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峰 李艷麗 鄭遵榮 侯麗萍 畢惠梅
【關鍵詞】25-羥基維生素D;維生素D缺乏;季節(jié);年齡
【中圖分類號】R512.6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114-01
維生素D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維生素,近些年來研究顯示,維生素D具有越來越多的生物學效應。[1]我國屬于維生素D缺乏患病率極高的地區(qū)。[2]本研究分析黑龍江省農(nóng)墾總局總醫(yī)院2018年健康體檢者維生素D水平,旨在了解黑龍江省農(nóng)墾總醫(yī)院周邊居民的維生素D營養(yǎng)情況及影響因素。
1.資料來源:選取2018年在黑龍江省農(nóng)墾總局總醫(yī)院檢查的健康體檢者1142例,其中男性578例、女性564例,年齡為0-60周歲,按年齡0~3、~6、~
12、~60分為四組。
2.病例納入與排除標準:以血清 25-(OH)D水平判定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態(tài),25-(OH)D<20μg/L為維生素D缺乏。[3]剔除血液系統(tǒng)、心、肺、肝腎功能不全,骨骼異常、身體發(fā)育畸形者。
3.樣本采集:空腹采集靜脈血4 ml,4000轉/分、離心10分鐘,血清備用。
4.儀器與檢測方法:索靈XL化學發(fā)光儀及配套試劑,采用化學發(fā)光發(fā)。
5.統(tǒng)計分析:采用 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采用χ2 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5-(OH)D水平與年齡的關系 25-(OH)D水平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維生素D缺乏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25-(OH)D水平與年齡關系
2.25 -(OH)D水平與季節(jié)的關系?25-(OH)D水平夏季最高、春季最低,維生素D缺乏率夏季最低、春季最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25 -(OH)D水平與季節(jié)關系
維生素D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必須物質,來源包括日光照射皮膚合成、食物和補充添加,含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很少,主要是某些魚類,還有將其添加到牛奶和一些飲料中,通常單靠食物無法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目前,皮膚受紫外線照射合成維生素D是其最主要來源。北方日照時間較短,因此25-(OH)D水平低于我國其他地區(qū)。本研究選取本地健康人群,人群的種族、地域、飲食、生活方式等大致相同,以調查年齡及季節(jié)對維生素D水平的影響。因為優(yōu)質奶粉的攝入、維生素D的補充及日光照射時間較充足,小兒期25-(OH)D水平最高;而成年群體戶外時間明顯減少,補充維生素D的認識不足,維生素D缺乏率最高。季節(jié)對25-(OH)D水平的影響與蔣艷瓊等研究結果一致,25-(OH)D水平與季節(jié)呈現(xiàn)明顯相關性,在夏、秋季水平較高,而在冬、春季水平較低。[4]維生素D缺乏率夏季最低、春季最高。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D缺乏是罹患腫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2]因此應加強戶外活動,適量補充維生素D,以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況。
參考文獻
[1] 劉華清,張增利.人群維生素D水平檢測的必要性[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2,18:371-373.
[2] 江巍,高鳳榮.維生素D缺乏相關性疾病研究進展[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20: 331-335.
[3] Danescu LG,Levy S,Levy J.Vitamin D and diabetes mellitus[J].Endocrine,2009,35(1) : 11-17.
[4] 蔣艷瓊,莊桂英,李思濤,等.不同胎齡早產(chǎn)兒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及其與骨定量超聲值的關系[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6,31(19):1468-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