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麗
翻轉課堂就是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比如教師可以錄制視頻,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去觀看,讓學生學習地更“自由”,不受約束。然而,現代教育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限制,使得翻轉課堂不能很好的進行實踐。概念知識是令學生很枯燥的東西,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1 傳統(tǒng)課堂的不足之處
1.1 課堂時間長
眾所周知,一節(jié)課大概有在45-50分鐘,教師通過講新知識,讓學生練習這種循環(huán)往復的方式去教學,但這種傳統(tǒng)教學方法并不能很好地使學生真正吸收到教學目標的知識。研究顯示,成人的注意力也很難保持45分鐘,更何況是壓力較大的學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學習效率自然不會高。
1.2 ?講授內容偏多
由于課時的限制,教師難以分配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這就導致有時上課的內容偏多,課上內容多,學生既很難記住,在課后他們也可能不會花很多時間去復習,因為他們認為在課上已經完成了學習任務,在課下就很難去學。
1.3 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
在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是接受者。這就導致了學生缺乏自主能力,只有當老師要求時,學生才會學習。翻轉課堂又稱為顛倒課堂,顧名思義,是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截然相反的,利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動者。
2 翻轉課堂數學概念教學的實踐
2.1 教師應秉承翻轉課堂理念
教師要熟知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們學習的需要。而數學概念既是數學的基礎,也是學生很容易忽略的知識。在翻轉課堂模式中,學生通過下課后自主學習替代了課上老師的講授過程。通過自主學習再加上同學之間以及老師之間的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數學概念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心中秉承“翻轉”理念,是進行翻轉課堂實踐的基礎。
2.2 明確教學目標
明確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必要步驟,以便于讓學生在不同時間段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既然要進行翻轉課堂,那就必須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段。所以,給學生們制定的目標可以分為課上和課下兩個大目標。例如,課下目標:學生能夠利用平板等電子學習工具進行數學概念的初步學習,在網絡的推動下初步了解所要學習的數學概念,這樣在課堂上就是二次記憶。課上目標:通過課下的自主學習,在課上進行學習交流,可以成立學習小組,共同進行對概念的二次理解讓學生輕松交流的環(huán)境中,既學習了知識又能提高溝通能力。
2.3 創(chuàng)建、觀看教學視頻
教師可以錄制數學概念講解的視頻,可以一個概念錄制一個視頻,這樣視頻時間可以控制的很短,教學內容又少,讓學生易于接受。還可以在其中夾雜一些概念的應用或者另外一些“有趣”的東西,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熟悉看視頻的流程,教師也可以在視頻的最后加一些簡單的練習題,并且可以重復觀看做題,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程度是不同的,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節(jié)奏來調整,很大的改善了統(tǒng)一教學不能滿足所有學生需要的情況。
2.4 應用分析
應用就是把數學概念運用到實際的問題當中去,而分析則需要學生有更高的水平。因此,可以在教學視頻中創(chuàng)建水平相對高一點的應用類型的題目,學生可以對數學概念進行應用分析。通過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的應用,教師則有更充裕的時間在課上通過一些個性化的方式對前一階段的概念進行應用分析。
2.5 成果、評價階段
通過一系列的學習之后,可以讓學生對于自己所收獲的成果進行總結并提交,也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問題的回答,補充說明數學概念的本質。教師也可以通過這次機會,對學生的回答以及作業(yè)情況反映的學習效果有一個很好地了解。翻轉課堂的評價方式,不光要通過結果進行評價,更重要的是在于學習過程的評價,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獲得有宜的教學反饋信息,進而對下次翻轉課堂提出更高效的教學方案。
3 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之翻轉課堂理念下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策略
3.1 完善課前數學學習任務的基本設計
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學習任務的設計時,不僅要考慮高中數學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考慮學校進度安排,同時要根據高中生的數學學習個性需求,對學習資源進行拓展。因此在數學教學目標設計方面,
數學教師應當了解高中生的數學知識儲備情況,從數學基礎知識出發(fā)對數學問題進行拓展。對于基礎性數學知識,要保證概念解釋清晰,在知識的深入分析方面,可通過相應的舉例聯系概念各部分之間關系,并進行歸類總結;在知識創(chuàng)新方面,教師可在分析概念的基礎上,對概念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良,將高中生的創(chuàng)新想法融入到數學基本概念中;在進行課前數學學習任務安排時,教師可針對高中生個性差異,安排學習任務,提升高中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設計游戲探究活動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將新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保持高中生對知識概念的求知欲。教師要給予高中生必要的支持和鼓勵,考慮學生的數學水平能力,將大的任務目標一分解劃分為不同階段的各個小任務,引導高中生依次完成小任務目標,任務的設計應與數學知識緊密聯系,讓高中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有用性,教師應當給予合理公平的評價,通過學生反饋信息的收集對學生的解答予以全面評價,提升高中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3.2 優(yōu)化課中數學教學活動的任務流程
課中任務設計是翻轉課堂下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一大重要內容,數學教師應當優(yōu)化課中教學任務流程設計,要根據高中生的課前學習基本狀況,采取針對性的策略開展各項數學學習流程,通過少講及精講的手段,提升數學教學效率。教師可對高中生課前學習信息反饋進行收集和整理,分析高中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存在障礙的模塊,并找到障礙原因,設計關聯性強、挑戰(zhàn)性適中的教學問題,提升高中生的問題探索動機,及時解決高中生在課前學習活動中遺留下來困惑;另外,數學教師在流程優(yōu)化時應當特別注重高中生協作探究活動的開展,通過探究活動的開展,解決高中生的學習困惑,再利用檢測作業(yè)確定高中生在課前學習活動中面臨的疑難問題,小組則發(fā)揮著團結協作的作用,共同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并對結果進行展示,小組間也可通過相互交流合作開展對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教師對最終的展示結果進行評價,一方面是要讓高中生準確認識到自身在小組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要引導高中生積極在小組探究活動中發(fā)揮貢獻,因此教師在評價活動中要考慮學生的參與態(tài)度、協作狀況、創(chuàng)新精神、能力發(fā)揮等各項指標,根據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貢獻量、參與度及合作性給予評分,通過這一流程,高中生貫穿了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其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正向體驗進一步提升。
4 結束語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學生學習的需要,采用全新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學習的更“隨便”,只有提高其學習的興趣,才能真正提高其學習效率。錄制的教學視頻的質量,視頻內容的多少以及翻轉課堂上一些其他活動的開展都對教學質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翻轉課堂理念下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實踐。只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學生才能真正地學到知識。
(作者單位:咸寧職業(yè)教育(集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