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國文
【摘 要】 沒有一本書能包含所有的知識,也沒有一位老師能教授所有的知識。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習的過程取決于學生自身。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力即自主學習力相比較教師的“填鴨式”效果簡直事半功倍。教師應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自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實踐中,讓學生逐漸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不斷加強和提高,自然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自主 ?能力
現(xiàn)代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而設計自主學習任務成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最主要的方式。一份好的自主學習任務可以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和個體差異,幫助學生盡快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自主學習能力在初中英語學科學習中的體現(xiàn)和方法
1. 重視初中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自主學習興趣
如果你想學好英語,就離不開學生們的濃厚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積極引導和課堂教學藝術密切相關。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的興趣,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運用教育藝術引導學生的興趣進入英語學習領域。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等直觀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學生使用英語的教學情境,運用一些肢體語言、表演或游戲等手段,還可以開展英語板報比賽、制卡等日?;顒?,將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應利用適當?shù)挠螒蚣ぐl(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復習和鞏固相關知識,使學生更愿意學習,在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上積極發(fā)展自己,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2. 培養(yǎng)初中英語學生自主學習風氣,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
英語是一種交際語言。關鍵是要能聽懂,說話要大膽。初中生的自控能力還很弱,缺乏科研學習技能。教師應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和學習。他們可以和學生一起制定更合適的學習計劃和策略,并計劃英語學習的時間、過程和內(nèi)容。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研究和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詳細的學習策略,讓學生主動學習,循序漸進,按照學習計劃,逐步提高英語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最大努力組織英語教學,安排一些對話表演或小組討論,讓學生正確地閱讀和背誦,使他們能夠自主地聽、說、讀。經(jīng)過長期有意識的鍛煉,他們可以養(yǎng)成聽、說、讀的好習慣。教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糾錯書和英語隨筆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中的課文,給出一些可以直接從原文中發(fā)現(xiàn)或判斷的問題,然后根據(jù)原文給出需要分析和簡單判斷的問題。然后提出了一些需要深入推理才能找到主旨或根據(jù)原文判斷和表達的問題。這種階梯式訓練能促進閱讀習慣的形成。精讀是必要的,泛讀也是必要的。在閱讀中,應鼓勵學生善于使用詞典,這有助于及時解決閱讀中的生詞問題。久而久之,他們應該養(yǎng)成用書勤奮的習慣。
3. 善用激勵評價,增強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
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學習的點點滴滴,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細微進步,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運用激勵性評價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促使學生既能通過學習獲得知識,又能通過教師的激勵獲得榮譽感,從而激發(fā)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信,進而轉(zhuǎn)化為更為強勁的學習動力,使得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自主學習能力得以培養(yǎng)和提高。解學生的緊張和壓力,讓學生會輕松自然用英語和其他人進行交流。
二、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習慣于在教學中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將教材中的知識一股腦的傳授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處于主體,而學生的學習方式則比較被動,教師與學生之間并沒有進行有效的互動。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感知英語,運用英語,讓學生用過自主學習以及合作探究來更好的理解英語知識。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詮釋這個故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學生成功體驗,提高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
真正把教師所教的與學生所學的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能力,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nèi)容,并根據(jù)學生情況,適當補充一些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反饋練習,如聽、寫、背書、復述課文,回答問題等,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同時還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以及強烈的學習欲望、學習動力、學習情感、學習的態(tài)度、學習的意志。教師在教學中在注意學習引導的同時,應該更多的注意創(chuàng)造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學生能夠自己回答的,盡可能讓學生說出來,同時注意構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的思考出答案來……使學生確信面對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在生活中、考場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應認真思考,認真對待。只有當教師認真投入、態(tài)度端正,學生也才會認真投入、態(tài)度端正。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考才有價值,才能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成功的喜悅。
總結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老師要發(fā)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感悟中獲取更多,以“內(nèi)”修“外”,以“內(nèi)”補“外”,讓學生的思維和學習方式能夠向更深度和廣度不斷推進。
參考文獻
[1] 任鳳霞.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