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媛 蔣莎莎 李焱
亞急性甲狀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T)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病變,其發(fā)病率較高[1]。常繼發(fā)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頸前腫塊和甲狀腺疼痛的常見原因。以往臨床針對此病的治療主要選擇潑尼松亦或是甲狀腺干制劑等藥物[2]。然而,患者在用藥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xiàn)各類并發(fā)癥或者不良反應,對其正常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嚴重時還會對其身心狀態(tài)造成較為嚴重的傷害[3]。如果治療后復發(fā),則不再采用藥物療法,而是給予放射治療,該治療方法效果比較持久,不易復發(fā)[4]?;颊呔驮\時往往以甲狀腺腫脹、發(fā)硬、吞咽困難、疼痛等為主訴,門診采用的診斷方法有很多。血清學檢查患者三碘甲狀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游離T3(FT3)、游離T4(FT4)、促甲狀腺激素(TSH)的變化,甲狀腺攝碘率(ST甲狀腺攝取131I量明顯降低,呈現(xiàn)分離現(xiàn)象)[5]。超聲檢查相對簡便又便宜,患者接受起來比較容易,其臨床檢出率也相對較高,值得在門診和病房中應用。核素顯像不常應用,但其臨床診斷價值卻不亞于超聲檢查[6]。而目前國內(nèi)外對于該病的診斷及治療也有很多爭議,門診應用該兩種檢查方法能顯著提高患者的檢出率,有助于早診斷、早治療[7]。該文隨機選取2018年1~11月在我院治療的ST患者,探究ST患者行超聲檢查和核素顯像的診斷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1月在我院診治的84例ST患者作為觀察對象,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每組42例。研究組中,男15例,女27例;年齡30~40歲,平均年齡(35.3±3.8)歲;病程1~8個月,平均(4.24±0.30)個月。對照組中,男14例,女28例;年齡31~40歲,平均(35.1±3.3)歲;病程1~9個月,平均(4.19±0.26)個月。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均已知情同意,且簽署了同意書。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內(nèi)的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n=42,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外科學》對ST的診斷標準者;②年齡30~40歲;③近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1.2.2 排除病例標準:①病歷資料數(shù)據(jù)存在缺失者;②有精神類疾病,亦或是神經(jīng)官能癥者;③存在嚴重的系統(tǒng)型疾病者;④疑似其他類別的甲狀腺疾病者;⑤存在甲狀腺的惡性腫瘤者;⑥患者為孕婦或哺乳期女性,亦或是近期存在妊娠要求者;⑦存在藥物過敏者;⑧正參與其他類別的臨床試驗者。
1.3 方法 根據(jù)以下方面對患者做出診斷:①有急性起病及發(fā)熱等全身性的臨床癥狀。②甲狀腺存在疼痛和腫大及質(zhì)硬等癥狀。③ESR水平明顯增快。而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上升及甲狀腺的攝碘率下降雙向分離能夠診斷此病。待患者入組之后均實施血壓和心率等指標的檢測。而后對其予以常規(guī)處理,選擇科學措施預防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例如可為患者實施補液治療,從而糾正其機體內(nèi)的電解質(zhì)紊亂等情況。所有患者均抽取空腹靜脈血,進行T3、T4、FT3、FT4、TSH的水平。研究組患者采用核素顯像診斷方法,儀器為美國Technicare公司Sigma420/550 相機,配以低能高分辨平行孔準直器?;颊哽o脈注射74~ 111 MBq99mTcO-4,10~30 min后仰臥于相機探頭下,頸部伸展。采集條件:能峰140 keV,窗寬20%,計數(shù)1×105。對照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探測儀檢查,儀器為美國Diasonics公司VST Master Seriers超聲儀,配置100 MHz探頭。取患者的仰臥位,并伸展頸部。將探頭放置在甲狀腺的表面,以縱掃方式檢測每葉的最大長徑(a),用上下橫掃的方式檢測最大寬徑(b)及厚徑(c),單位cm。
1.4 觀察指標 對比2組患者一般資料,ST的檢出率,T3、T4、FT3、FT4、TSH水平變化以手術病理為金標準,比較2組ST的嚴重程度,比較2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
2.1 2組患者ST檢出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ST的檢出率低于研究組患者的檢出率(P<0.05)。見表2。
表2 2組ST檢出率比較 n=42
2.2 2組患者T3、T4、FT3、FT4、TSH變化比較 對照組患者和研究組患者的血清學T3、T4、FT3、FT4、TSH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T3、T4、FT3、FT4、TSH變化比較 n=42,例(%)
2.3 2種檢查方式檢出ST嚴重程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超聲檢查ST重度、輕度分別為56.1%、19.4%;研究組患者核素顯像檢查重度、輕度概率分別為75.2%、9.1%,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ST嚴重程度比較 例(%)
2.4 2組患者診斷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對比 對照組患者超聲檢查ST敏感度和陽性預測值為88.89%、91.43%(P<0.05);研究組患者超聲檢查ST敏感度和陽性預測值為94.87%、94.87%(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診斷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比較 n=42,%
ST是臨床較為多見的一類甲狀腺疾病,有復發(fā)可能[8]?;颊叨嘣?~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多認為是病毒感染[9]。ST的臨床表現(xiàn)多為甲狀腺的腫脹、疼痛,患者往往自訴頸部疼痛感,多數(shù)患者感覺頸部變粗,喝水進食有吞咽困難的感覺[10-14]。對于該疾病的診斷有很多方法,影像學檢查方式有彩色多普勒超聲、三維彩超等,核素顯像是近幾年來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利用核素顯像的原理,使甲狀腺成像,從而觀察甲狀腺是否正常顯像或非正常顯像或者不顯像[15]。無論是彩色多普勒超聲還是核素顯像,二者的診斷價值都比較高,B超檢查能夠通過檢測甲狀腺組織在影像學上顯示的三維大小情況,從而判斷甲狀腺的腫大及縮小情況,分辨具體是局部性腫大亦或是整體性腫大。同時還能觀察其自身內(nèi)部出現(xiàn)的回聲情況,以此鑒別是否是彌漫型腫大,亦或是結節(jié)型腫大。此外還可判斷其峽部是否存在增厚,以及內(nèi)部是否存在纖維化等情況。上述這些診斷結果對于甲亢和甲減亦或是慢性的甲狀腺炎等相關疾病的判斷具有較大的輔助性作用。而放射性核素的顯像法可以反映出功能型甲狀腺的重量,例如甲狀腺中存在冷結節(jié)(即無功能的結節(jié)),這在對體積實施計算時需將其扣除,以免劑量計算呈過量狀態(tài)[16-18]。相反,若發(fā)現(xiàn)存在熱結節(jié),特別是有自主功能型結節(jié),實施劑量計算時則不可僅將體積視為依據(jù)。利用B超測量法盡管比較精確,但無法充分反映出腺體的相關功能。因此,在發(fā)現(xiàn)甲狀腺結節(jié)的情況下,應選用顯像法[19,20]。
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ST的檢出率低于研究組患者的檢出率(P<0.05)。說明核素顯像在ST的診斷中稍微有一些優(yōu)勢,但是超聲相對簡單,價格也相對便宜,患者往往傾向于該種檢查方式。ST的血清學檢查也有一定的特異性,本文章中,對照組患者和研究組患者的血清學T3、T4、FT3、FT4、TSH變化無大致區(qū)別(P>0.05)。血清T3、T4、FT3、FT4濃度升高,而TSH水平下降。ST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患者往往病情較重,1~2周前的病毒感染繼發(fā)該疾病,當患者出現(xiàn)甲狀腺的一些癥狀時才會就醫(yī),此時病情就相對較重。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超聲檢查ST嚴重、中度、輕度分別為56.1%、24.5%、19.4%(P<0.05);研究組患者核素顯像檢查嚴重、中度、輕度概率分別為75.2%、15.7%、9.1%(P<0.05)。由此可見患者就診時往往病情已經(jīng)較為嚴重。在此次研究當中,依舊存在著樣本數(shù)量相對較少,且研究并不十分深入等問題,為此,在后續(xù)研究過程當中,應繼續(xù)實施大樣本量的評價分析,以期進一步地探究ST患者行超聲檢查和核素顯像診斷的價值對比結果。
綜上所述,核素顯像對于ST的檢出率高于超聲檢查,值得在臨床診斷中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