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葵
摘 ?要:新時期下,班主任角色定位發(fā)生了微妙變化,不僅局限于班級管理工作,還需關注學生的心理、生活和思想情感等,使之在課內外能夠輕松地學習和生活。小學階段班主任責任重大,需要及時轉化角色,從不同層面引導和關愛每一個名學生,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學會尊重學生,并善于使用不同的溝通方式,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這樣才能實現(xiàn)多重化的角色定位,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進而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職能和工作效率。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
前言
班主任的基礎定位即對全班學生進行學習、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引導與管理,通過溝通與點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并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在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中得到全方位的成長。在新時期下,小學班主任可以憑借寬恕者、榜樣者及好朋友的多重角色,促使學生緊跟班主任多重化的角色定位參與學習與生活,進而使學習與生活更加輕松愉悅,實現(xiàn)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目的。
一、寬恕者角色,帶領學生進步
小學生的自律性大部分都存在不足,在其出現(xiàn)違紀的行為后,教育和處罰環(huán)節(jié)是不可少,但班主任需掌握好處罰的力度,同時配以極大的寬恕。具體而言,即將學生所經(jīng)歷的不愉快等轉換為使之認識錯誤和誠懇接受的動力,而不是產生偏見,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跟著寬恕者角色下的班主任引導走向共同進步的道路[1]。
例如,一名平日乖巧的單親家庭學生突然參與打架并是先動手者,這時班主任不會因為其一次錯誤而對其進行訓斥,而是將其帶至辦公室,真誠地看著他并以溫和的語氣詢問“平日里乖巧的你,一直是媽媽的驕傲,也受到老師的夸獎,為什么突然成為一個搗蛋鬼啦?”,此時學生會默默地低下頭,表現(xiàn)出雙手無處安放的樣子,這時班主任可以握住其雙手,鼓勵學生“你可以跟老師說說,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嗎?”。學生慢慢的將目光與班主任的眼睛對視并很小聲地說“我知道打人不對,但是因為那位學生說了我爸爸的壞話,所以我一時沒忍住,我下次不會了,我知道錯了!”。班主任聽后摸著這位學生的頭,以寬恕的口吻說“男子漢一定要履行自己的承諾,我相信你可以的,加油!”,自此之后,該學生的行為愈發(fā)的穩(wěn)重,也更有禮貌,全班學生在其感染下共同進步。
二、榜樣者角色,關注學生體驗
小學生離開家長走入校園,故班主任應及時填補學生心中缺失的父母關懷,將自身定位于父母或者榜樣者的角色,關注小學生在校園內的體驗感,對班級的管理措施也做到切實有效地調整,與之真實的需求相契合[2]。班主任在與小學生進行相應的溝通時,應放低姿態(tài),以誠懇的態(tài)度來感化和關懷,憑借榜樣的效用和父母的關懷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而不再畏懼,愿意與班主任交心,表達出真實想法,成為班級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的動力。
例如,對于后進生,班主任需以父母的角色給其細節(jié)方面的關愛,使之在校園里也能親身的體會到家庭般的溫暖。炎熱的夏季,在課間活動后班主任可以親手為學生擦汗,督促其多喝水,又或者寒冷的冬天里班主任為學生整理帽子,塞好圍巾等,憑借父母般的關愛來感化學生,繼而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學生很開心地配合,表達出心中所想,班主任以此為依據(jù)在心理上做到極為有效地梳理,使整體的管理效率提升。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用愛心來彌補學生在校園缺失的父母方面的關愛,不再畏懼,而是開心地在校園中參與各項課堂活動,拉近心靈間的距離,為后續(xù)的有效互動埋下伏筆,做到貼心的管理。
三、好朋友角色,走入學生內心
以往的班主任在進行管理時,多數(shù)是采用理論式的說教方式,忽略學生真實的感受,使之失去辯解的機會,自然易在心里形成抵觸,有可能付諸于行動。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班主任站在小學生的角度考慮,對逆反的心理做到一定程度的了解,結合小學生的行為等,將自身定位于好朋友的角色,通過以誠相待,對其做到尊重,繼而順利地走入其內心,產生不同程度的信任感,以朋友的口吻來對學生的失范行為做到解釋,使之能夠真正地認識到其錯在哪里,又該如何去糾正。
與此同時,小學生的價值觀也在形成的過程,其意志力略顯薄弱,易受外界多種因素的影響,班主任隨之好朋友的角色中融入心理醫(yī)生的定位,以平等的高度來選擇管理及疏導的方式,通過點撥的手段來讓學生對自身心中的疑問得到解答,而不會形成有偏失的理念。具體而言,班主任要對小學生的表情、興趣、姿態(tài)等外部的一些表現(xiàn)做到全面地觀察,繼而探究到其內心并掌握每位學生所獨有的個性等。對于呈現(xiàn)于學生中的較為典型的問題,班主任從其個性及興趣等諸多方面開始入手,選用談心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筆談,又或者通過網(wǎng)絡的交流及家長的幫助等,在給學生表達空間的同時也施以恰當?shù)攸c撥,成為學生們信賴的朋友。
結論
班主任在新時代下審視以往的工作模式并找到其中不足,有方向地改進,對自身角色定位做多元化,根據(jù)小學生的真實需求來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憑借多重角度進行心靈的溝通,更為接近學生,繼而尋找到其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困難,逐一幫其解決。實踐中,班主任對角色定位做到較為全面地探究,旨在尋找到更多的角以,成為鑄造學生靈魂的技師。
參考文獻
[1] 李惠敏.淺談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J].小學教學參考,2019(27):90-91.
[2] 趙伯云.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角色轉變[J].基礎教育論壇,2019(0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