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隨著全國各地逐漸開展新課程及高考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及教學評價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zhì)疑。分層教學法,本質(zhì)上是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進行差異化的教學方式,這樣既能夠方便教師制定更科學的教學培養(yǎng)計劃,教師也能夠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地教學,組織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分層教學法能夠全面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1. 對學生及閱讀內(nèi)容分層
高中生經(jīng)過小學及初中的英語學習后,展現(xiàn)在教師面前的是參差不齊的英語能力,結合現(xiàn)代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需要教出成績突出優(yōu)異的學生,更需要對所有學生進行個性化地教學,“一個都不能少”。教師需要集合學生的考試成績,課堂表現(xiàn)及作業(yè)情況等信息,理清各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在數(shù)據(jù)分析的基礎上,將其分為拔高型學生、加強型學生及基礎型學生。對于拔高型學生,教師需要針對其特點,考察其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在這個基礎上,適當加大其英語閱讀題材的廣泛性和深度,并且要求他們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進行快速閱讀,理解文章大意,對文章大意進行清晰地講述;對于加強型學生,教師需要降低其閱讀文章的難度,適當增加閱讀時長,將問題設置為關于主題主旨及文章細節(jié)等,要求他們能夠在閱讀中加強自身的基礎知識鞏固并做到一定提高;對于基礎性學生,教師可以將其閱讀難度在考試試題難度基礎上適度降低,通過較簡單的閱讀訓練,使得他們形成更好的閱讀習慣及審題做題方法,能夠回答簡單的問題。通過將學生及閱讀內(nèi)容分層匹配,因材施教,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能取得良好的教育,獲得共同的進步。
2. 對教學工作進行分層
針對高中英語閱讀來說,教學工作不止是課堂上的閱讀訓練,還需要做好課前備課及課下作業(yè)安排,同樣的,分層教學的理念也需要貫穿整個過程。在教學備課階段,教師從宏觀上把握高考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分層特點,充分準備好閱讀材料,設置閱讀課程的教學模式,比如說,在music一課中,筆者對課程進行了設想:針對拔高型學生,要求學生在快速讀完課文之后進行條件定語從句和狀語前置的組合應用;對于加強型學生,要求他們能夠在熟讀課文之后將文章中的新鮮詞匯進行造句練習;對于基礎型學生,則要求他們能夠對課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T or F的判斷,在備課材料中,結合這些,我也有著相應的材料準備。在課下作業(yè)安排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難度和目標的課下任務,通過課下任務,保證各層次學生能夠通過各自的課下任務達到迅速提高、透徹理解及夯實基礎的目的。
3. 對教學評價的分層實施
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與現(xiàn)行的高考分數(shù)至上的理念有著一定的差異,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評價中,也需要改變現(xiàn)行的教學評價方法。對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分層評價,需要牢牢把握住分層教學的目的,即保證全體學生的進步,不丟下一個人,因此這種模式下的教學評價,需要評價的內(nèi)容是拔高型學生是否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加強型學生是否在夯實基礎之外,對英語閱讀進行了深入理解、基礎型學生是否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了興趣。英語閱讀的分層教學的實施,需要科學完善的教學評估機制作為支持,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4. 結語與思考
從萬世之師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理論以來,教育學中一直對此進行學習和深化,“分層教學”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種可以通過個性化使得學生獲得閱讀樂趣、享受學習進步滿足感的科學方式。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而滿足感就是最好的獎勵,分層教學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也能使得學生獲得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建霞. 高中英語閱讀分層教學探究[J]. 學周刊,2019(21).
[2] 白友冬. 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索[J]. 考試周刊, 2019(41).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新洲一中陽邏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