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琦
【摘 要】健康完善的教育方式是“自我教育”,正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是一個繁雜而又困難的教育階段。本文對中職班級管理中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中職;班級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0)18-0049-02
中職學生的教育管理就是通過教育中職學生,使得他們獲得一項技能,從而為國家的發(fā)展和建設作貢獻。中職學校的班級管理幾乎都注重學生職業(yè)技能領域的相關事宜,而忽視學生其他方面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1]。這就容易使得學生的能力太過片面,可能能夠很好地處理自己技術領域的工作,但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久而久之,他們就容易內心萌生消極的厭世情緒,甚至可能走上極端的道路。所以,中職院校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專業(yè)技能之外,還應該注重學生的自我教育。
一、從一項調查談中職生自我教育
調查了235名中職師生,調查結果如下:
根據(jù)調查顯示,當前中職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普遍不高。中職生年齡普遍在16至20歲之間,這一年齡段正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非常有必要加強其自我教育。中職學生在心理上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獨立傾向、意識明顯,非常希望能對事情發(fā)表自己獨立的見解,并引起別人認可和重視;二是思想上不夠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沖動。經(jīng)常會擾亂課堂、搞小團體、逃課、打架斗毆,極少部分甚至會犯罪。而學校采取的管理措施相對較為簡單,一般是按校紀校規(guī)處分或者通知家長處理。效果不甚
理想。自我教育作為教育機構培養(yǎng)學生的一項德育工作,是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合理的方式使被教育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以及善惡觀,從而培養(yǎng)出能夠自我認識、自我監(jiān)督以及自我評價的個體。結合中職生的定位,中職班級管理中學生的自我教育可以理解為學生在班級教師的帶領下,通過合理的方法開發(fā)自身的潛能,學習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獲得適應社會生活的各種能力,最后可以將個體融入到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的一個過程。班級管理中的自我教育也是學校促進學生自我成長的一項手段。通過學校設置的思想品德課程,引導學生自我思考、自我認知、自我評價,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強、自信、自尊的優(yōu)秀品質,從而激發(fā)班集體和個體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由此可見,班級管理中的自我教育是一種符合中職學生成長特點的教育
模式。
二、中職班級管理中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影響
中職學生正處于自我意識完善階段,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心理上的主要變化是自我意識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即他們的“成人感”不斷提升,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自尊意識、獨立思想、自信。同時這一時間段的學生還具備強烈的個性化意識,渴求他人的認可,非常關注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重視自己在周圍的地位和價值,但是又強烈抵觸強制性的教育方式和封閉式的管理方式[2]。因此,他們的心理發(fā)展表現(xiàn)為迅速靠近成熟可是又達不到成熟,這種發(fā)展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對待事物是積極的,但是又隱藏著消極因素。因此,中職院校必須正確引導這一階段的學生,使他們學會正確的自我教育方式,可以在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要求的引導下,控制和調整自己的行為舉止,不斷完善自身,從而適應社會,成為社會主義的筑路者和守護者。
對中職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對其成長方面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這幾個方面。其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命觀。由于中職學生的心理還不成熟,他們對生命價值的認識也不到位,所以應該通過“自我教育”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其二,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人格。通過對中職生進行“自我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強、自信、自立的優(yōu)良品質,進而使他們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其三,有利于學生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由于中職學生的學習任務同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相稱,所以應該通過“自我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認識環(huán)境、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三、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自我認識
自我教育的一個基礎環(huán)節(jié)就是自我認識。自我認識就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身體、心智、智商、行為和身邊環(huán)境的認識和看法。在分析自身時,應該看到優(yōu)點和缺點;在分析同他人的矛盾和關系時,應該進行現(xiàn)實、客觀的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多方位觀察自身。應該樹立正確的、合理的目標,不能過于理想化而脫離實際,并且能夠隨時修正目標。只有通過自我反思、自我觀察的方法,并不斷追究自我過錯,彌補過錯,才能全方位地認識自我和提高自己的能力[3]。
(二)自我要求
對自己提出合理的要求,是自我教育的關鍵內容。自我要求首先就是要反省自身的不足以及和他人相處中自己的不足,從而為更好地完善自己而提出科學合理的要求,并制定相應的目標。在制定目標時,應該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并且確保目標的平穩(wěn),同時也不應該忽視目標在社會要求中的適應性。
(三)自我踐行
自我踐行是自我教育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如果沒有自我踐行這一環(huán),自我教育只能是“無米之炊”。雖然我國自古便有很多文人志士崇尚高尚的自我品德修養(yǎng),但是這些大多都是不切實際、脫離群體的,因而他們很多在深山隱居,養(yǎng)成了逃避現(xiàn)實以及對客觀世界不滿的態(tài)度。因此,應該避免這一誤區(qū),從而以科學、健康的心態(tài)來自我規(guī)范、自我踐行[4]。
(四)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自我教育中最為特殊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當學生完成一周期的自我教育之后,他們將會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而在此之前就會出現(xiàn)自我評價。這就意味著,能否科學合理地進行自我評價,將是下一個周期的自我教育的前提。通過對這一階段自我教育成果的反思,就可以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從而完成這一階段的整體評價。此外,這個具有整體性質的自我評價內容在下一階段的自我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中職班級管理中,只有通過科學的教育手段和培養(yǎng)方法,才可以培養(yǎng)出中職學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習慣,強化他們自我教育的意識。期間,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多次探索、時刻反思、經(jīng)常總結,找到正確的培養(yǎng)方法和手段,從而讓每一個中職院校的學生都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符合社會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曉紅.高職院校學生自我教育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6).
[2]何丹.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體會[J].才智,2015(6).
[3]賀廣明.優(yōu)化方法 立體施教 增強高師生自我教育能力[J].中國教師,2009(S1).
[4]王紹永.談班級管理中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培養(yǎng)[J].當代
教育科學,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