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欣
摘要:語文是中職教育中一門必須的文化基礎課程,它的意義在于通過經典文章的閱讀學習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為以后終生學習奠定基礎。本文針對語文閱讀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通過探索閱讀教學中如何開展邏輯思維教學,怎樣提升學生的思辨力,將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分析,提出邏輯思維訓練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影響,并進行探討。
關鍵詞:邏輯思維;中職語文;閱讀教學
前言:
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不可忽視。文本首先對中職學校語文閱讀教學的定位進行分析,接著分析如何進行邏輯思維和閱讀訓練的結合,分析閱讀教學中邏輯思維存在什么特質。通過觀察研究,探尋出答案。
一、在閱讀教學中的定位
我們分析發(fā)現中職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別的學生差一點,但是他們不是“德困生”,而是“學困生”。他們在語文閱讀課上認真聽講,甚至做筆記,但是他們不能理解文本的含義,不會深讀也不知研讀是何物,甚至有的學生能理解出完全相反的文本主旨。許多中職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想的辦法是為學生設置更多分化的小問題,希望學生順著這個臺階能夠理解文本,能夠獲得一定的閱讀體驗。但是,這樣的效果非常不明顯。中職學生閱讀的現狀是,教師費心費力,學生也吃力艱難,真?zhèn)€課堂的氛圍壓力很大。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完全沒能學習到如何正確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也沒能體會到主動進行思維方面的閱讀有何好處。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標準》中把提升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能力作為語文必備的核心素養(yǎng),這就說明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思維訓練是中職語文教學的教義。
學生通過語文閱讀的學習能夠依靠自己的邏輯思維知識理解作品的含義,并且加深自己對文章的個人見解。邏輯思維屬于一種最基本的思維,是可以指導和規(guī)范其他的各種思維。因此,在語文閱讀中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的,學生可以把直觀的印象轉化為確切的判斷。
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中,也有關于邏輯思維的指導意見。該標準提出,要把發(fā)展邏輯思維作為課程的目標,需要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用邏輯思維能力,辨別和歸納文學現象、判別語言是否運用準確、探究和發(fā)現文學現象以及最終形成自己對文學和語言的認識。所以,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邏輯訓練是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是獨特的存在。比如數學邏輯的對象是空間形式和數量,語文邏輯的目標是語言現象和文學現象,因此兩者是有很大差別的,不管是在對象還是目的方面[1]。
二、在閱讀教學中的呈現
(一)邏輯思維訓練的步驟
結合教育家杜威對思維行為的劃分,在語文教學中,將對邏輯思維的訓練劃分為五個步驟,即提問—定性—聯想—質疑—結論。對以往閱讀教學課程的研究觀察,我們得知,教師在提問和定性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中,起到引領者的功能,他們自己先做好準備工作了解和研究語言文化現象,根據需求提出真正需要學生分析、探討的重點問題,教師這一準備工作避免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毫無頭緒以及無用的思考。學生的閱讀活動主要體現在后面的三個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提出閱讀需要注意的重點,學生圍繞這個重點進行知識的搜集和展開相應的聯想,對這一重點進行自己的判斷。緊接著,學生要根據搜集到的資料驗證剛才的聯想是否正確,進行簡單推論,仔細閱讀文本并做出判斷。最后,學生在反復的閱讀、看資料、質疑中確定自己的觀點或者推翻自己的結論。
這五個步驟的關系步步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對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出問題是整個過程的關鍵,堪比解決問題。在中職學生的閱讀活動中,由于學生見識比較淺薄,需要教師首先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而問題都是根據教師圍繞教學目標設置的,所以這個問題非常有意義,是能促進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的。定性是整個過程的基點,教師提出問題后是要帶領大家認真閱讀文本的,要解決教學目標的相關問題。聯想和質疑是學生進行閱讀所需的手段,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自己進行資料的搜集,要學會聯想、學會判斷,最后再通過所搜集到的資料對判斷進行檢驗確認。思維訓練后就有了結論的出現。思考能夠得到結論,才是完整的邏輯鏈條,不至于白白荒廢時間[2]。
(二)邏輯思維訓練的課型
通過對課堂教學的觀察,我們可以總結出閱讀教學邏輯思維訓練有兩種常見的課型。第一種叫做闡明觀點型。這種課型主要依賴于教師的教學準備,教師需要做更多的教學準備,教師在學生上課前要給學生準備好同一主題多種文本以及多種體裁的文本,也可以是多種態(tài)度的。教師讓學生閱讀這些文本,從中找出對文本有利的證據,讓學生在猜測和檢測中不斷改進自我的看法,修正自我的判斷,最終得到正確的結論。第二種叫做修改文本型。教師把生活中的熱點文章拿給學生,讓學生閱讀,在閱讀中發(fā)現里面的論據是否正確合理,再讓學生通過表達交流的學習活動,對錯誤和不完整的地方就行修補,使文章的結構完整,論證縝密。
三、在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客觀性
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時,要求學生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邏輯思維訓練需要搜集學生廣泛搜集資料,這些資料可能都帶有原作者的主觀感情,因此學生必須搜更多的資料,以減少情感、立場對自己的影響,避免出現故意反對的情況。
(二)前瞻性
學生的邏輯思維發(fā)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只有這樣,學生思考才能更細致、更深入。教師在提供閱讀文本時要選擇兼?zhèn)渌枷胄院腿宋男?、議論性和哲學性的,經典的文本。學生閱讀這些文本,思維就會比較開闊,再進行討論就能條理分明,思維清晰[3]。
(三)原則性
邏輯思維的訓練不是毫無限制的,需要原則的約束。比如說,要遵守人性的原則、要有理性原則、要有愛國意識等。語文教學有一個標準是立德樹人,所以學生在進行邏輯訓練時,不單單是思考眼前的某個問題,而應該是通過訓練思維培養(yǎng)人格,培養(yǎng)信念,以后在社會上成為一個有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人。
(四)趣味性
培養(yǎng)中職學校的學生的邏輯思維,在課堂環(huán)境的設置上要具有趣味性。中職學生不是重點高中的學生,邏輯思維的起點比較低。因此教師需要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感興趣,樂于參加思維訓練。比如教師在選擇閱讀素材時,可以選擇圖片、視頻等,讓學生多多參與互動。
結論:
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對教師來說,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師不用大量分解問題;對學生而言,學生學會思維的方法,在反復質疑、爭辯中使自己得到提升和突破。因此,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有著很大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承欣.中職語文有效性閱讀教學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05):167-168.
[2]郭彥.論如何提升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才智,2019(10):77.
[3]陳夢夢,高琴春.思維導圖: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工具[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9,18(0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