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強 游波 游凱 吳蔚
肺癌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惡性腫瘤首位[1]。以往臨床常用肺癌腫瘤檢測標志物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等作為肺癌腫瘤標記物的檢測,但近年來發(fā)現(xiàn)人附睪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內(nèi)皮細胞特異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在肺癌的早期診斷中也具有重要意義[2,3]。HE4是一種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腫瘤標志物,其在卵巢癌、肺癌等組織中表達異常升高[4]。ESM-1是一種由內(nèi)皮細胞分泌的分子量為50 kDa的可溶性蛋白聚糖,有研究報道,其在胃癌、肝癌、肺癌中均高表達,且對惡性胸腔積液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5]。PET/CT是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和計算機X線斷層顯像(computer tomography,CT)技術(shù)的聯(lián)合應(yīng)用,是一種非侵入性檢查手段[6]。本研究通過對研究對象進行聯(lián)合診斷,探討PET/CT聯(lián)合血清HE4、ESM-1診斷肺癌的應(yīng)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958醫(yī)院就診治療的肺癌患者80例,根據(jù)肺穿刺活檢或者纖維支氣管活檢的結(jié)果作為判定腫瘤性質(zhì)的金標準。80例肺癌患者(肺癌組)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38~68歲,平均年齡(50.18±9.67)歲;其中大細胞癌8例,小細胞癌6例,腺癌28例,鱗癌38例。55例肺良性病變患者(肺良性病變組)中,男29例,女26例;年齡29~60歲,平均年齡(47.55±8.91)歲;肺炎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支氣管擴張12例,慢性支氣管擴張10例,肺結(jié)核7例。另選擇60例健康體檢患者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49.64±10.03)歲。3組受試者年齡、性別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958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受試者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符合《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②患者均初次確診為癌癥,術(shù)前未進行放、化療及抗腫瘤藥物的治療;③術(shù)前經(jīng)胸穿活檢、支氣管鏡活檢確診腫瘤細胞的存在;④患者依從性好,病例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①肺癌復發(fā)患者;②臨床分期不確切患者;③合并其他腫瘤或者全身性疾病患者;④臨床資料不全者;⑤肺良性病變患者:除肺部良性病變外無其他實質(zhì)性腫瘤病變。
1.3 PET/CT檢測 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的PET 40排螺旋CT對所有患者進行PET/CT檢測?;颊邫z測前禁食4~6 h,平靜休息15 min后,空腹血糖在4.3~7.2 mmol/L,肘靜脈以0.12~0.2 mCi/kg劑量注射示蹤劑18F-FDG(南京江源安迪科藥業(yè)有限公司),60 min后進行全身PET/CT掃描顯像。影像結(jié)果由2位以上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醫(yī)學影像室醫(yī)生進行雙盲閱片,分別觀察冠狀面、矢狀面、橫斷面,采用圖像處理系統(tǒng)(Xeleris)計算出高代謝病灶的標準攝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ule,SUV),以最大SUV>2.5判斷為惡性腫瘤。
1.4 樣本的采集 采集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5 ml,以離心半徑3 cm,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上層血清于無菌EP管中,-20℃冰箱保存待測。
1.5 血清HE4、ESM-1水平的檢測 采用羅氏E602電化學發(fā)光儀檢測血清HE4水平,羅氏配套試劑配合檢測;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ESM-1水平。操作步驟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由專業(yè)檢驗科人員進行檢測。
2.1 肺部疾病患者的PET/CT檢查結(jié)果 80例肺癌患者中,65例肺部顯示FDG異常放射性濃聚,測SUV值,取SUVmax值,平均為(8.49±2.84),其中小細胞癌3例,大細胞癌4例,黏液表皮樣癌2例,周圍型腺癌14例,腺癌20例,鱗癌22例。55例良性患者中,PET/CT檢測顯示8例為肺癌,47位為良性病變。PET/CT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符合率分別為89.04%、75.80%、81.25%。見表1。
表1 肺部疾病患者PET/CT檢測符合情況 例
2.2 3組患者血清HE4、ESM-1水平比較 肺癌組血清HE4、ESM-1水平高于肺良性病變組和健康對照組(P<0.05),肺良性病變組血清HE4、ESM-1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3組患者血清HE4、ESM-1水平比較
2.3 血清HE4、ESM-1單獨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ROC曲線圖分析可知,血清HE4、ESM-1診斷肺癌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902、0.922,診斷分界點分別為70 ng/ml、26.69 ng/ml,敏感性分別為82.5%、88.7%,特異性分別為91.55%、90.95%。見表3,圖1。
2.4 血清HE4聯(lián)合ESM-1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血清HE4、ESM-1聯(lián)合檢測的預測概率曲線下面積為0.955,敏感性為90.00%,特異性為92.70%。見圖2。
表3 血清HE4、ESM-1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圖1 ROC曲線分析血清HE4、ESM-1的診斷價值
圖2 ROC曲線分析血清HE4、ESM-1聯(lián)合診斷價值
2.5 PET/CT聯(lián)合血清HE4、ESM-1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單項指標檢測結(jié)果中,PET/CT檢測的敏感度最高,血清HE4檢測的特異度最高,二者聯(lián)合和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均高于單項指標檢測,且三者聯(lián)合檢測高于二者聯(lián)合。見表4。
表4 PET/CT聯(lián)合血清HE4、ESM-1對肺癌的早期診斷價值 %
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PET/CT顯像技術(shù)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yīng)用,根據(jù)PET/CT影像檢查中的半定量分析指標SUV值確定是否為惡性腫瘤,一般設(shè)置<2.5為良性病變,≥2.5為惡性病變[7,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PET/CT診斷肺癌的敏感度較高,特異性較低,提示有待提高檢測的特異性,故本研究聯(lián)合檢測血清學指標,減少誤診或者漏診率,以期做到準確判斷疾病。但是單一的血清標志物很難同時具備高敏感性和高特異性,為了能夠準確、有效的進行早期肺癌的診斷,目前采用多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方法來達到診斷的準確性,為疾病的治療和預后提供理論基礎(chǔ)。辛丹[9]研究報道,PET/CT聯(lián)合血清腫瘤標志物CEA、細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21-1,CYERA21-1)檢測肺癌可顯著提高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朱輝等[10]報道,PET/CT聯(lián)合CEA、CA125、CYERA21-1可提高晚期肺癌的診斷率。但關(guān)于PET/CT與血清標志物HE4、ESM-1聯(lián)合診斷肺癌的研究則未見報道,故本研究進行聯(lián)合檢測以期提高肺癌的診斷效能。
血清HE4最早由Kirchhoff在附睪組織中發(fā)現(xiàn),其屬于乳清酸性4-二硫化中心(whey acid 4-disulfide center,WFDC)蛋白家族,又稱為WFDC2蛋白[11]。研究發(fā)現(xiàn)HE4在多種腫瘤中異常表達,HE4在卵巢癌組織中高表達,與卵巢癌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guān)[12]。羅佳齡等[13]報道,HE4在肺癌組織中高表達,其在肺癌檢測中具有高敏感度和特異度。李婷娜等[14]報道,HE4對肺癌的敏感性達63.8%,對肺癌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肺癌組血清HE4表達水平顯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組和健康對照組,提示其在肺癌組織中高表達;ROC分析顯示,AUC面積為0.902,敏感性為82.50%,特異性為91.55%,準確度為84.56%,提示血清HE4對肺癌具有較好的特異性,診斷效能良好。
ESM-1基因位于人類第5號染色體上的5q11.2上,是一種可溶性蛋白聚糖。ESM-1主要表達于肺、腎組織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是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障礙和細胞增生的特異性標志物[15]。ESM-1在腫瘤的發(fā)生和進展中對血管生成具有調(diào)控作用,且影響體內(nèi)的炎性反應(yīng)。Lassalle等[16]報道ESM-1在膿毒癥、腫瘤組織的細胞黏附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肺癌晚期患者中ESM-1水平顯著升高。Jiang等[17]報道結(jié)腸癌患者血清ESM-1水平顯著升高,且ESM-1表達與組織分級、TNM分期、腫瘤分化程度密切相關(guān)。Lv等[18]研究報道,胃癌患者血清ESM-1水平升高,且診斷胃癌的敏感性較高。陸國軍等[5]對胸水檢測顯示,ESM-1可作為良惡性胸腔積液鑒別的輔助手段,對胸腔積液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本研究顯示肺癌患者血清ESM-1水平顯著升高,提示ESM-1在肺癌患者高水平表達,可能促進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ROC檢測顯示,ESM-1對肺癌的敏感性為88.70%,特異性為90.95%,準確度為83.12%,提示ESM-1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PET/CT圖像作為診斷肺癌不可或缺的手段,可反映病灶腫瘤的生物學特征,對腫瘤的發(fā)現(xiàn)及定性極為重要,但是當出現(xiàn)炎性反應(yīng)細胞聚集時則影響信號判斷,難以鑒別。血清標志物與PET/CT聯(lián)合應(yīng)用可顯著提高單項診斷的特異度和敏感度,本研究中聯(lián)合檢測敏感性為92.5%,特異性為94.80%,準確性為88.25%,顯著優(yōu)于單一PET/CT檢測或血清標志物檢測。
綜上所述,PET/CT、血清HE4、ESM-1單獨檢測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但是三者聯(lián)合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顯著高于單一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