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成淑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具有綜合素質,尤其是善于表達的人才能在社會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學校是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場所,但現在普遍的學校教育中對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不夠的。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法,幫助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中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語文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在學生的整個人生發(fā)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配合、學習和工作的有效展開都離不開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從小鍛煉。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只重視知識的灌輸,而不重視能力的鍛煉。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也應該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責任,尤其是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語文學科本身以語言的學習為基礎,更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現狀及問題
通過實際的教學與對初中語文教學的觀察了解,發(fā)現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表現在學校和教師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在新課標中,強調要加強語文學科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仍存在只重視書面成績、忽視學生口語應用的現象,在語文學科中,表現得極為明顯。比如,在課堂上,教師更多地通過聽寫、默寫的方式授課,較少開展口語練習,偏重于知識的傳授。其次,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少或不理想。有些教師能夠主動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卻難以找到適合的方法。比如,老師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發(fā)言,但在實際中,發(fā)言的學生總是固定的幾位,其他的學生因為知識點不清、膽小內向等等原因不主動發(fā)言,這就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善于表達的學生愈來愈積極,不善于或不愿表達的學生愈來愈不善或不愿表達。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課堂內充分表達
課堂是最重要的學習場所,教師要利用好課堂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積極性。首先,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融洽的交流氛圍。在傳統(tǒng)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中,學生之所以不愿開口、不愿表達,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教學的氛圍過于的嚴肅,一些學生害怕說錯會挨批評,一些學生性格本身就拘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更加不敢開口。因此教師要積極地營造一種輕松開放的教學氛圍,放松學生的心情和壓力。教師要減少對學生的批評,以開放的心態(tài)包容學生,開展一種賞識教育,鼓勵學生多表達,對好的表達與分享積極的給予獎勵和表揚;對于錯誤的回答也不應過度地批評,尋找積極的方面,幫助其建立自信心;對于一些另類的回答,只要是與知識相關的就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揮想象力,讓不同的奇思妙想在課堂中展開。這樣,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輕松,課堂轉變?yōu)獒槍虒W內容的討論會,又能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學生自然能樂于表達、樂于分享,隨之,口語交際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課堂外提供機會
初中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僅僅通過課堂上教師提問等方式是不夠的,還要注重在課堂外的鍛煉。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擴寬學生的交流渠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閱讀交流會,讓學生閱讀書籍,通過分享交流會,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探討,可針對一本書,分享不同的想法,也可閱讀多本書,分享不同的故事。閱讀交流會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口語交際鍛煉的機會,另一方面又能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編排舞臺劇,將書本上的知識、故事搬到課堂上去,以一種表演的方式來加深理解。這樣,書本上的語句就變成了表演中的臺詞,能夠帶給學生深刻的感受和體驗。比如,學習《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舞臺劇的編排,文中的眾多人物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達機會。還要讓學生去揣摩不同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來豐富文中的人物形象。
(三)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方法
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表達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比如,課堂內可以定期舉行成語故事大會,教師給學生分組,以組為單位,每個人準備成語故事,以成語接龍的方式給每位同學展示的機會,并讓他們講述成語的故事。既能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趣味性更加濃厚,學生在游戲中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表達,小組間的配合還培養(yǎng)了學生交流和配合的能力。另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注意與生活相配合,教師注意要在課堂上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表達,給學生樹立一個口語交際的榜樣,讓學生在平時與老師、同學的交流中更注意禮貌、場合和文明用語。并建議學生向生活中懂得語言藝術的人請教,多觀察他們是如何表達的,從他們的身上學習更多。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語言藝術作品,讓學生在課后閱讀、欣賞,從中學習口語交際的能力。例如,中央一套的新聞節(jié)目,語言大氣、言簡意賅,可學性極強;少兒頻道的節(jié)目趣味性強,更貼近學生的內心,更易提高興趣等等。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善原有方法的弊端,不斷摸索新的適合于學生的新方法,不斷增加學生口語表達的機會,通過多種方法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只是學到了語文知識,還能提升自己的本領,全方位地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在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要。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將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上來。不論是在課堂內還是在課堂外,都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為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氛圍和場所,提供多種渠道或方法,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充分地釋放口語表達的天性,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成為更優(yōu)秀的、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史樂樂.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學周刊,2020(02).
[2]趙辦.初中語文教學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2).
[3]徐輝.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12).
[4]趙偉.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幾個問題[J].語文學刊,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