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雪
摘 要:混凝土(簡稱"砼")是建筑建設中最基本的材料,在工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在砼施工中,要注重對砼材料質量的控制,尤其是砼原材料的控制,讓砼原材料的質量符合行業(yè)要求以及工程要求,滿足工程的高質量建設。企業(yè)要想將砼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好,就要注重對砼原材料檢測,將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砼原材料清除。本文對砼原材料檢測展開分析,希望對砼原材料質量控制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混凝土;原材料;檢測
引言
在建筑工程作業(yè)期間,混凝土極易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外部自然因素、技術因素、人為原因等,由此引發(fā)一系列的質量隱患,從而對整個建筑工程帶來不利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在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專業(yè)合理的檢測措施,進而高效的控制了建筑混凝土質量問題的產生。
一、影響建筑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
在建筑施工期間,影響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繁多,比如說構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外部環(huán)境、技術條件、溫度控制、施工工作者等。其中原材料就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首要因素,原材料質量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混凝土的發(fā)揮功效以及使用周期。
影響混凝土質量水平的技術性因素通常包含如下幾種,具體如下:
①材料比例不科學。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粗骨料以及細骨料等制作而成,倘若水泥的標號、粗、細骨料的品質以及水灰的配合比重等無法達到指定的標準,就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②疏于對溫差的控制?;炷猎跐仓Y束之后,到了養(yǎng)護階段,混凝土的強度還無法到達既定參數時,相關的養(yǎng)護工作者就務必要把控好溫差,只要產生溫差偏高的問題,就會有損混凝土所要發(fā)揮的功效以及使用周期。與此同時,在影響模板制作的主要因素方面,倘若相關的工作人員對模板表面處理得不合理,就會導致混凝土出現(xiàn)泥漿外漏或者是氣泡,進而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引發(fā)質量隱患。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檢測工作
混凝土的強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品質的影響。在正式選擇之前,務必要對原材料予以嚴密的檢測。需要對所擇選的水泥開展安定性、抗折強度、抗壓強度、凝結時間等多個層面的檢測工作。同時,在選用的細骨料的時候,開展篩分、泥塊含量、含水率、石粉含量等指標,在選用的粗骨料的時候,開展篩分、含泥量、泥塊含量、針片狀顆粒含量、堅固性、堿活性等多項指標的檢測。
三、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檢測技術實際應用研究
(一)粉煤灰檢測技術的實際應用研究
在實際的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原產地以及廠家的不同,粉煤灰在性質層面,其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并且,由于建筑工程項目不同,其對粉煤灰的質量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具體的粉煤灰檢測工作進行和開展階段,應該對粉煤灰的實際含水量進行有效檢測。當檢測工作完成之后,應該依照一定的比例,對混凝土中的各種原材料進行檢測,以確保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同時,如果相應中的粉煤灰中含有的水分相對較多,那么其粉煤灰的質量就會出現(xiàn)過大的問題,對工程質量以及水平的提升非常不利。同時,在實際的檢測期間,可以采用直接檢測粉煤灰精細程度的方法,有效對粉煤灰的蓄水量進行判斷,如果其蓄水量較強,那么就證明活性程度更高。
(二)水泥檢測技術的實際應用研究
針對水泥這一材料而言,其對建筑物整體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有著很大促進作用。所以,在具體的建筑工程施工作業(yè)進行階段,應該結合實際現(xiàn)狀,合理的選擇以及應用水泥檢測技術。一方面,在對水泥進行應用期間,應該依照水泥合格證來科學的進行選擇,并且,針對水泥的合格證,其應該是水泥質檢部門所共同提供的。如果水泥材料的質量檢測屬于合格,那么可以將其投入到實際的施工中。另一方面,在對水泥材料間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應該做到貨比三家,盡可能的選擇性價比高并且質量較好的施工材料。同時,可以應用種類不同的水泥來對混凝土進行制作,最終依照實際水泥的整體質量,科學的對水泥材料進行應用和選擇。此外,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采用實驗的方法,科學對水泥成分進行分析,對水泥中的化合物含量進行明確,了解水泥強度以及穩(wěn)定性。
(三)石子的檢測技術的實際應用分析
在對石子進行選擇的前期階段,應該對石子的實際質量進行科學研究和分析,有效的進行檢測,以保證石子的質量,進而為后續(xù)的施工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在具體的石子檢測工作進行期間,一方面,應該對石子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在檢測中,合理的分析石子的級配以及針片等。另一方面,應該對石子進行廣泛的取樣,保證可以對偶然性情況進行避免。針對同一場的石子,其質量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如果石子的整體質量或者高于平均質量,其都不應該投入到施工現(xiàn)場中。在對結構進行計算的過程中,也應該對相應的數據進行計算,保證可以將真實且精準的數值反應出來。
(四)砂石的檢測技術實際應用分析
在對砂石進行應用和選擇的過程中,應該對砂石的實際含泥量進行精準的測量,加大關注度,保證可以有效對施工質量以及效果進行提升。一般情況下,在具體的建筑工程施工工作進行過程中,如果砂石的含泥量高于相關規(guī)定和標準,那么就會使得混凝土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因此,在實際的砂石檢測工作開展中,必須認真檢測含泥量。針對這一方面的檢測技術,其比較常用的有兩種。一種為直觀檢測。針對這種檢測技術,主要是通過篩分的方式,依照相關行業(yè)標準來對含泥量進行科學的判斷。另一種是將砂石放在水中,然后對砂石的含泥量進行合理判斷,通過對水渾濁程度來明確最終的結果,最后對砂石進行科學選擇,有效的進行應用,以便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工程的質量。
四、混凝土原材料檢測管理策略
(一)人員因素管理
人員因素是影響混凝土原材料檢測結果準確性的關鍵,必須加強對其的控制,在最大程度上來保證每項檢測操作落實的規(guī)范化,杜絕此方面對材料檢驗結果帶來的不良影響。檢測人員自身技術能力和工作態(tài)度是決定檢測結果的關鍵,需要制定監(jiān)督管理體制,對其整個檢測過程進行監(jiān)督,保證其能嚴格遵循專業(yè)標準操作,避免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異常。同時,還要加強人才培養(yǎng),為更多的檢測人員提供深度學習的機會,并且還要配套落實考核制度,組織進行階段性考核,以此來督促其不斷對自身知識結構進行更新,努力做到操作準確、操作熟練,保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二)材料因素管理
原材料選擇也會對最終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取樣材料如果不具有代表性,則檢測結果可靠性會急劇降低,無法保證該批次材料完全達到施工標準,會對混凝土工程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受人為因素影響,采購階段為個人利益放松管理標準,所采購材料質量參差不齊甚至不合理,再加上實驗室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人員行為不規(guī)范、設備不齊全等,最終導致原材料檢測不及時、數據不準確等,預拌混凝土配合比偏差較大,不能達到施工要求。必須制定針對性管理制度,加強材料進場驗收管理,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檢測試驗,一旦發(fā)現(xiàn)進場材料存在問題需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以督促每個環(huán)節(jié)工作的規(guī)范化執(zhí)行,避免相類似問題的發(fā)生。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建設工程來說,混凝土的質量極為關鍵,檢測混凝土的質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工程的安全性。基于此,相關的檢測工作者需要嚴謹地檢測混凝土質量水平,當察覺到隱患問題之后,需要迅速找到影響因素,由此確保整個工程能夠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李輝.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檢測及管理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16):117.
[2]戴國欣.建筑混凝土原材料的檢測及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