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芝榮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高職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倡導“能力本位”。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良好的師生互動是保障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時是學生學習方法與教師課堂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并且該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因此,構建開放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的體育課堂成為許多教師追求的目標。
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存在以下顯著的缺點,如缺乏師生互動、缺少有效的課堂反饋,因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當下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存在明顯的不協(xié)調性,教學效率較低,教學目標難以實現(xiàn)。當前,對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以已在逐步進行之中,本文將淺談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的意義及做法,以此構建更富有效率的教學方式,為教學改革添磚加瓦。
1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進行師生互動的意義
1.1 能夠進一步提升課堂效率
首先,我們需分析一下現(xiàn)階段體育課堂,當下效率低成為體育教學的一大攔路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學內容僵硬,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學方式老化,難以顧及學生的學情特點,這兩方面因素交織影響,交織作用致使教學目標難以達成,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在課堂上強調師生互動,一方面學生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表明自身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師也能夠從交流互動中了解學生在哪方面存在學習的障礙,在哪方面有濃厚的興致,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為學生定制化教學,從而激起學生持續(xù)學習的興趣,雙方形成良好的循環(huán),能有效地改善課堂效率低的現(xiàn)狀。
1.2 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技能
體育課堂不同于學科教學課堂,后者更強調理論性,但前者對學生的運動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以語言講解為主,應該與學生進行動作的示范,積極聽取學生的反饋,積極解決學生存在的困難,規(guī)范學生運動技能。例如在熱身運動中,學生普遍存在動作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這樣可能難以達到熱身效果,致使在運動期間或會出現(xiàn)受傷的情況,引入師生互動,學生可以向老師進行咨詢,老師也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咨詢進行問題匯總,并進行解答,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提升之余也為自己改進課堂效果提供方向。
1.3 對教師的教學素質進行提升
教師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的精神面貌及知識水平會呈現(xiàn)在課堂上,影響學生的興致,很大程度決定了課堂的效果,對此,要提升教學質量,教師應進行全面的提升,強化其教學素質。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下,由于教師均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授,同時教學方式較為簡單,因而教師的素質教育一般只依靠其自身自覺進行。在改革中,校方應提供老師進行經(jīng)驗相互交流及培訓的機會,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運用互動效應,教師素質的提升能更好地解答學生的知識,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培訓不局限于校內,進行廣泛的溝通,可以激發(fā)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1.4 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以師生互動為基礎,形成學生與學生之間自主性互動學習的氛圍,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通過自發(fā)性的學習探究,能夠發(fā)散學習思維,對體育知識產生多角度的理解和認識,同時有利于學生加深對體育理論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互動中,學生可以將無法解決或難以解決的問題與同學或老師交流,教師則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的提問進行解答和詳細記錄,并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對其他方面問題補充說明。師生通過互動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理論中的重點、疑難點的理解,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學生的不足或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教育。有效的互動學習方法可以鍛煉學生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
2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進行師生有效互動的方法
2.1 不斷豐富師生之間的互動形式
在體育教學之中,師生間的互動形式不是只有知識傳授一種方式,其的形式應隨著教學環(huán)境的改變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所傳授的體育教學內容適合在室內進行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采用師生雙向提問的方式,學生向老師提問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拓展學生知識面,老師進行提問可以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在運動技能的傳授中,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提高動作的規(guī)范性,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中;針對室外的體育教學,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的的不同優(yōu)化互動形式,室外的體育課堂強調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之中,與學生一起進行比賽或游戲,以此促進師生關系,提升課堂質量。
2.2 建立師生之間的平等互動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與學生的被傳播者角色有一定的區(qū)別,但在互動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換言之,此時學生是教師一個需要引導的朋友,只有基于這樣的認識,互動才能達到良好的提升效果。
具體而言,在與學生互動中,教師要靈活轉換身份,通過構建與學生平等的溝通氛圍,以此打開學生的心靈,了解其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以輕松的氛圍促進其進行學習,并基于交流信息的反饋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
2.3 從不同角度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上的教學目標不僅是在奠定好學生的體育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意識,能夠主動地去體育訓練,提升體質。對于后面的目標,興趣是達成的推手,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激發(fā)其對體育項目的興趣,一旦興趣機制形成,那么學生一方面會自主地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更深一步地了解該體育項目,另一方面也會主動向教師進行請教,以其在這一項目中能得到提升與突破,可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能夠推動師生互動,而師生互動也能正向影響學生興趣,兩者形成良好的循環(huán)。
2.4 根據(jù)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環(huán)節(jié)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教材的框架、掌握教材的知識理論體系,從而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節(jié)。體育教師在組織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應最先考慮學生對學習課堂的感受與接受能力,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一步步啟發(fā)學生學習關于體的理論知識體系并深入探索,為學生的提問答疑解惑,故而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提高與教師的互動,同時可以主動學習體育理論知識、探索體育課程的學習方法。而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有效互動后,可以加深對體育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有效的應用,同時可以擺脫在學習體育知識過程中的盲目和散漫。
2.4 規(guī)范和健全教師的教學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機制是師生互動的一個平臺,學生能夠通過這個機制將自己的意見及難題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接受信息,進行教學的改善。但在當下,高職院校在教學評價機制中存在較大的問題,一方面是不夠完善科學,另一方面則是方式陳舊,導致利用率較低,因而我們應根據(jù)時代的變遷,規(guī)范健全教學評價機制,例如利用微信平臺,通過在公眾號設置評價的功能,使學生能隨時隨地進行教學評價,教師也能夠及時掌握信息,降低溝通成本之余,還能夠提升溝通效率,提高了師生互動的質量。
總而言之,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堂強調師生互動,一方面可以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其不僅有效地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習得的水平,同時也能奠定好學生的體育理論基礎,培養(yǎng)出運動意識,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另一方面,師生互動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反饋能讓老師清楚改進的方向,夠激發(fā)教師進行創(chuàng)新,利于達成高效的課堂效果,因而,我們應積極引入師生互動,師生間平等交流,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及課堂氛圍,推動教學改革進程,完善教學體系。
(作者單位: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