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寶杰
摘要:舞蹈,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通過肢體動作將舞蹈中的情感傳達給觀眾,產(chǎn)生共鳴。因此,對于舞蹈教學來說,情感的傳遞和肢體動作的學習同等重要?!耙詣Ы獭钡氖谡n模式,將學生的肢體動作學習和舞臺表演結合起來,利用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去展開學習,整個學習過程是自我體驗的過程,是學生完成自我構建的過程。
關鍵詞:以劇帶教;舞蹈;改革與實踐
舞蹈表演,呈現(xiàn)不僅僅是高超的技術,還有表演過程中所帶來的情感呈現(xiàn)。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舞臺表演開展綜合性的培養(yǎng),以便提升薛恒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傳統(tǒng)的舞蹈教學課堂中,往往是教師的“一言堂”,根據(jù)教師的指導完成相應的動作,單一的教學方式難以支撐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把課堂模擬成一個舞臺,學生把所學到的劇目在這個課堂的舞臺上充分的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一切從“實戰(zhàn)”出發(fā),通過角色扮演產(chǎn)生強烈的舞臺感,掌握職業(yè)技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利用“以劇帶教”的優(yōu)勢,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舞蹈教學,也是構建高質量課堂的現(xiàn)實需要。
一、《舞蹈》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1.1舞蹈教學單一、枯燥
舞蹈的呈現(xiàn)形式是多樣化的,一位優(yōu)秀的舞蹈演員是能夠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的。在當前的舞蹈作品教學中,基本上是從舞蹈教學內容出發(fā),對學生進行動作上的強化訓練,或者是建立在作品上的排練,整個教學模式單一、枯燥。在這樣的教學形勢下,學生缺乏對課程的興趣,進而喪失對舞蹈作品的理解。對于舞蹈教學來說,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迫切需要改革,才能夠構建高質量的舞蹈課堂,提升學生的專業(yè)基礎。另外,便是教學內容的單一,舞蹈教學從舞蹈動作出發(fā)進行反復性訓練,沒有融合表演內容的教學,讓學生的舞蹈停留在表面,動作無法深入人心。在教學中,進行大量的教學內容和形式的鋪墊,才能為學生后期在在表演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個性奠定基礎。
1.2缺乏綜合性培養(yǎng)
舞蹈,是需要外在呈現(xiàn),將舞蹈動作和作品中的情感相互融合,從而給觀眾帶來視覺、聽覺上的刺激。在舞蹈表演需要舞蹈演員的綜合能力,才能夠為觀眾帶來藝術享受。在當前舞蹈教學中,教學停留在動作教學上,未能將舞蹈動作中的情感融入其中,缺乏綜合性培養(yǎng)。學生缺乏對舞蹈作品的理解,最后在舞臺表演中無法打動觀眾,最終成為沒有靈魂的舞者。舞劇,本身就是舞蹈的綜合體現(xiàn)形式,包含著舞蹈、情景、音樂等方面的融合,能夠在短時間內為學生帶來全方位的體驗,實現(xiàn)對學生的綜合培養(yǎng)。畢竟,在舞蹈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全方位、系統(tǒng)的舞蹈,才能讓給學生的體驗更為深刻。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應該從舞蹈的本質出發(fā),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對舞蹈表演的認識更為科學,才能夠表演出令人驚艷的作品,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發(fā)揮價值。
二、基于“以劇帶教”《舞蹈》課程的改革策略
2.1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以劇帶教”的舞蹈教學模式,將課堂真正歸還學生,讓學生在舞臺劇的引導下自主的開展學習,通過對作品的分析,了解表演中的舞蹈動作,表演技巧等等,整體上的把握舞蹈表演的技巧。首先,選擇的舞蹈劇目要遵循由易到難的順序,保護好學生的求知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選擇的學習內容應該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才能夠最大程度調度學生的積極性,否則,過易過難的劇目學習都將不利于學生的舞蹈課程的學習。其次,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在任何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應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采用的經(jīng)典劇目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才能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主動參與其中。另外,在經(jīng)典劇目教學上,教師做好教學導案,讓學生在觀看、學習劇目的時候,能夠儲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才能夠更好的融會貫通,實現(xiàn)高質量的學習。舞蹈最終的學習,是需要依賴學生自身。
2.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教學改革中,我們倡導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以劇帶教”的教學模式正式實現(xiàn)學生主人翁的一種有效形式。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例如在《羅敷行》中,通過視頻的觀看,讓學生了解表演動作、舞蹈動作的卡點。建立在視頻基礎上的表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同時教師再次通過在實際舞臺中的表演,以“演”代“練”,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整個表演中的節(jié)奏和情感。主動性的發(fā)揮,便是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適當?shù)奈鑴∏?,并且讓學生通過觀看、分析,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建立在自我知識架構下的作品表演,能夠形成獨特的自我風格,從而推動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2.3創(chuàng)設交流平臺
“以劇帶教”的舞蹈課程模式,將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最大程度發(fā)揮,但是在此過程中,我們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交流平臺,讓學生在交流中不斷提升。首先,創(chuàng)設交流平臺應該是基于舞蹈層面的討論,讓學生能夠有時間去闡述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并在舞臺表演中進行適當?shù)某尸F(xiàn)。其次,便是尊重每一個學生個性化。每一個人由于自身經(jīng)驗以及專業(yè)儲備對同樣的作品的認知是不一樣,做作品的理解也會出現(xiàn)細微的差異。在“以劇帶教”的討論中,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讓他們能夠暢所欲言,真正融入到作品中。交流平臺的創(chuàng)設,應該是基于學生的自我體驗的基礎,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從舞臺表演中去體會每一個劇目的具體情感。舞蹈表演只有帶著情感的呈現(xiàn),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真正落實“教、學、演”的教學理念。
三、總結
以“以劇目帶動教學把課堂教學舞臺化”,打破了傳統(tǒng)的、單一的并且不適用的教學課程的設置內容和教學方法,學生從易到難以經(jīng)典劇目學習入手,教師在教授作品中讓學生學會分析和掌握舞蹈的種類、動作,表演,技巧,風格、節(jié)奏、調度,課程結束后學生能完整掌握和表演所學習的舞蹈作品,學生不僅僅完成了課堂教學的任務還使學生學會了表演。這樣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演一體化的教學理念,真正做到了在表演中學習,在學習中表演的快樂過程。當然了,在利用“以劇帶教”的舞蹈教學模式時,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才能夠真正發(fā)揮其價值。
參考文獻:
[1]蘇曉明.高等院校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舞蹈表現(xiàn)力的策略[J].農(nóng)家參謀,2020(16):213+215.
[2]祁宏大.“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學方式探析[J].農(nóng)家參謀,2020(1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