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善秀
【摘 要】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拋棄落后的教學理念,著眼于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語文教師可以采取“以文帶文”的教學方式,挖掘豐富的教學資源,以一篇帶多篇。這不僅有助于學生自我能力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也是對學校教育與語文學科的拓展和延伸。基于此筆者下面將分析與討論初中語文教材中“以文代文”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以文帶文 ?實施策略
前言:
語文教學不是孤立的,教材中的內(nèi)容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初中語文教師要抓住文章的聯(lián)系,確定教學主題并圍繞著主題尋找適合的篇目,進行對比與遷移學習。由此激發(fā)學生思考,幫助構建學生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網(wǎng)絡,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
一、以文帶文教學模式的真正內(nèi)涵
在初中語文課堂,所謂“以文帶文”,就是語文教師帶領學生在同一主題的統(tǒng)領下學習一篇文章外,還要略讀、瀏覽一篇、兩篇甚至多篇文章的教學方法。該模式以海量主題、高效閱讀為指導思想,遵循單元主題,整體多篇相同主題為原則。在大單元主題背景下構建以“一帶多”的教法,這里一是指一單元主題內(nèi)的一篇主體課文,多是指主題的其它文章。這就要求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師要把握重點教學內(nèi)容,帶領學生摸透、弄懂每個單元的主要篇目,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利用從主體課本中所學的閱讀方法去讀同主題的多篇文章,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主體文章上下足功夫,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再引導學生學習閱讀技法,最后運用閱讀技法學習其他篇目的文章,真正實現(xiàn)“以一帶多”的教學效果。
二、以文帶文遵循的原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以文帶文”教學有利于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生活。在實施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把握兩個原則,一個是語文教師要活用課本,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挖掘教材資源選擇適當?shù)闹黧w文章。以文帶文的教學中本身也包含了教材內(nèi)容,需要語文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合理分配時間。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讀懂閱讀內(nèi)容。第二個是語文教師要以主體文章為主,盡量增加相關主題文章的閱讀學習。語文教師要遵從“一難帶多易”的原則,增加的閱讀文章可以稍微簡單一些,由此拓展學生的閱讀量,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的理解,進而增強學生的閱讀技巧與潛移默化增加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初中語文教學之“以文帶文”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 加強教學內(nèi)容整合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實施“以文帶文”教學時,要加強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對語文教材有全面的了解,進而充分挖掘語文教材資源。語文教師要做好詳細的備課工作,能細化教學內(nèi)容,合理搭配文章。語文教師要根據(jù)文章的主題進行統(tǒng)一分類,確保每一類分類主題相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通過先循序漸進的主體閱讀方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自行進行分類歸納,最后語文教師再帶領學生整合相同閱讀主題的閱讀規(guī)律,構建學生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框架。
例如在學習《秋天的懷念》這一節(jié)課時,語文教師可以采取“以文帶文”的教學方式。在學生掌握回憶性散文的閱讀技巧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回憶我的母親》等幾篇相關的閱讀材料。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四人一組,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找出這些篇目與《秋天的懷念》在題材、人物形象、寫作手法上的異同。讓學生通過對比閱讀找出其中存在的相同點,或者讓學生通過對比閱讀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同點。再讓學生派小組代表總結歸納小組討論的內(nèi)容,最后語文教師再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回憶性散文的閱讀技巧,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了解。
(二)以難帶易進行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實施“以文帶文”教學時,要采取以難帶易的教學方式。語文教師在選擇閱讀內(nèi)容時,要適應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jù)單元主題選擇相關主題的閱讀材料。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主體文章時,即較難文章,投入精力與時間應該大于其他文章,避免出現(xiàn)“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出現(xiàn)。語文教師應該主體閱讀中的重難點,全面落實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語文教師再選擇相對簡單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練手”,讓學生能夠通過較難的閱讀文章解決較容易的閱讀文章。由此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拓展學生的閱讀素材。
例如在教學《昆明的雨》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取“以文帶文”的教學方式。教師引導學生結合閱讀提示讀懂汪曾祺把自己對昆明的熱愛、懷念融入到菌子的滋味美上。讓學生反復閱讀描寫菌子的段落,引導學生關注作者對菌子的描寫以及流入情感的語句,讓學生體悟汪曾祺寫菌子意在抒情。汪曾祺對昆明菌子情有獨鐘的表現(xiàn)當屬《菌小譜》,讓學生感受汪老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小事來寫,如話家常,平淡自然。接著羅列汪曾祺寫昆明的其它文章《米線和餌塊》、《昆明的吃食》,讓學生了解汪曾祺對昆明的熱愛和懷念不僅體現(xiàn)在菌子、火炭梅、緬桂花上,還化作了日常一些喜聞樂見的食物上?!耙晕膸摹币庠谧寣W生探尋一點汪曾祺散文的特點。
(三)以精帶略進行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實施“以文帶文”教學時,語文教師應該加快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語文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時間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給予寫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以精帶略的教學形式,根據(jù)文章的篇幅、學生的興趣、閱讀的容易等,進行適當?shù)脑斅越Y合的閱讀。語文教師在要選擇以文帶文的相關篇幅時,也要綜合考慮,做到長短搭配、難度遞進。語文教師在選擇長短不一的閱讀文章時有助于做到篇幅互補,加強學生的認知與理解。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理好語文知識框架。這也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結構,提高閱讀效率。
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背影》這一節(jié)課時,語文教師可以采取“以文帶文”的教學方式。語文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質(zhì)樸的文字,感受到父子情深,品味“平淡中有真味”的語言,從而提高學生品味無言的能力和精選材料、謀篇布局的能力。語文教師再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游子吟》以及《目送》、《離別》等相關主題的文章,讓學生采取以精帶略的方法在學了《背影》之后,學生能夠與《游子吟》中的母愛有了一定的對比,也能根據(jù)《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離開的身份對換,讓學生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提升了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四)引導代替講授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實施“以文帶文”教學時,應該采用引導代替的教學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單元主題。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經(jīng)典片段與閱讀技巧。語文課堂要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在語文單元閱讀中展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學生進行配樂朗誦等方式,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欲望。讓學生在班級展示中了解學生課內(nèi)外閱讀積累的情況,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理解與吸收。
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范進中舉》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取“以文帶文”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角色扮演以及配樂表演的方式,充分進行自我展示。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除了表演《范進中舉》的片段,也可以讓學生表演《周蒙師暮年登上第》中周進在貢院哭個不住的片段。在學生的自我展示中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加深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總結: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以文代文”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增強學生的閱讀素材積累。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充分給予學生發(fā)表自己獨特見解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志環(huán).“以文帶文”課型的思考[J].吉林教育(綜合),2016(6).
[2] 何曉紅.主題閱讀教學“以文帶文”課型初探[J].課外語文,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