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芳 孫玉萍
(青島西海岸新區(qū)人民醫(yī)院 山東青島 266400)
婦科腫瘤有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如果是良性腫瘤,一般不會進展成惡性,惡性腫瘤則會不斷擴散和增殖,嚴重威脅著患者生命安全。當女性得知患上婦科腫瘤后,因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會產(chǎn)生嚴重的焦慮、恐懼等情緒?;颊吲R床治療依從性受到明顯的影響。婦科腫瘤臨床多選擇手術治療,手術是一種應激源,也會對女性身體和心理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大多患者手術中要將子宮切除,有些女性恐懼情緒嚴重,過度憂慮預后,加重了身心負擔,影響了臨床治療的效果[1]。針對女性心理變化實施心理護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觀察組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后,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可見,實施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對婦得腫瘤患者中可以取得理想效果,報道如下。
抽取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這個時間段以內(nèi),我院接診婦科腫瘤患者64 例為研究對象,入選對象均抽簽分組法,將64 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取32 例。對照組年齡26-65 歲,平均(50.2±2.8)歲;腫瘤類型:16 例為子宮肌瘤,8 例為宮頸癌,6 例為卵巢腫瘤,2 例為子宮內(nèi)膜癌;觀察組年齡25-65 歲,平均(49.5±3.2)歲;腫瘤類型:17 例為子宮肌瘤,7 例為宮頸癌,7 例為卵巢腫瘤,1 例為子宮內(nèi)膜癌;兩組資料對比未見組間差異(P>0.05),可以比較研究。
納排標準:入選對象均確診為婦科腫瘤,知情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分組研究。排除了合并嚴重心理疾病、認知障礙、缺乏對疾病和治療相關知識了解的患者;排除了合并嚴重臟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排除了不能接受腫瘤治療方案的患者。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臨床監(jiān)測,為患者實施用藥、飲食等方面的基礎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病情和醫(yī)囑制度護理計劃,結(jié)合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掌握病情變化,更好的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以此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指導患者治療期間要注意相關事項,為患者講解成功案例,使患者了解化療的作用,化療后可能會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在化療期家屬可以配合為患者提供營養(yǎng)的、科學的飲食,針對患者個體恢復情況制定保健計劃,指導患者保持科學的睡眠、飲食、活動等方式,以此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2]。
(2)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時,接受治療時,手術治療后,住院期間等各個時間段,都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例如:入院時,護理人員主動和患者溝通,通過對疾病知識、手術認知程度等相關溝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同時,為患者進行口頭宣教,指導患者不要過于憂慮。只有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就能有效改善病情。同時,護理人員要注意使用的詞語和語氣,嚴禁使用恐嚇、嚴肅語氣和患者溝通,避免患者負面情緒加重。在各項治療操作時,對于負面情緒過于嚴重的患者,要及時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傾聽患者心聲。了解患者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及時為患者答疑解惑。當患者疼痛癥狀嚴重,有生理不適感時,要及時為患者止痛,提高患者治療期間的舒適度。通過微笑和真誠,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和愛護。在出院時,護理人員也要以語言鼓勵患者,保持樂觀情緒,可以利于疾病的康復。指導患者定期回院復查,根據(jù)醫(yī)囑完成用藥、飲食、運動及休息等,幫助患者恢復康復的信心。
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觀察患者心理變化,與患者主動溝通,分析患者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針對患者接受能力,告知病情恢復情況,對有些患者要適當隱瞞病情,防止患者產(chǎn)生悲觀、絕望的不良心理,用語言安慰患者,傾聽患者心聲,支持和鼓勵患者可以勇敢面對病情,提高心理抗壓的能力,以此緩解不良情緒[3]。
根據(jù)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護理后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以得分高表示不良心理狀態(tài)嚴重,得分低表示心理狀態(tài)好;根據(jù)生活質(zhì)量(QLQ-C30)問卷調(diào)查,對兩組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評估維度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得分高表示生活質(zhì)量高,得分低表示生活質(zhì)量低[4]。
SPSS17.0 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t 檢驗,P<0.05 表組間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焦慮(43.1±4.9)分、抑郁(49.1±5.2)分等心理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54.1±5.8)分、(57.6±5.0)分;兩組焦慮對比,t=6.5083,P=0.0107;兩組抑郁對比,t=5.1752,P=0.0229;兩組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
現(xiàn)代社會生存壓力的增大,生活節(jié)奏過快,都會加重人們的心理負擔。尤其是女性,既要承擔社會工作中的角色,做好自身的崗位工作,還要承擔家庭中妻子、母親、女兒這一角色。長期高壓狀態(tài),會使女性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受損。不僅會加重女性的心理負擔,還會引發(fā)多種疾病,使女性正常生活受到干擾。尤其是惡性腫瘤高發(fā),直接受生活壓力的影響。女科腫瘤疾病已成為危及女性生理、心理高危因素,也成為臨床常見疾病,發(fā)生于各個年齡段的女性。而且近年來,婦科腫瘤發(fā)病呈年輕化發(fā)展趨勢。
婦科腫瘤治療方式比較特殊,很多需要實施手術根治治療。這就會加重了女性的心理壓力,影響腫瘤術后恢復。所以,對此類患者在臨床常規(guī)護理同時,還要增加心理護理,才能對婦科腫瘤治療進行有效的彌補,成為臨床治療護理中重要的一環(huán),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康復情況。
婦科腫瘤會嚴重威脅到女性的健康,現(xiàn)代治療技術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可是,因化療治療等毒副反應,也會加重患者的身心壓力,所以,對治療期實施心理干預具有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已成為臨床護理中重要的一部分,針對患者病情和康復程度,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以此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以此消除不良心理狀態(tài),避免產(chǎn)生不良情緒,影響疾病的恢復,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進而改善生存質(zhì)量,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5]。心理護理通過多種方式、途徑,對患者心理活動起到干預和影響作用。保護患者的心理保持正常狀態(tài),不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避免正常治療的護理工作受到影響,以此避免不良情緒對疾病治療產(chǎn)生不良影響。針對患者的內(nèi)心需求,根據(jù)心理學理論用于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可以針對患者個體差異,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所以,分析患者的腫瘤癥狀,通過術前心理疏導,指導患者傾訴內(nèi)心的焦慮,了解患者內(nèi)心的需求,為患者提供針對性心理護理。術中心理護理,可以使患者感受到被關愛,可以利于手術順利完成。術后心理護理,可以通過家屬、醫(yī)護人員及病友等共同努力,幫助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可以勇敢的面對自己,戰(zhàn)勝疾病,及早回歸正常的生活。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焦慮、抑郁心理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等各項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可見,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用于婦科腫瘤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護能力,改善生活質(zhì)量,指導患者學習自我情緒的調(diào)節(jié),取得理想的生存質(zhì)量。
綜上所述,婦科腫瘤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可以緩解不良心理,改善生活質(zhì)量,可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