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文大
教師要認識到課外閱讀對作文教學的促進作用,通過高效的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分析了課外閱讀對小學作文教學的作用,提出幾點提高課外閱讀效率的措施,旨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近年,新課改對小學作文教學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一、課外閱讀對小學作文教學的作用
學生受自身生活環(huán)境的限制,參與社會實踐和活動的機會較少,缺少生活體驗,寫作素材自然匱乏。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課外閱讀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學習表達方式和技巧,提高寫作積極性。課外閱讀能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拓展寫作思維,還能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方法,為其書面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提高課外閱讀效率的措施
1.通過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提高寫作水平
學生通過高效的課外閱讀活動,能積累很多優(yōu)美的詞匯、語句,有助于提高語文素養(yǎng),提高寫作水平。比如在各類寫景文章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詞語和精彩的描寫,或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景物寫得生動、形象。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這些優(yōu)美的詞句摘抄下來,還可以在教室的墻角放置放課外書籍的桌子,讓學生將家里的藏書拿出來,放在桌子上,全班共享。指導學生寫作時,教師可以指明寫作方向,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導寫作,并提示學生翻閱相關的課外書籍。教師擬定寫作主題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各個小組分發(fā)幾篇與寫作主題對應的課外文章,看完之后交換,讓學生從課外讀物中獲取寫作靈感。閱讀完之后,組織學生討論,然后再寫作。學生經過充分閱讀,拓展了寫作思路,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2.運用課外閱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教育屬于啟蒙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中明確規(guī)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此背景下,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更要引入課外閱讀。注意,選取的課外讀物類型要多樣,內容要富有趣味,能吸引學生,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學生閱讀課外讀物時,教師要加以引導,給學生補充更多有價值的課外書籍。比如,指導學生閱讀《神奇的符號》時,可以讓學生整理文章中出現的符號信息,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記下來,之后,教師提問,讓學生回答符號代表的意義,通過問答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3.通過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
多數學生對童話故事、科學小發(fā)明等充滿想象力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接觸此類課外閱讀內容時會產生一些奇妙的想法。閱讀這類課外讀物,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鍛煉其思維能力,培養(yǎng)其想象力。能讓學生認識更多新事物,豐富其精神世界,提高學習積極性,使其在寫作時發(fā)揮想象力,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指導學生閱讀《我是小小發(fā)明家》時,教師可以分析小發(fā)明的科學原理,讓學生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到材料,自己動手制作。腦筋靈活的學生甚至能自己創(chuàng)新,制造出新的小發(fā)明。學生通過實踐操作驗證文章的正確性,能深化其對文章的理解,激發(fā)其表達欲。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fā)寫作興趣,鍛煉寫作思維。教師要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展規(guī)范化的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