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行偎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門十分抽象,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很高的學科。由于高中物理許多知識都是微觀世界里發(fā)生的現象,學生們僅憑想象,可能無法對知識有深層的理解,不利于物理學習。因此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將圍繞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進行詳細分析討論。
關鍵詞:高中物理;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在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中,由于許多物理現象在實際生活中無法被觀測到,比如分子理論;又因為許多物理演示實驗達不到理想條件,比如能量守恒;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抽象能力,讓學生在無法觀測實際物理現象時,發(fā)散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理解并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識。
一、幫助學生區(qū)分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知識中有許多相像的物理概念,因此許多學生容易混淆,不能清楚的區(qū)分這些物理概念,這就容易導致學生所學物理知識的雜糅。長時間混淆相似的物理概念,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具備清晰的思維能力,不利于學生的物理學習。因此,當遇到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時,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予以區(qū)分,捋清學生的學習思路,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高一物理第一章《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時,在第一小節(jié),出現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的定義十分相似,學生難以清楚的區(qū)分這兩種力。此時,教師在教學時,就不能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直接講解兩種力的概念。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實踐的方式來生動的演示這兩個概念。首先準備一根繩子,然后教師在上課時可以隨機抽取兩名學生進行拔河,然后讓學生觀察拔河過程中繩子的狀態(tài),教師對不同比賽狀況下繩子的受力狀況進行分析,引出并講解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概念,幫助學生清晰的區(qū)分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這種通過實踐來解釋課本知識的方式,使學生能更直觀的了解物理概念,清楚的區(qū)分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具備更清晰的學習思路。又如在學習高三物理選修3-5第二章《波粒二象性》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對于光既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這一論述進行準確的理解,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加強對于光的粒子性的光電效應的實驗過程的講解,通過真實再現德國物理學家P.勒納德和英國物理學家J.J湯姆孫的實驗過程,加強學生對于光電效應的理解,并可以在黑板上進行電路圖的講解演示,如將反映光電效應實驗的電路圖在多媒體課件上進行放大,并將陰極K和陽極A組成的電容器進行重點標紅處理,根據光照和電流表示數的變化曲線圖進行講解,并將飽和光電流以及遏止電壓和截止頻率在圖中標出,有利于學生充分理解光電子從電極表面逸出的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二、設置自主學習教學模塊,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概括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是息息相關的。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大多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受眾展開教學的。主要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對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們直接的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但是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提升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總結概括能力,因此,教師應該設置自主學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例如,在高三物理選修3-5第三章《原子結構》的教學過程中,以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講解為例,教師應該對于學生進行物理史的教學,將各個物理學家對于原子結構進行探究的過程進行講解,如對于α粒子散射實驗進行講解,應該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動畫制作功能進行輔助講解,通過模擬再現α粒子打到金箔上的微觀動態(tài)過程,能夠使學生充分理解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從而在面對相應的題目時能夠根據物理本質迅速選擇出答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更好地理解關于微觀粒子的物理知識。
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結合實驗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
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物理知識相對枯燥乏味,大多都是晦澀難懂的物理公式,因此,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套取公式講解物理知識,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做實驗的方式來教授課本知識,這樣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高中物理《振動和波》這一部分時,在學習聲學:聲音在真空中能否傳播時,教師可以通過做實驗的方式來對這一問題進行論證。教師可以準備一個鬧鐘或者電鈴,將其放入玻璃罩中,在玻璃罩上涂抹介質后,開啟鬧鐘聲音并扣緊玻璃罩與抽氣盤,然后教師用抽氣機將玻璃罩中的氣體緩慢抽盡,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們集中注意力于鬧鈴聲的大小,教師還可以更換介質反復進行實驗,最后由實驗觀察學生們可以知道:隨著玻璃罩內氣體越來越少,鬧鈴的聲音也越來越微弱,直到玻璃罩中的氣體被抽盡,鬧鈴聲完全消失。最終得出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的結論。通過這種用實驗進行教學的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促使學生進行思考探索,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結語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抽象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抽象的物理知識,也能開發(fā)智力,提升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在現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切實制定教學計劃,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鍛煉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學好高中物理。
參考文獻
[1]張瑩瑩.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181.
[2]張青力[1].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讀書文摘(中),2019,000(003):1-1.
[3]趙科偉.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的研究[J].南北橋,2019(4):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