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靜梅
【摘 要】 以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些老師經(jīng)常忽略閱讀教學目標的相互鏈接,只是單純地完成閱讀教學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閱讀課堂必然會產(chǎn)生形式化的問題,學生對學習也會失去興趣。同時,它也會影響學生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語文閱讀在小學語文的教育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只有能進行無障礙的閱讀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所以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提高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目標。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核心素養(yǎng) ?閱讀教學
引言:
在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學生對文章寫作背景的理解,然后將他們的情緒融入作者的情緒中,但是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與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化,如今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生在擁有基本閱讀理解能力的前提下,應該要對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文化、作者情感有一定的認識。因此,本文簡單介紹了幾個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進行閱讀教學的方法。
一、小學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閱讀。與此同時,閱讀教學也在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因此老師需要從語文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著手重組閱讀教學的知識體系,采取多樣化的策略開展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
二、在小學實行閱讀教學的方法
(一)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通過課堂進行知識積累與閱讀密不可分。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并通過課堂閱讀教學來盡可能地促進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對于小學生,教師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來指導學生積累語文知識,以恰當?shù)姆绞礁腥緦W生,以幫助他們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老師應該做好朗讀的工作。通過朗讀,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能夠識別文章中的新詞新句和好詞好句,從而在朗讀中感受到文章的美。當學生大聲朗讀時,教師還鼓勵學生摘錄他們認為美麗的句子,并反復閱讀或背誦它們。這樣,學生可以擺脫單調乏味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在閱讀時真正思考,改變學生舊有的學習觀念,并使語文閱讀教學更加豐富有趣。
(二)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
學校應開展多種閱讀活動,降低閱讀的門檻,從而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閱讀中來,加強學生的良好養(yǎng)成。閱讀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學校及老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目標來進行不同類型的活動。如詩歌類的閱讀可以用來進行朗誦活動;文字類的知識競賽可以有效地檢驗課堂上學生的閱讀質量。同時允許學生在教材的基礎上將知識擴展來進行比賽可以讓學生更有動力地擴大閱讀范圍,拓寬課外閱讀的知識水平,更好地完成比賽。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學??梢哉{動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學生積極擴大閱讀知識,提高閱讀技能,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漢語閱讀能力,極大地豐富其自身的文化內涵,并且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三)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和訓練,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有效指導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獨立探究和綜合閱讀內容的總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多語言閱讀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習慣,是小學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能力之一。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有效閱讀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通過實踐學習靈活使用
語文課程也是一門實用且高度綜合的課程。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將學生學習的內容積極引導向實踐,從而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提高其綜合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核心語言素養(yǎng)。教師應為學生建立練習平臺,并給學生練習的機會。通過比賽的發(fā)展,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和個性。但是要注意,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必須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文章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對文章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才會積極參與閱讀學習,然后背誦回憶。此外,教師應積極開拓課外知識,增加學生閱讀的層次,讓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增加閱讀能力與水平。例如,在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向學生展示廬山瀑布的相關圖片或錄像。同時老師也可以將學生調動起來,向他們詢問他們生活中有沒有到哪一個瀑布旅游過。如此可以將學生調動起來,促進學生快速參與課堂學習。
(五)融入傳統(tǒng)文化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及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合理地將傳統(tǒng)文化知識整合到語文閱讀教學中,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傳統(tǒng)文化知識。教師可以增加閱讀中的歷史故事,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和老師的講解深刻理解故事的內容,然后學習故事中包含的傳統(tǒng)文化,以促進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寓言故事、古詩詞和課文中的其他元素來充分理解文章中涉及的歷史文化元素,并將其融入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內容中的知識層次。教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課本的閱讀內容創(chuàng)建現(xiàn)實生活場景,將學生帶入文章中描述的場景,讓學生沉浸其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氛圍,從而繼承傳統(tǒng)文化。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視頻,以便學生可以感受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魅力以及傳統(tǒng)節(jié)日背后的故事。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并可以在漢語閱讀過程中繼承傳統(tǒng)文化。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困難的部分,教師必須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豐富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閱讀的教學模式,全面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蔡志梅.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03):32-33.
[2] 姜志平.淺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指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外交流,2018(16):298-299.
[3] 李寧.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