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琳
摘 要:2019年武漢軍運會期間,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以下簡稱“央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以技術革新為依托,對于大型體育媒介事件的報道策略進行大膽探索,開展了一系列內容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央視堅持“內容為王”,運用新興技術助力,通過網(wǎng)絡化的語言表達和多元形態(tài)的內容呈現(xiàn)方式不斷強化著受眾本位思想,通過強互動性打造出體育媒介事件報道的新生態(tài),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獲取新的競爭動力。本文依據(jù)丹尼爾·戴揚和伊萊休·卡茨對于“媒介事件”的相關闡述,以央視全媒體平臺在武漢軍運會期間的報道為案例進行研究,從內容、技術、話語、形態(tài)、交互五個方面分析其報道策略,以期能夠對我國今后的體育媒介事件報道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媒介融合;體育媒介事件;中央電視臺;武漢軍運會
中圖分類號:G212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8122(2020)07-0103-04
世界軍人運動會(Military World Games)簡稱“軍運會”,是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主辦的全球軍人最高規(guī)格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被譽為“軍人奧運會”。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7th CISM Military World Games)于2019年10月在湖北武漢舉辦(以下簡稱“武漢軍運會”),這是繼北京奧運會后中國舉辦規(guī)模最大的國際體育盛會,其同時也是全球媒體著力角逐的新聞報道賽場。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央電視臺運用新技術、新設計、新手段,在媒介事件的報道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制作了一系列融媒體產品,打造了這一年度內最重要的體育媒介事件。媒體為何有如此大的能力來打造受眾狂歡的節(jié)日?體育媒介事件報道策略的新探索能實現(xiàn)怎樣的優(yōu)化?本文總結央視在武漢軍運會期間報道的成功經(jīng)驗,來分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報道體育媒介事件。
一、體育媒介事件概述
(一) 媒介事件的定義
在《媒介事件:歷史的現(xiàn)場直播》一書中作者丹尼爾·戴揚(以下簡稱“戴揚”)和伊萊休·卡茨(以下簡稱“卡茨”)認為媒介事件是對電視節(jié)目性觀看,即關于那些令國人乃至世界屏息駐足的歷史事件[1]。童兵在《新聞傳播學大辭典》中給出的定義是:經(jīng)過傳媒自身或政黨、政府、企事業(yè)、社團等組織或個人策劃并推進事件進程,傳媒直接參與報道的事件——“一種特殊的電視事件”[2]。
(二) 媒介事件的分類
在《媒介事件》中, 戴揚和卡茨將媒介事件分為了三大類:劃時代的政治和體育競賽、表現(xiàn)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大人物們所經(jīng)歷的過渡儀式,以及分別對應的“競賽”“征服”和“加冕”三個類型。
體育以身體活動為基本表現(xiàn)形式,是意識形態(tài)較為薄弱的一種文化活動,它可以超越地域、國界、種族、宗教、年齡等因素,借以簡單直接、便于理解、傳播便捷的特點以及其自身所蘊含的人類共有的昂揚向上的精神,成為全人類能無差別接受的一種精神財富。奧運會、世界杯等大型體育媒介事件作為大眾傳播的盛大節(jié)日,對于媒體來說,不僅是熱點議事話題和重點報道素材,并且是“競賽”“征服”和“加冕”三類媒介事件特點的集合體。
(三) 體育媒介事件的定義
本文所研究的體育媒介事件指的是:經(jīng)過專門的組織規(guī)劃并舉辦,有專業(yè)媒體參與,并以體育受眾及泛體育受眾為傳播對象的具有特定歷史價值的大型體育事件。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體育媒介事件分析
(一)儀式性觀看
電視因其獨特的儀式化傳播優(yōu)勢,在體育媒介事件的傳播過程中占據(jù)很重要的地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重大體育賽事與其他種類電視內容相比,因其長期培養(yǎng)而成的受眾收視習慣面臨較小的沖擊,觀眾仍然習慣通過電視大屏幕來感受賽場氣氛,參與進入體育比賽直播以及衍生節(jié)目的收視當中,特別是在收看大型體育媒介事件的時候,觀眾聚集在電視機前進行儀式化的集體慶典,以此來共享體育帶來的情感體驗。
(二)事先策劃
體育媒介事件最關鍵的特點就是需要進行事先策劃,提前為公眾構建一個熟悉的相關媒介環(huán)境,使公眾為參與事件做好準備,實現(xiàn)“公眾”身份到“觀眾”身份的轉變。媒體在體育媒介事件的報道中通過強勢策劃,不斷體現(xiàn)著媒體獨有的議程設置能力,媒體在報道中的主導地位進而也不斷實現(xiàn)強化,各媒介平臺通過對公眾議事話題的設置,將受眾的注意力集中在事件上,媒體借此通過有計劃的報道來營造事件的狂歡氛圍。
(三)密集報道
體育媒介事件之所以被稱為“事件”,就是需要媒體有針對性地進行高曝光、密報道,使體育賽事獲得受眾的高關注度、高參與度。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大媒體布設全方位資訊報道網(wǎng)絡,全天候滾動播出新聞類節(jié)目,利用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短、平、快的傳播特點,發(fā)布賽事資訊以及節(jié)目精彩片段,充分發(fā)揮全媒體時代多屏互動的優(yōu)勢,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打造“多空間組合式報道”模式,使得關于事件的信息充斥于受眾的屏幕。
(四)現(xiàn)代化報道技術
在媒介融合過程中,新興技術作為最直接的動力要素,不斷為體育媒介事件的傳播注入新的動力。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傳播方式通過技術的加持實現(xiàn)了隨時隨地的交互傳播,媒體以最快的速度制作專業(yè)化的比賽結果報道,加快了體育媒介事件報道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新技術在體育媒介事件報道領域的廣泛應用,不僅可以使事件本身的傳播形式更加豐富多樣,還能夠通過可視化的呈現(xiàn)方式進行專業(yè)比賽的解讀,使觀眾對事件的認知更加精確。
(五)超時空參與
媒體通過同時異地的信息共享,來獲取高度凝聚的觀眾注意力,觀眾被媒體營造的“共同在場”的氣氛所吸引,參與進入媒介事件的狂歡中,同勝利方歡喜,為失敗方惋惜。每一場盛大體育媒介事件都有固定的比賽舉辦地,通過媒介融合報道,使得處在不同國度的人共同參與事件更為便捷,“全球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事件下共同分享同一個表情、同一種聲音、同一個畫面”[3],通過多樣的媒介接觸渠道,以多樣化的方式參與進狂歡慶祝當中。
(六)特定信息精準推送
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信息過載的特點,在龐雜的信息堆中,受眾由各自的興趣引導來獲取信息,媒體則順勢按照觀眾信息搜索的類型,定制化推送觀眾所支持運動隊的比賽預告、運動員信息,實現(xiàn)特定信息的個性化推送,滿足觀眾的個性化需求。體育媒介事件的目標受眾不僅是專業(yè)的體育迷,還包括在大量體育信息裹挾下的泛體育受眾,在媒介融合的影響下,精準信息的傳播提高了信息的到達率,進而擴大事件影響的覆蓋面。
三、央視武漢軍運會報道策略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媒介融合成為媒體實現(xiàn)發(fā)展所必需的著眼點,為了應對新媒介環(huán)境帶來的挑戰(zhàn)和沖擊,作為擁有豐富體育媒介事件報道經(jīng)驗的國家級電視媒體,央視在政策和技術的助力下,在新舊媒體平臺都進行了全方位的布局,打造“上天入地”的全方位報道,在武漢軍運會的報道中展現(xiàn)出強勁的勢頭。央視全媒體矩陣從直升機航拍到各個特殊視角,從記者探訪到系列微視頻,追蹤賽場最新賽況,集納軍運榮耀時刻、鮮活現(xiàn)場、超清視角,央視以強有力的報道節(jié)奏引導觀眾參與“軍運時間”。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更好地運用全媒體平臺進行體育媒介事件報道的創(chuàng)新,央視給業(yè)界進行了精彩的展示。
(一)“內容為王”:獨家策劃搶占制高點,以內容優(yōu)勢贏得發(fā)展優(yōu)勢 ?無論傳媒環(huán)境、輿論格局如何變化,內容永遠是根本,深耕優(yōu)質新聞產品始終是媒體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央視作為國內規(guī)模最大、擁有眾多世界頂級賽事資源的權威媒體,其對于體育媒介事件的報道不局限于賽事活動,而是利用自身優(yōu)勢,通過全媒體平臺的報道,覆蓋場內和場外、專業(yè)與大眾等多個方面,策劃推出了一系列兼具專業(yè)性和趣味性的報道內容。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報道武漢軍運會,打造豐富多樣的內容盛宴,讓真?zhèn)误w育迷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節(jié)目內容,進而積極投入體育媒介事件當中,同時也凸顯出央視在采集、寫作、編輯、評論等內容生產方面的突出能力。
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在武漢軍運會期間推出五集專題紀錄片《和平榮耀》,分別以“致敬和平”“傳遞友誼”“鐵血英豪”“城市榮光”“共筑未來”為主題,以武漢榮獲第七屆軍人運動會的舉辦權開篇,介紹了“軍人奧運會”的偉大意義,呈現(xiàn)了中國軍人的堅強意志,展示了武漢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律,展望了“創(chuàng)軍人榮耀,筑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和平榮耀》作為央視為武漢軍運會傾力打造的有深度、有維度的大型文化作品,在央視電視端、網(wǎng)頁端等多平臺播出,并在其“三微一端”平臺上發(fā)起話題同觀眾交流互動,收視一路飄紅,在激烈的媒介競爭環(huán)境下,央視通過深度內容獲得了生存發(fā)展的機遇。
(二)技術驅動:新興技術與媒體融合,為新聞報道提供更多可能性 ?新興技術是最直接的驅動力量,不斷協(xié)調著不同媒介之間的深度融合,以更加多樣化的方式為報道內容的呈現(xiàn)提供可能性,媒介融合帶來的激烈媒體競爭,不斷倒逼各媒體通過技術驅動來實現(xiàn)新聞報道的創(chuàng)新。媒體在內容生產方面與人工智能、VR、AR、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等新興技術不斷深化結合,不僅為新聞內容的生產注入動力,而且可以通過技術的驅動,使得內容的分發(fā)更加多樣化,實現(xiàn)內容產品從可看、可聽到可分享、可互動、可感受發(fā)展,不斷豐富受眾的收視體驗,通過提高受眾的參與性不斷增強受眾黏性。
武漢軍運會期間,央視在轉播制作中采用了當今國際最前沿的電視技術,在賽事內容制作過程中進行大膽技術創(chuàng)新。本屆軍運會最為亮點的是央視在對開閉幕式、田徑和海軍五項等軍事特色項目中進行4K超高清制作和播出,游泳項目還進行了8K延時性拍攝,讓觀眾接收到更加直接、更加立體的信息,同時在4K節(jié)目制作和傳輸、VR拍攝和傳輸、新媒體采集和傳輸?shù)确矫?,還借助5G網(wǎng)絡資源,增強對軍運會新媒體各平臺的報道支撐。央視全媒體平臺借用新興技術來提升報道的專業(yè)性和豐富性,通過新興智能的技術手段將受眾帶入事件內部,不僅可以滿足受眾休閑消遣的娛樂需求,也可以滿足專業(yè)體育迷“看門道”的觀看需求。
(三)話語新穎:網(wǎng)絡化語言表達,開發(fā)對話新模式 ?新聞報道從不是絕對客觀的,媒體使用不同的話語策略會建構出與受眾不同的對話關系,在當下注意力導向的媒介環(huán)境中,誰能獲得受眾的注意力,誰就是贏者,因而想要在媒介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采用受眾喜聞樂見的話語表達方式。在這一點上,央視作為國內最權威的官方媒體,其所覆蓋的受眾面是最廣泛的,因而在制作嚴肅性報道的同時,也要增加報道的趣味性,在合理的語境中運用新穎的話語表達方式,尤其是在吸引數(shù)量龐大的年輕群體方面,使報道內容簡單通俗的同時也不缺乏吸引力,用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傳達媒體的報道內容。
武漢軍運會作為盛大的體育媒介事件,是一場典型的大眾狂歡的節(jié)日,其目標收視群體,除了專業(yè)的體育迷以外,還有更多日常沒有體育收視習慣的受眾也會積極地參與進這場盛大熱鬧中,因而央視在進行報道時,要內容的專業(yè)性和娛樂性并存。以武漢軍運會專題報道《全景軍運會》為例,為了吸引廣泛目標群體,在報道中不僅有嚴肅刻板的裁判解讀和技術分析,還能夠迎合事件的熱度,以平民化、生活化、網(wǎng)絡化的語言風格來報道信息,在全民狂歡中占得一席之地。兵哥哥“開箱”視頻、“子彈哥”潘玉程、“大型炫富現(xiàn)場”、軍運閉幕式報道中,央視主播用武漢話點贊,這些深具娛樂精神的流行語都紛紛被央視引入,添加進文本編輯當中,成為提高報道親和力和感染力最有力的武器。
(四)形態(tài)多元:多元化內容呈現(xiàn),滿足受眾多元需求 ?媒介融合并不是簡單地通過開通賬號、傳統(tǒng)媒體入駐新媒體平臺等方式進行“相加”,而是要找到適合多媒體聯(lián)動的發(fā)展模式實現(xiàn)“相融”,摒棄“形融而神未融”的現(xiàn)狀。在新的媒介格局下,信息傳播不斷呈現(xiàn)出分眾化和差異化的趨勢,因而對于體育媒介事件的報道不僅要保證內容的豐富,而且要通過新穎的呈現(xiàn)方式來立足差異化的定位。事件報道的內容不能局限在文字、圖片和視頻的羅列組合,更要順應當下受眾注意力導向的趨勢,推出移動化、碎片化、交互化的媒介產品,通過多種方式間的相互融合,將同類題材、同類主題的素材根據(jù)傳播載體的特點,實現(xiàn)多樣化的呈現(xiàn),打造差異化新亮點。
武漢軍運會期間,央視順應當下移動小屏傳播的趨勢,采用短視頻、直播、動畫、MV等新型輕量化內容承載方式。如央視微博賬號@CCTV5,在比賽直播過程中以文字加動圖的形式發(fā)布精彩瞬間,對每一場比賽及時發(fā)布多角度短視頻集錦,引發(fā)網(wǎng)友積極的轉發(fā)評論。在央視推出的《快看軍運》小編體驗系列微視頻產品中,將鏡頭聚焦于軍人運動員的訓練生活,如“央視主播淪陷軍運會餐廳”“特別的干洗店”等,在央視新聞客戶端、微博、微信等平臺投放,憑借輕松有趣又簡短的特點,成為了武漢軍運會期間的流量增長點。
(五)交互參與:樹立受眾本位理念,打造互動新玩法 ?長期以來傳統(tǒng)媒體缺乏互動性,在新聞報道中觀眾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然而新聞傳播本是一種雙向互動的傳播活動,隨著傳統(tǒng)媒體的轉型,媒介融合進程不斷加速,互動參與成為媒體發(fā)展的最佳助推力。由于當前受眾對內容產品的消費需求不斷轉變,他們更趨向于選擇能參與、能互動、能代入的方式來增強體驗感。在新興技術的加持下,交互參與的方式更加多樣化,能夠更好地滿足新媒介環(huán)境下受眾的參與需要,媒體通過交互設計的新玩法,緊密結合受眾和媒體間的關系,在激烈競爭的媒介背景下贏得自身發(fā)展競爭力。
武漢軍運會期間,央視堅持移動優(yōu)先,不僅推出了微視頻等短小精悍的交互產品,還編排設計了征集互動版塊,在其推出的《江城集結號》演播室特別節(jié)目中,用戶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隨時隨地參與提問,通過即時互動活躍氣氛,獲得輕松愉悅的體驗感。央視軍運會開幕式特別節(jié)目《和平之約》中,主持人采用當下新熱的Vlog形式,以第一視角帶領觀眾探訪比賽場地,通過有趣直接的對話形式,為觀眾提供更加緊密的互動感。央視全媒體平臺充分迎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強互動特征,搭建起了媒體與受眾間的交互橋梁,從而打造了一場盛大的節(jié)日狂歡。
四、結 語
在媒介融合時代,受眾獲得了更多的自由表達權和內容選擇權,各媒體平臺依據(jù)其自身的傳播特點制作了各類優(yōu)秀節(jié)目,強化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在此背景下,對于體育媒介事件的報道必定要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積極探索媒介間互動交流的融合模式,構建全媒體報道矩陣,充分釋放多媒體聯(lián)動配合的能量,最大程度適應當下媒體發(fā)展的大趨勢。
第七屆軍人運動會作為中國第一次承辦的綜合性國際軍事賽事,傳播范圍廣泛,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這意味著媒體在報道方面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在報道策略探索方面也具有更強的突破能力。隨著媒介融合的逐步深入,體育媒介事件也逐漸形成了多渠道、多平臺的融合報道,現(xiàn)冬奧會已經(jīng)進入2022北京時間,我們需要不斷地從大型體育媒介事件中總結傳播效果更好的報道策略,進一步強化媒體間的多維互動融合新生態(tài),轉變話語方式,強化交互創(chuàng)意和參與體驗,以更接地氣,更具人情味的報道來“講好中國體育故事,發(fā)出中國體育聲音”。
參考文獻:
[1] (美)丹尼爾·戴揚,伊萊休·卡茨著.麻爭旗譯.媒介事件:歷史的現(xiàn)場直播[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2] 童兵,陳絢.新聞傳播學大辭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4:152.
[3] 董青,洪艷.傳播儀式觀視域下的體育媒介事件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28(1):28-31.
[責任編輯:楊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