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彩
【內容摘要】英語作為一種國際語言在當今世界上被廣泛運用,在我國學生學習英語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農村的初中英語,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越來越多的老師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課堂,嘗試改變這種艱難的現狀,那么怎樣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呢?本文著重從四個方面做了深入論述。
【關鍵詞】農村? 初中英語? 合作學習? 策略及作用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語言在當今世界上被廣泛運用,在我國英語也成為一門必修課被學生所學習,但很多學生學習英語感到枯燥乏味,因為沒有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也沒有一定的氛圍,僅僅靠老師干巴巴的講解。英語老師也為此感到郁悶和吃力,雖然自己功夫下了不少,但是學生成績仍然不理想,尤其在農村。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學面臨很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一方面由于小學四年的英語基礎不扎實,很多學生根本達不到新課標所要求的內容,詞匯積累較少,聽說不過關,寫作更差勁,還有教師的不專業(yè)教學所占比例較大,農村英語教學對老師專業(yè)沒有特別要求,凡是會讀會講就能上英語課,這樣一來就使得學生也對一些知識很模糊的去理解記憶。另一方面,由于農村經濟條件較差,教學條件也不太好,一部分學生會跟著務工家長進城上學,這些學生大部分為中上等學生,這樣一來農村初中英語將會出現好的學生很少,中等生幾次,而較差的學生占據比例最大。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教學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英語教師開始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初中英語課堂中,針對我們農村英語教學的現狀,我也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那么什么是小組合作學習?怎樣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呢?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或群體,為了達到共同目的而在行動上相互配合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上的一種教學方式,即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教師以學生學習為重要的推動性,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提高個人學習動力和自身能力,達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
一、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及任命小組長
小組長關系著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因此這一職務的選擇至關重要,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讓學生呆在一個既能隨時請教,又能隨時討論的環(huán)境中,學生,才會感到有希望。尤其對于有些男同學,平時對于英語學習毫無興趣,時間長了就會擾亂課堂秩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首先我會按照學生的英語成績來排名,挑出成績拔尖的學生,擔任組長自身英語實力要硬,每組的小組長要比組員的成績更好,綜合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然后看是否有擔任小組長的能力和意愿,因為每個學生的個性都不同,有些成績好,能力也不錯的學生,自身沒有意愿帶領大家學習英語,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興趣。按照比例選出幾位組長,緊接著分配成員,仍然按成績的高低,如果以30人的班級為例,可分為六個小組,每組成員五人,人數不宜過多,這樣組長會兼顧不到位,中上等學生每組分配兩名,差生兩名,這樣一來小組內的成員水平相當,以便之后的競爭與比賽也可順利開展。即使這樣的分配,一段時間之后小組之間也會有明顯的差距,能力強會指導小組成員的小組長占優(yōu)勢,這就使得整個小組都進步更快。
二、激發(fā)小組成員內的競爭與合作
競爭與合作,不是水火不容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競爭與合作,兩者都意味著在同一集體中個人之間的廣泛的相互作用,并非單純個人的行為,之前我們所說的小組成員的分配,在每個小組內,都會出現好帶差,中幫中,中也可以幫差的現象,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可以緩解單個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壓力,二是基礎好的學生也能把自己所學到的展示出來,培養(yǎng)他們樂于助人的品質及團結合作的精神。利用這一實際,我先設置一些題目在小組內完成,例如,歸納表示月份和星期的詞匯,并用每一個單詞造句,這個任務按照層次性會出現優(yōu)等生造句、差生尋找詞匯、中等生總結歸納,這樣的合作會讓學生樂意去做,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之后我會在小組成員內讓他們比賽寫相應的月份和星期詞匯,這種合作與分工使每個學生都很感興趣,他們樂意去做,主動地去學,當然這些需要老師提前設計好問題和任務,只有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內的競爭與合作,才能帶動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開展。
三、激發(fā)小組之間的競爭與合作
在現實生活中,合作與競爭無處不在,學生的學習同樣需要合作與競爭。學習的動力來源于競爭,尤其對于一門語言類課程,英語在農村的教學中本身處于劣勢,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各種條件的限制使得開展英語教學難上加難,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只有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才能讓他們感到輕松,那么怎樣激發(fā)小組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呢?為了讓學生都積極參與,我設置問題或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來完成,最后會給予一定的獎勵,如集sticker,發(fā)書簽,哪個小組最多就獲勝,整體獎勵學習用品,例如,七年級英語課本上的單元話題,“看病”,我利用多媒體把活動環(huán)節(jié)及要求展示出來,然后小組內討論研究如何把這個情景用英語呈現給大家,我們永遠都不可低估學生的智慧,有的小組用角色扮演來完成,雖然個別差生說的不是很好,但從他們的表情和動作來看,他們十分樂意參與其中,也很努力配合每一個組內成員,每個小組都盡最大努力完成這個情景,展示給大家最好的一面,這里不光是小組成員,內部的合作,也有小組之間的競爭,他們的競爭越激烈,合作就越密切。只有這樣才可以達到真正的小組合作的目的。
四、教師以導帶學,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永遠是教師為主體,“一言堂”學生坐在哪里被動接受,這不僅僅枯燥乏味,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在現代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導,教師的引導作用也非常大,需要在課前充分準備教學內容及各種教學資源,不光要備教材,備學生,也要備教法、備作業(yè)、備課標等,全面考慮各個環(huán)節(ji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一節(jié)高效的課堂在于學生樂于學習,樂于接受,學生能掌握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教師也感到輕松,心情愉悅。我會經常播放一些經典英文歌曲,英語電影,來熏陶和感染學習英語的興趣,叫學生跳chicken dance,這樣的舞蹈,讓他們快樂地學,輕松的記,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課堂,學有所獲。
作為一名農村英語教學工作者,我們要清楚的認識自己所面臨的這個群體,尤其是在當下的經濟發(fā)展大潮中,農村學校已經出現人數逐年減少或地方的學校停辦等情況,這也說明了一個事實,較好的學生及好學生都進城上學,留下的大部分為貧困家庭學生和留守兒童,我們的困難和挑戰(zhàn)更加艱巨??傊?,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解放出來,這樣才能在英語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M].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2] H. D. Brown. 語言學習與語言教學的原則[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3] 張藝兵. 鐵路少年[M].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雙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