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竹君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應當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p>
關鍵詞:低年級; 語文; 口語交際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8-059-001
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是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的重要任務。針對小學生口語交際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來談談一些見解。
一、隨時隨處請講普通話
普通話是以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現代標準漢語。學習漢語口語交際的過程,就是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低年級是學生學習普通話的關鍵時期,我們平時上課、與學生交流、談話都要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學生在學校隨時隨處都要求講普通話。學生的普通話發(fā)音正確與否、用詞是否恰當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瞬間閃過的。例如,我班有些學生剛開始與我交談、匯報情況時,都說的是方言。我常常對他們說“老師喜歡聽你們講普通話”“如果你能和我用普通話交談那老師非常樂意傾聽”“你講普通話比講方言好聽多了”等,學生聽到這樣的話馬上就改了過來。久而久之,學生便養(yǎng)成了用普通話與人交流的習慣。
二、教材有效資源的開發(fā)
教材中編排了一系列的口語交際,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內容和多種形式的口語交際訓練。例如《打電話》《學會做客》《我們做朋友》《用多大聲音》等口語交際,為學生設計與兒童相似的情境,激活小朋友參與口語交際的熱情與需求,在實踐中完成交際角色的轉換。我在教學《打電話》這堂口語交際時,為學生準備了手機,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對話,學生從中了解到自己平時打電話時沒有做到和應該注意的地方。除了這些口語練習,例如《小公雞和小鴨子》《要下雨了》《夏夜多美》等課文內容也是很好的口語交際訓練內容。我在教《青蛙寫詩》時,制作了“小青蛙、小蝌蚪、小泡泡、小水珠”等頭像,讓學生戴在頭上找自己的好伙伴進行課文表演,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也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口語交際機會。
三、互動交際為學生所樂
交際的雙方在交際的活動中明顯帶有互動性,沒有交際的共同話題,交際無法進行。師生互動,首先教師在互動過程中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平時處理問題時應多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應該鼓勵有不同意見的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說話氛圍。除此之外,生生互動應始終體現在口語交際課過程中,學會與小朋友合作表演。例如在教學口語交際《學會做客》時,我讓學生和同桌合作表演到同學家做客的場景,并請學生上臺表演,對表演優(yōu)秀的一對學生頒發(fā)最佳合作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之間思維碰撞,觸發(fā)靈感,同時,也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例如我在教學口語交際《商量》時,讓學生討論:如果你想和比爾調換一下值日時間,該怎樣跟他商量呢?通過小組討論,有的說今天生日,想早點回家,可以調換值日時間嗎?有的說今天有點事情,能換一下值日時間嗎?由此可見,小組合作擴大了口語交際的訓練面。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在課內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環(huán)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笨谡Z交際能力的提高若憑幾節(jié)口語幾節(jié)課是難以達到課標要求的,學生口語交際只有在實踐中加強鍛煉才能不斷提高。因而,教師可以把小學生的實際和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結合起來,積極開展適合本土文化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與題材。與此同時,教師應善于捕捉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為我所用,從而在社會實踐這一無邊的課堂上讓學生見多識廣,能說會道,懂得熱愛家鄉(xiāng),尊重農民勞動成果,學會與他人文明交往。
四、學會傾聽尊重別人
只有仔細、耐心地聽別人講話,才能知道別人所表達的準確意思。沒有聽清就發(fā)表意見或打斷他人講話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尤為重要。教學中,我適當采用聽后重復要點的方法,來促使學生養(yǎng)成傾聽別人講話的習慣。例如在教學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時,不只讓學生說自己的家,還要說從其他同學介紹中所了解的同學家庭,從而促使學生在自己講的同時,認真聽別人講。
五、激發(fā)口語交際的興趣
口語交際教學就要求教師運用語言這種技巧,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貼近主題的情境,通過生動的語言描述來啟發(fā)吸引學生走向情境。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性很差,這就要看教師如何通過語言對他們進行調動,激發(fā)興趣。例如在《學會贊美》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小學生喜歡受到別人贊美的心理特征。首先詢問他們有沒有受到過父母或老師的贊美。讓他們說出是如何贊美他們,自己的心理感受如何。通過這樣的引導后,小學生也知道什么是贊美以及贊美的快樂。于是,就自然而然引起了小學生學會贊美的興趣。而后,教師讓學生來扮演角色表演學會贊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主動地交際。這樣,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同時身心也獲得愉悅。
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另外,教師要善于激勵學生,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班級設立一個口語交際“我能行”展示臺。爭強好勝,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就應該抓住這點,發(fā)揮激勵機制的作用。在班級設立口語交際展示臺,讓他們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五角星或小笑臉等學生喜歡的圖形來對他們適當的評價。當他們在活動中受到表揚,教師的一句贊美,都將使孩子們受到鼓舞,從中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將它珍藏在自己的成長檔案中,必將激發(fā)他們學習口語交際的興趣。
總之,培養(yǎng)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素質教育和21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的培養(yǎng)更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小學正是孩子發(fā)展口語的最佳時期,教師應當不負使命,持之以恒,靈活自如選擇恰當教學方法,讓每個孩子都能說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飛.淺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2]尚萬意.淺談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新一代.2018
[3]韓翠杰.淺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培養(yǎng).少兒科學周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