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華 王雷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大量優(yōu)質的網絡教學平臺,推動課程教學改革。網絡教學平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不僅有效促進了知識的共享和資源的分享,還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文章主要研究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自建課程,并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平臺;SPOC;混合式教學
Abstract: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form and innovate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s have been created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teaching.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not only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sharing of knowledge and resources,but also provides rich teaching mean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elf-built courses based on the Chaoxing learning platform,and carries out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Keywords:Chaoxing learning platform;SPOC;blended teaching
0? 引? 言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高等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和革新,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任務就是加快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信息化教育質量。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中明確提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進高等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和提高質量的有效途徑,是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前沿”[1]。傳統(tǒng)教育的課堂,曾是教師組織教學、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地,但是,當信息技術運用到教育中后,使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變得多元化,例如PC端和手機APP端等線上學習途徑。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在線教育逐漸繁榮和成熟。2013年,MOOC在國內集中爆發(fā),教育部啟動“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像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例如中國大學MOOC平臺、學堂在線、好大學在線、超星學習通等。我校緊跟時代步伐,結合全國職業(yè)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創(chuàng)先爭優(yōu),推動教學改革,于2018年與超星公司合作,向教師推廣超星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鼓勵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本文主要以教師自建課程“視頻特效After Effects”為例,探討基于學習通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1? 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教學是指根據(jù)課程特點,在課程教學中,混合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信息化教學模式,揚長避短,旨在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2]?;旌鲜浇虒W的目的是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學習者可以按自身的進度學習,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速度[3]。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在課堂與學生面對面授課,便于師生互動交流,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了解學習狀況,進行集中講解或個別指導,但由于課堂授課時間有限、學生人數(shù)較多、授課內容較多等因素限制,很多環(huán)節(jié)只能點到為止,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質量也受到影響。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依托信息技術為平臺,延長了課堂學習半徑,拓寬了知識面,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科學分析學生學情狀況,老師還更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但是師生的距離變遠了,缺乏情感溝通。如果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信息化教學模式有效結合,相取長補短,勢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2? 超星學習通平臺
超星學習通是集超星公司海量書刊數(shù)字資源與優(yōu)質課程資源于一體,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一款基于神經系統(tǒng)原理打造的知識傳播與管理分享的專業(yè)移動學習平臺[4]。
教師可自行創(chuàng)建課程、設置課程、創(chuàng)建班級、設置班級管理,把課程邀請碼發(fā)送給學生即可加入班級,也可引用超星平臺現(xiàn)有的示范課程包,進行教學活動。學習通平臺還開發(fā)設計了投屏功能,教師可以將學習通上的各種活動有效地投屏到投影儀上,給學生展示。
學習通平臺設計的簽到、投票、選人、搶答、主題討論、測驗、拍攝、問卷、評分、分組任務、計時、直播、學生反饋、通知、白板等活動功能,便于教師與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鍛煉了學生的即興演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
3? 自建課程“視頻特效After Effects”
超星學習通平臺提供了一些優(yōu)質的專業(yè)課程資源,但是通過分析我校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專業(yè)課程教學目標及學生特點,平臺的課程資源并不能完全滿足我校師生使用,所以我們選擇了自己創(chuàng)建課程,適當引用平臺提供的資源。
3.1? 課程性質
“視頻特效After Effects”是我校動漫制作技術、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yè)的核心課程。課程內容包括:After Effects基本操作、層與蒙版的制作方法和應用、關鍵幀動畫的制作方法和應用、各類特效的制作方法和應用等。課程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熟練After Effects軟件的操作,掌握特效動畫及參數(shù)的制作方法,能獨立設計制作較復雜的特效,為今后從事視頻后期特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結合本課程專業(yè)技術性的特點,逐步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2? 課程平臺
課程PC端訪問網址為https://mooc1-1.chaoxing.com/course/ 205419204.html,手機端主界面如圖1所示。課程主界面主要包括教案、章節(jié)、資料、通知、作業(yè)、考試、討論、統(tǒng)計8個區(qū)域。
“教案”區(qū),可添加PPT或在線直接編輯教案,編輯時可插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素材,也可以加入投票、選人、搶答、主題討論等各種活動。
“章節(jié)”區(qū),可添加PPT、微課視頻、圖片等多種類型的課程資源,也可以在線錄音、制作速課,并設計測驗、投票和討論的內容。
“資料”區(qū),可建立文件夾,分類型或分內容添加各種類型的課外拓展資源,本課程主要添加了經典特效賞析、學生優(yōu)秀作品賞析、課程實訓素材等,不僅節(jié)約了學生搜索資源的時間,而且有利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拓展學習。
“通知”區(qū),教師可以給該課程的所有班級或某個班級發(fā)送通知,通知的內容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
“作業(yè)”區(qū),包括作業(yè)庫和已發(fā)放作業(yè)兩部分。教師可以在作業(yè)庫里面提前編輯好內容,題型可以是單選、多選、簡答、討論等,根據(jù)課程內容,向多個班級或單個班級發(fā)布作業(yè)。
“考試”區(qū),包括試卷庫和已發(fā)放考試兩部分。教師可以在試卷庫里面提前編輯好試卷,題型可以是單選、多選、簡答、討論等,根據(jù)課程安排,向多個班級或單個班級發(fā)布考試。
“討論”區(qū),教師和學生均可以發(fā)布討論,討論的內容可以包含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還可以發(fā)紅包、直播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統(tǒng)計”區(qū),包括課堂報告、學情統(tǒng)計和成績統(tǒng)計,內容均以圖表的形式呈現(xiàn),一目了然,便于教師了解各班級整體情況和每位同學的學習狀況。
4? SPOC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要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教師更多地負責指導、引導、監(jiān)督和管理,通過分析學生特征、制定教學目標、分解課堂教學任務、設計教學活動,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學習通平臺設計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線上教學活動功能:第一,教師課前發(fā)布學習通知,通知的內容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或音頻,學生接收通知后完成學習內容;第二,教師課前發(fā)起簽到、課上可以發(fā)起搶答、問卷或選人等多種互動方式與學生互動,并可以通過投屏、速課或直播進行線上平臺教學;第三,教師布置線上作業(yè)和測驗,平臺自動統(tǒng)計分析學生完成質量,師生也可以在討論區(qū)發(fā)起討論和回復,交流問題和分享心得。
“視頻特效After Effects”課程的SPOC混合式教學過程大體分為三個階段:課前、課中、課后,如圖2所示。課前線上預習,要求學生觀看線上學習資源,完成學習通平臺的客觀題,針對不確定的學習問題,可在討論區(qū)發(fā)起討論,有助于教師更有針對性地指導;課中課堂互動,主要是對線上教學內容的深化、靈活運用,教師可隨時發(fā)起簽到,提醒學生上課,課上可以發(fā)起搶答、問卷、選人等多種互動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后線上拓展,學生可以通過線上資源復習鞏固知識,或拓展學習內容。
超星學習通平臺支持多元化教學評價形式,為課程提供了比較完善的線上評價體系。課程成績權重設置內容包括作業(yè)、線上課堂互動、簽到、課程音視頻、章節(jié)測驗、PBL、平臺訪問數(shù)、線上討論、閱讀資料、觀看直播課程、線上考試、線下學習情況等。成績評價內容包括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過程性評價的考核理念。我們根據(jù)課程特點,選取其中部分評價內容組合成課程的評價體系。通過平臺提供的統(tǒng)計功能,教師可以查看課堂報告、學情統(tǒng)計、成績統(tǒng)計,了解課堂活動學生的參與情況、整個班級的學習情況及各項評價內容的平均分和每位同學的分項成績、總成績及全班排名。
5? 結? 論
“視頻特效After Effects”課程采用SPOC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我們運行了一個學期,學生反響還是比較好的。通過問卷調查,學生總體對此比較滿意,雖然相比傳統(tǒng)課堂上課比較累,但課堂參與度大大提高,知識的獲得感明顯提高,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活動都能在課程評價中量化,而且平臺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有效拓展了知識面,也培養(yǎng)了自己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線上學習的能力。教師總體反映混合教學備課比較累,備課時間長,在學習通平臺使用和課程資源的制作時也遇到一些技術困難,但是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教師感到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了。今后,我們將繼續(xù)推進和完善SPOC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總結經驗,深化課程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的通知 [EB/OL].(2012-03-13).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92/201203/133322.html.
[2] 李承敬.基于CAS協(xié)議的超星爾雅學習平臺與高職教務系統(tǒng)融合研究 [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9):94-96.
[3] 黃鳴.高校教學信息化支撐環(huán)境及其優(yōu)化策略研究 [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4] 李麗.基于藍墨云班課和云教材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對策 [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8,35(3):114-116+124.
作者簡介:降華(1982—),女,漢族,山西介休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王雷(1983—),男,漢族,黑龍江雙城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