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久迪
摘? ? 要:文章以刑事政策對刑法理論的影響為研究對象,首先簡單介紹了我國刑事政策思想與立場影響刑法理論的走向,隨后從違法行為轉(zhuǎn)為犯罪行為、輕罪轉(zhuǎn)為重罪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刑事政策對刑法理論帶來的具體影響,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刑事政策;刑法理論;交互影響
中圖分類號:D91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刑事政策與刑法理論二者所研究的都是關(guān)于刑事犯罪的認定以及相應的刑事處罰的規(guī)定,本身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其中刑事政策對刑法理論能夠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同時刑法理論也能夠?qū)π淌抡咧贫◣硪欢ǖ姆粗谱饔茫偈剐淌抡吒雍侠硪?guī)范。通過對二者相互影響內(nèi)容進行探討分析,對于推動我國法律完善,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有著重要意義。
一、刑事政策思想與立場影響刑法理論的走向
在我國法律中,雖然刑事政策與刑事法律理論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共識,但二者關(guān)系究竟如何,如何互相影響?如何互相作用?當下針對上述的研究理論依然比較少,由此也能夠說明人們對于刑事政策與刑法理論認識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刑事政策與刑法理論二者涉及的內(nèi)容比較類似,都是關(guān)于刑事犯罪以及相應的刑事處罰。在刑法理論中,一些相關(guān)的問題也是刑事政策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比如如何界定犯罪化與非犯罪的邊界等。相關(guān)學者也明確指出刑事政策在制定方面首先要明確刑法邊界,從中我們也能夠認識到,在刑法與刑法理論發(fā)展走向中,均有著刑事政策思想影響的“影子”。在Feuerbach 等相關(guān)學者的研究中,針對于刑事政策與刑法理論的關(guān)系,主要表現(xiàn)為立法者在罪行規(guī)定上,通常會明確一些特定要素作為定罪的標準。由此看來,通過考察刑法學史,能夠?qū)ξ覈谭ɡ碚撌苄淌抡咚枷氲挠绊懹幸粋€更加明確深刻的認識,刑事政策思想的立場,將會對刑法理論走向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有時這種影響會直接決定刑法理論的走向[1]。
二、刑事政策對刑法理論的影響
(一)違法行為轉(zhuǎn)化為犯罪行為的解釋
在解釋違法行為向著犯罪行為轉(zhuǎn)化的過程中,一般會立足于刑法條文,采用類推解釋的方法來完成相應的解釋。這種解釋方法在具體實施方面,通常需要解釋司法主體擁有解釋的權(quán)力,并且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通過降低自身罪行達成的要件,順利使得違法行為過渡到犯罪行為,從而確保相關(guān)的懲處措施更加合理,且能夠得到切實有效執(zhí)行[2]。從社會的視角來看,這種情況必然會引起很多不滿,但從危害行為的視角來看,違法行為一般與犯罪行為同時出現(xiàn),因此需要按照刑法相應規(guī)范進行處理,這與環(huán)境所在的政策因素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從當下我國主流的刑法理論發(fā)展來看,針對共同犯罪的案件處理,需要達成一個必需的要件,即犯罪過程是二者互為共同故意,才能實現(xiàn)違法行為到犯罪行為的轉(zhuǎn)變。上述這一要件規(guī)定可以說是對現(xiàn)有刑法總則的一大突破,它在沒有違背刑法總則的前提下,進一步擴展了對過失共同犯罪的認定,并且這種規(guī)定在法理上也沒有產(chǎn)生沖突,合情合理,主要目的是對過失犯罪行為進一步遏制,使得過失犯罪認定更加清晰準確,同時也不會對主要肇事者刑事責任判定帶來影響。
(二)輕罪轉(zhuǎn)化為重罪的解釋
在解釋輕罪轉(zhuǎn)化為重罪的過程中,同樣會立足于刑法條文,采用轉(zhuǎn)義解釋的方法來完成相應的解釋。這種解釋方法是站在了司法實踐與刑法理論兩大巨人的肩膀之上,針對一些危害行為的認定,保持認定準則的不變,同時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促使公共情感以及一些相應的政策對同一類性的犯罪行為作出一定的改變。根據(jù)一些具體的刑事政策,在實際進行司法解釋時,針對同一中犯罪行為也有著不同的司法解釋,從而將原刑法中一些請罪的判定,直接轉(zhuǎn)化為重罪判定。例如在2009年之前,酒后駕車這種違法行為只是一種“輕罪”,即使造成了重大傷亡,也只是將其劃定為交通肇事范疇,并在這一框架之下進行量罪定刑。而在2009年后,國家最高人民法院將“酒駕”這一違法行為上升至了“危害公共安全”這一“重罪”的高度,因此實際對于酒駕處罰力度也進一步加大,有效遏制了酒駕這一行為,避免了造成更大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以及傷亡損失。上述便是刑法政策對刑法理論造成的典型的影響,它改變了刑法理論中對酒駕這一輕罪的認定,使其成為一種重罪,加大了懲罰力度,借助法律的威懾力,有效降低酒駕傷亡事故的發(fā)生概率,更好地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三、刑事政策與刑法理論的交互影響
在刑法制定、司法解釋以及適用性判定過程中,刑事政策均對其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而刑法學主要服務于刑法的立法以及判定等過程,因此刑事政策必然也會對刑法學理論帶來一定的影響。當下刑法在實際研究過程中逐漸開始向立足于司法實踐的刑事政策靠攏辦事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但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刑事政策雖然能夠?qū)π谭ɡ碚搸矸浅V匾纳踔潦菦Q定性的影響,但這并意味著刑法理論不會對刑事政策發(fā)展帶來一定的反制影響作用。在實際司法實踐過程中,刑法理論與刑法政策可以說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彼此完善,比如刑事政策的核心思想皆出自于刑法理論之中,比如犯罪構(gòu)成要件理論、死刑存廢學說等相關(guān)的理論,這些都是刑法政策制定過程中核心政策思想,并且在當下刑法政策制定過程中,刑法理論同樣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使得刑法政策制定在能夠充分考慮實際的同時,不會存在理論層面上的邏輯硬傷或者明顯的法律漏洞,最終更好地推動刑事政策應用發(fā)展[3]。
四、結(jié)論
綜上所述,我國當下在推行一系列刑事政策的過程中,通過都充分考慮了當下的社會大背景與民意,相應的刑事政策也都立足于實際司法實踐,因此刑事政策均非常合理,這對于刑法理論也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避免以往在刑法理論上定義為輕罪,當前受刑事政策的影響,直接轉(zhuǎn)變?yōu)橹刈铮瑫r刑法理論對刑事政策也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刑事政策的核心政策思想皆出自于刑法理論,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成長,使得我國法律更加完善公平。
參考文獻:
[1]曾義. 淺析刑事政策對刑法理論的影響[J]. 法制博覽, 2017, 000(001):182-181.
[2]姜瑞. 淺析刑事政策對刑法理論的影響[J]. 神州旬刊, 2017, 000(017):294-295.
[3]冷必元. 論刑事政策對刑法基本規(guī)則的突破[J]. 河北法學, 2017, 035(003):1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