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莞
馬克思主義經典的價值意義是毫無疑問的,但其生命是被讀者的研讀、閱讀喚醒的。研讀經典,掌握基本方法非常必要。方法得當,才能夠深刻領會經典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抵近經典的精髓,得到豐厚滋養(yǎng),形成自身不一般的氣象格局。
結合歷史讀。經典是歷史的產物,理論是時代的聲音。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都是為了回答和解決歷史問題、歷史難題、歷史課題、歷史矛盾而產生的。每一部經典著作的誕生,背后都有深厚歷史背景、一定歷史條件、相關歷史事件;都要總結歷史經驗、吸取歷史教訓、澄清歷史是非;進而產生歷史意義、體現(xiàn)歷史價值、發(fā)揮歷史作用。經典是歷史淘洗出來的,經不起歷史檢驗的著述不可能是經典著作。經典與歷史這種密不可分的特點,決定了研讀經典著作必須結合研讀歷史著作,必須了解經典醞釀、產生、形成的前前后后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條件,了解經典產生過程中相關聯(lián)的歷史人物、歷史情景、歷史事件以至歷史細節(jié),并從歷史中了解思想革命、理論創(chuàng)新的艱辛歷程,以及經典作家的偉大人格力量。只有通過學習研讀歷史著作把這些都搞清楚了,才能消除經典閱讀障礙,真正弄清經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經典的具體內涵和文本原意,并有利于揭示經典的普遍價值和當代啟示;同時,研讀經典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于歷史的認知和理解。因此,研讀經典與研讀歷史應當結合起來,二者是交互影響、互相促進的。
原原本本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蘊含和集中體現(xiàn)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和基礎。只有原原本本研讀原著,才能從中體會到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及其實質、精髓和體系。研讀原著,品的是原汁原味。而輔導材料、參考資料、拓展材料,無論怎樣忠于原著,都只能稱為“二手貨”,都絕對不能代替原著,即使是摘編本、刪節(jié)本、精華本、語錄本,也不能代替原著。這就好比,媒體介紹名山大川信息很多,但外出旅游的人仍然越來越多。因為聽人介紹和現(xiàn)場感受,身心體驗結果是大不相同的。恩格斯曾指出:“對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卻正好是原著本身?!币驗橹挥小把芯吭旧怼保拧安粫屢恍┖喪鲎x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習近平也指出:“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苯浀涞木A、精髓和靈魂都附著在原著的字里行間,只有原原本本地細心研讀,用心體味,才可能得其要略。原著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在“二手貨”里面是無從充分體現(xiàn)的?!岸重洝眱H僅是輔助“引路”而已,真正要“上道”“入行”,還是要原原本本讀原著,才能取得“真經”,進而在經典的燭光指引下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精讀深閱讀。經典著作思想深刻、內容深邃、背景復雜、價值恒久,故此必須精讀、深閱讀。否則根本不可能讀懂,更不可能讀透。經典著作中的每一個字我們都認識,但它的思想水平遠遠高于我們慣性的思維,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讀懂的。馬克思主義經典為什么一般都比較難懂?第一,因為經典都是人類歷史的傳承,其中有著偉大傳統(tǒng)的結晶,“既是那個時代精神的精華又是整個人類精神的精華”,當然會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和極其深刻的思想。第二,經典的目的都非常明確,就是要在歷史上開創(chuàng)一個時代。因此,經典在研究方法上和表達形式上不會采用一般方式,有時會比較艱深和晦澀,否則就難以表達它的革命性思想和創(chuàng)造性理念?;谶@兩個原因,我們當然不能指望那些經典很容易讀懂。人們有時候把讀書叫作啃書,就是這個道理。越是難啃的經典之作,越需要專注地精讀和深閱讀,也越見讀者的精神和修養(yǎng)。列寧說:“誰怕用功夫,誰就無法找到真理?!蹦欠N心不在焉的泛讀、走馬觀花的淺表化閱讀、一翻而過的偽閱讀,只會讓一個人離經典越來越遠。所謂“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在時下這個電子閱讀時代,泛讀、淺閱讀甚至偽閱讀都比較流行,精讀、深閱讀反而是悖逆時風。但精讀、深閱讀是讀懂經典的“自古華山一條路”,舍此沒有別的路。精讀、深閱讀最需心定氣靜,最忌心浮氣躁。靜水流深,不妨認真;喧囂沉浮,唯有精讀。精讀、深閱讀,才能讀出經典的深刻內涵,讀出經典背后的價值觀,掌握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否則,根本不能抵近經典的內核精華部分。當然,我們也要相信,讓我們付出代價越大的經典,一旦讀懂后,它給我們的回報也就越大。
常讀加熟讀。經典經典,常念為經,常說為典。經典就是要常讀、熟讀。學習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應當“熟讀精思”。這是符合人的認知規(guī)律的。經典蘊含的思想和智慧非常深刻,讀一次兩次讀不出它的真諦,只有長期反復閱讀,才有可能讀懂它,體悟它的內在底蘊。在這方面,毛澤東給我們做了表率。毛澤東年輕時讀書持之以恒,他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期間,作過一副對聯(lián):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澤東一生都在踐行這個理念。1939年底,他在延安對一位進馬列學院學習的同志坦言:“馬列主義的書要經常讀?!豆伯a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有時只閱讀一兩段,有時全篇都讀,每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fā)。我寫《新民主主義論》時,《共產黨宣言》被翻閱過多次。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于應用,要應用就要經常讀,重點讀?!比藗兂Uf,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個人要像毛澤東那樣,一生對馬列經典都手不釋卷,就一定能夠學好經典。只要堅持常讀熟讀,總會學有所獲。猶如儲蓄,日積月累,終必有收獲;就像春苗,不見其長,卻日有所增。通過常讀熟讀經典著作,逐漸曉經典之意、明經典之理、通經典之神。
聯(lián)系實際讀。我們研讀經典的目的全在于實際應用,必須聯(lián)系社會實際、單位實際、工作實際、生活實際、思想實際來研讀經典。毛澤東曾說:“要把馬克思主義當作工具看待,沒有什么神秘,因為它合用,別的工具不合用。”這里所謂的“工具”,又叫思想武器,其實就是世界觀方法論。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經典拿來當作“工具”使用,絲毫沒有貶低馬克思主義經典的意思。實際上,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品格,必然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毛澤東在某一時期經常有選擇地選讀某些馬列主義經典著作,與這些經典作為“工具”,在當時當?shù)貙唧w的時代任務是否“合用”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研讀經典也是這樣,不僅是為著增進自身知識和理論修養(yǎng),也是為著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重要“工具”來指導實踐、改進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時還為著對照檢查和分析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減少工作中的失誤。當然,經典的應用并不全是立竿見影的效果,更多的可能是把經典中的智慧光芒逐漸轉化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把經典中蘊藏的深邃思想轉化為新時代奮進的動力。研讀經典的最高境界是“重鑄經典”———即在指導實踐中對經典的思想觀點和精神意境有了逐漸加深的體悟,并且能夠從經典中挖掘出符合當今時代的精神特質,自覺地運用它來指導人生、認識事物、明辨是非、推進工作、改造世界。在聯(lián)系實際研讀經典的過程中,一個人會在思考中不斷產生對經典的一些獨有看法和獨到見解,并能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經典,就等于在腦子里對經典進行了重新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