不屬于勞動法的調(diào)整范疇之中,而應該屬于民法的范疇。因為根據(jù)我國《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兩法都對勞動者沒有具體的定義,也沒有明確的將校外大學生兼職納入這兩法的調(diào)整范疇之中。所以,有些觀點就認為大學生校外兼職不屬于《勞動法》的調(diào)整范疇,而是屬于《民法》的調(diào)整范疇。
二、大學生校外兼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一)超時用工,勞動時間過長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不少校外兼職的大學生一天的工作時長超過8小時,這種情況尤其在周末或節(jié)假日比較常見,例如,從事網(wǎng)絡管理工作的網(wǎng)吧兼職大學生工作時長一天超過12個小時。一些用人單位利用兼職大學生的賺錢心理,隨意增加兼職大學生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且僅支付少量工資。
(二)工作待遇及工作環(huán)境問題
在校大學生所從事的兼職大部分商家都是把大學生當作廉價勞動力,一般都會支付較低的工資,他們的工資往往比正式員工少得多,毫無可比性,但是他們卻比正式的員工的工作量大,加班加點也是毫無工資補貼可言的。而在工作環(huán)境方面,大學生的工作環(huán)境往往是比較差,比較辛苦的。
(三)用人單位故意拖欠、克扣工資
在校外兼職的許多大學生都遇到過用人單位以試用期、工作效率低、工作完成度差等為借口,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拖欠或克扣工資的情況。對于這些情況,大多數(shù)兼職大學生為了盡快拿到剩余的勞動報酬,選擇忍氣吞聲,放任用人單位拖欠、克扣自己的勞動所得,讓用人單位達到自己的目的。
(四)兼職勞動過程中缺乏安全保障
大學生在外兼職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無法避免的安全問題。例如勞動過程中的工傷、人身傷害、財產(chǎn)侵害、突發(fā)的交通事故等情況。在社會實踐中,大多數(shù)兼職大學生都缺乏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意識,從而導致兼職大學生無法或得到較少補償。即使兼職大學生提出索賠請求,耗時又費力,最終仍沒有較大作用。
(五)網(wǎng)絡兼職的侵害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的發(fā)達,隨之而產(chǎn)生的網(wǎng)絡兼職工作也越來越多。其中大部分網(wǎng)絡兼職抓住當代大學生不想吃苦就掙錢的心思以足不出戶就可以賺錢為噱頭,前來吸引大學生。據(jù)了解,時下大學生參與度最高的網(wǎng)絡兼職主要有以下幾種:刷單、打字、手機軟件兼職等,這些兼職麻煩、耗時、低價,存在詐騙及違法行為并且容易泄露個人隱私。
三、大學生校外兼職勞動權益受損原因
(一)大學生自身的維權意識薄弱
據(jù)調(diào)查,除了法學專業(yè)以及法律意識較強的大學生在從事某些兼職活動時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協(xié)議或合同。其他的大學生從事兼職時只考慮到酬勞和用工時間等問題,不與個人或單位簽訂任何協(xié)議或合同,而是達成簡單的口頭約定。此類兼職大學生毫無維權意識,最容易讓不法分子抓住可乘之機侵犯其合法權益,在遭受侵權損害后沒有足夠的證據(jù)佐證自己的合法主張,所以最終無法維權,讓自己的合法勞動權益被侵犯。
(二)學校給予的支持力度不高
學校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平臺較少,支持的力度較為欠缺。主要體現(xiàn)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傳統(tǒng)的思想導致人們形成思維定式,認為學校就是學習的地方,兼職賺錢與學校無關。其次,校內(nèi)的勤工儉學的崗位有限,無法滿足勤工儉學同學的需求,另一方面學校認為需要勤工儉學的同學很少,因而學校關注度自然較低。最后,高校對學生校外兼職的管理和指導為空白窗口,高校沒有設置專門管理校外兼職的部門,也沒有制定關于大學生校外兼職的指導文件,這使得兼職的大學生在維權時沒有足夠的后盾。
(三)監(jiān)管部門缺失,政府相關部門行政不作為
現(xiàn)階段來講,政府部門以及相關的監(jiān)管部門對此類兼職侵權的行為監(jiān)管較為松散,處理案件的積極性也不高。在權益受到侵犯的兼職大學生將相關問題反映到勞動保障部門或者是工商管理部門時,這些部門的職權都未涵蓋保護大學生兼職的職責。并且,有的大學生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往往不知道自己應該通過哪個部門來維權。所以,政府相關部門的不作為也是大學生兼職權益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現(xiàn)有法律保護缺失
現(xiàn)有的法律法規(guī)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種“空缺結構”,缺乏靈活的抽象性,對具體現(xiàn)象情況的把握也或多或少不合時宜。一方面,立法者不能有效的預見各類情況;另一方面,法律概念和法律范疇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裂痕”。自從我國的1994年《勞動法》到2008年《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和修訂,我國在勞動者的法律保護方面的水平有著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從現(xiàn)有立法的總體情況來看,相較于在規(guī)制大學生兼職方面的相關立法,尤其是維護大學生兼職過程中勞動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還存在一定的空白。
(五)依法維權路徑不暢
在沒有相關法律的庇護下,大學生遭受侵害時的維權路徑變得十分有限。在生活中,當勞動者面臨著權益受侵害時,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協(xié)商調(diào)解、仲裁、訴訟等幾方面的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其中,最快速有效的方式是勞動仲裁。但是根據(jù)我國的勞動仲裁有關規(guī)定,勞動仲裁的適用范圍僅限于正式簽訂勞動合同的公司、企業(yè)、機構等,也就是說,它只適用于正式作為勞動關系的一方。在司法實踐中,勞動仲裁部門會以兼職的大學生不符合勞動主體為借口,拒絕或者推脫他們提出的勞動仲裁。所以,大學生兼職遭受侵權的情況下只有采取協(xié)商調(diào)解和訴訟的方式保護自己的權利。而沒有足夠社會經(jīng)驗和資源的兼職大學生們,進行協(xié)商調(diào)解也并非易事,因為個人與用人單位的博弈中,大學生明顯處于劣勢地位,談判和調(diào)解通常是兼職大學生妥協(xié)的結果。訴訟是維護權利最有力的手段,但在實踐中,大學生兼職的勞動行為都不被認為是一種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律或勞動合同法律的保護,并且訴訟的成本太高。
四、校外兼職大學生如何保障自己勞動權益的方法和對策
(一)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維權意識
兼職大學生應自覺培養(yǎng)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兼職大學生應該在兼職之前系統(tǒng)了解在兼職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例如《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和這一方面的相關案例,也應該去了解一些維權途徑和正確的維權方法,在選擇兼職工作時,要懂得鑒別用人單位所提供的兼職工作是否違法,還要有收集證據(jù)的意識與能力,要合理合法維權。
(二)完善相關大學生校外兼職的法律規(guī)范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將大學生校外兼職納入勞動法的保護范疇之中,這是勞動法在未來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方向。由于大學生兼職活動經(jīng)常為短期勞動且工作穩(wěn)定性不強,在《勞動法》中,對于大學生兼職這一情況并未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和相關的保護條例。承認像兼職大學生此類的短期的勞動主體的法律地位,明確大學生兼職并為用人單位付出勞動這一情況為事實,用人單位與兼職大學生之間的真實合作的意思表示可作為雙方成立勞動合同的依據(jù),當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兼職大學生可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請求用人單位進行補償或賠償;或申請司法援助,大學生在維權路徑中與司法援助相結合,可以為兼職大學生維權提供充分的支持,并給予明確的法律保護;如若需要通過法院提起訴訟,也應按照大學生的訴訟請求適當調(diào)整訴訟成本,為大學生校外兼職維權提供最后的保障。
(三)加強用人單位、高校和政府相關部門的責任意識
要注重校外兼職大學生的社會保障化。第一,用人單位要加強自身責任意識,為校外兼職的大學生提供合法規(guī)范安全的工作,不得超時用工,應及時支付該勞動所得,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克扣工資;第二,高校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作用,加強對大學生兼職工作的指導,主動舉辦關于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的法律知識講座或和相關課程,讓大學生了解、理解和運用法律;第三,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作為,努力完善關于校外兼職大學生的法律法規(guī),對于大學生反映的侵犯勞動權益方面的問題和求助,應該積極給予解答和幫助。
(四)關于校外兼職大學生勞動權益受損維權路徑的建議
對于大學生校外兼職權益受侵害時投訴維權無門的情況,有以下幾個建議。首先,高校內(nèi)部建立或者當?shù)馗咝B?lián)合建立一個專門管理校外兼職的部門,為學生提供日常兼職工作,在大學生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正確指導大學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其次,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投訴維權,也可申請司法援助,大學生在維權路徑中與司法援助相結合,可以提供充分的支持和法律依據(jù)。最后就是訴訟,訴訟是維權路徑中的最后一個方法,可為兼職大學生維權提供最后的保障。
五、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會選擇在校外兼職。因此,大學生校外兼職勞動權益不容忽視,各方都應該重視起來。兼職大學生要積極主動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高校、用人單位、政府相關部門等也應該積極發(fā)揮自身職責和作用,完善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讓大學生維權變得有法可依,有據(jù)可循。
參考文獻:
[1]江晶.論大學生兼職的權益保護問題[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4(35).
[2]武靜.大學生校外兼職中的勞動權益保護問題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
[3]吳芳哲.大學生校外兼職勞動法律保障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8(6).
基金項目: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S2019133251850);自治區(qū)級項目“大學生校外兼職勞動權益保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