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胡冉 程剛 董霄宇 隗胡小雅
摘? 要:為滿足拉薩市居民對公共交通出行的需求,以及了解公共交通出行的影響因素,通過對早期學者們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結合西藏拉薩特殊的高原地理環(huán)境以及民族宗教等因素,運用問卷調查法以及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評價指標事件的信息樹結構圖,分析公共交通出行選擇機理,得出權重最重的五項指標,分別是便捷性、舒適性、安全性、時效性和經(jīng)濟性,對五項指標分析發(fā)現(xiàn)各自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良措施。該研究進一步可緩解城市道路擁堵問題,提高居民的乘車舒適度,為解決拉薩市內(nèi)公共交通問題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公共交通;影響因素;模糊綜合評價法
中圖分類號:U491.1?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0)06-0163-04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Lhasa residents for public transport and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 transpor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early scholars and combines the special plateau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ethnic and religious factors in Lhasa,Tibet.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the information tree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event was established,and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of public transport trips was analyz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five most weighted indicators were convenience,comfort,safety,timeliness,and economy. Five indicators were analyzed to find their own problems,an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his study can further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urban road congestion,improve the ride comfort of residents,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solving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problem in Lhasa.
Keywords:public transport;impact factor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0? 引? 言
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城市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的交流中不可缺少的紐帶。公共交通的正常運行,直接影響市民的生產(chǎn)與生活和城市的經(jīng)濟發(fā)展。深入分析拉薩公共交通出行選擇機理,對解決拉薩的交通問題產(chǎn)生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我國為了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大力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實施城市公交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
拉薩地處高原,是一個具有民族宗教節(jié)日的國際旅游勝地。出行人群主要包括學生、老人、朝圣者等,拉薩可選擇的交通方式少,并且受惡劣氣候條件的影響和語言交流的制約,學者們對高原城市的相關研究較少。為改善西藏大學學生以及學校附近居民的日常出行交通環(huán)境,本文以拉薩市8路公交為例,調查拉薩公共交通旅客的滿意度,完善此線路中存在的問題,以提高乘客的舒適度。
1? 拉薩市公共交通概況及特征
拉薩市是西藏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全市的行政區(qū)域總面積29518平方公里。2017年,拉薩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166 km。2018年底,拉薩市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4200 km,同時,104輛老舊公交車全部更新為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汽車占比率達到80%。截至2019年1月,拉薩公交共有38條公交線路,522輛公交車,其中,新能源公交車312輛。開通了兩條特色公交旅游專線(L1:色拉寺——哲蚌寺;L2:洲際酒店——羅布林卡),并優(yōu)化調整了13條線路,交通基礎設施也在逐步完善。
近年來,拉薩市的公共交通建設雖然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但是因為特殊的高原地理環(huán)境、經(jīng)濟條件與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響,在公共交通建設方面存在以下特征:
(1)拉薩市公共交通方式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公交車、出租車、人力三輪車和單位班車[1]。這幾種交通方式互相配合,互相補充,共同形成了拉薩市的公共交通體系;
(2)公交車的信息化程度逐步完善。乘車的智能化應用不斷創(chuàng)新,公交車內(nèi)增加的銀聯(lián)手機閃付可以輕松地乘坐公交車,在很大程度上為乘客提供了便利。公交車內(nèi)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使車內(nèi)乘客得到的交通信息量增加,避免了盲目乘車。
2? 對各影響因素的模糊綜合評價分析
通過實地調查、分發(fā)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收集和分析,了解拉薩居民對公共交通出行的需求,在結合先前學者們關于公共交通出行影響因素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評價指標事件的信息樹結構,并通過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拉薩市居民出行的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比較。如圖1所示,評價指標的類型和符號如表1所示[2]。
2.1? 建立因素集
由以上分析可知,拉薩公共交通出行影響因素主要分為便捷性、舒適性、安全性、時效性、經(jīng)濟性五部分。因此建立因素集U={u1,u2,u3,u4,u5},其中,u1:便捷性;u2:舒適性;u3:安全性;u4:時效性;u5:經(jīng)濟性。
2.2? 建立評判集
依據(jù)乘客對拉薩公共交通出行的心理感受度以及結合李克特量表,將評價集定義為V={v1,v2,v3,v4,v5},其中,v1:非常重要;v2:重要;v3:一般;v4:不重要;v5:非常不重要。
2.3? 單因素模糊評判
進行單因素評判得到隸屬度向量ri=(ri1,ri2,…,rim),得到隸屬度矩陣:
根據(jù)收集到的調查問卷的數(shù)據(jù)顯示,對于公交車的便捷性,有20%的公眾認為“非常重要”,53%的公眾認為“重要”,14%的公眾認為“一般”,13%的公眾認為“不重要”,0%的公眾認為“非常不重要”,則u1的單因素評價向量:
2.4? 規(guī)定因素集權重向量
據(jù)調查,近來居民對公共交通的要求是:乘車、上下車安全,減少到達公交站臺的時間,方便乘車,提高公交車的準點率,而對公交車的車內(nèi)環(huán)境要求一般,票價要求也不高。因此,結合早期學者們對公共交通出行的影響因素分析與調查結果,得出各因素的權重分配向量:
2.5? 計算歸納評判向量
根據(jù)最大隸屬度原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舒適性、安全性、時效性、經(jīng)濟性在影響居民出行選擇的因素中非常重要,是拉薩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選擇機理。
3? 拉薩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選擇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jù)對拉薩市居民公共交通影響因素問卷的調查與分析,得出影響拉薩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五項指標主要受以下幾個要素影響。
3.1? 便捷性
便捷性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站點離住所距離、校區(qū)密度以及站點之間的距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合理分布站點之間的距離。公交站點的不合理設置不僅會造成公交資源浪費,還會導致路段擁堵,耽誤其他車輛通行等一系列問題。以拉薩市8路公交線路為例,如圖2所示,藏大新校區(qū)站與塔瑪安居苑站相距僅200 m,在起點站的主要乘車人員為藏大學生和小區(qū)的居民,兩站點設置距離過近,常常造成居民以及學生出行的不便,同時也給此路段出行的小車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位于布達拉宮景區(qū)旁邊的白塔站處在人群以及車輛的交匯處,公交車??客o游客和朝圣人群以及社會車輛的出入帶來了許多的不便。
3.2? 安全性
公交服務的目的就是將旅客平安地送達目的地,這一準則是完成一切工作的前提[3]。拉薩市公交車在行駛過程中目前主要存在急停急起的問題,頻繁地剎車起步會在一定方面對乘客的舒適度造成影響,再加之道路路面損壞等因素,導致乘客受到顛簸概率極大,嚴重時甚至導致乘客受傷。因此,提高公交駕駛員的駕駛技能對改善急停急起現(xiàn)象有一定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提高乘客乘坐公交的安全性。
3.3? 舒適性
舒適性極大程度上取決于站臺的設置以及車內(nèi)的環(huán)境。由于路邊街道面積的限制,措美林站、博物館站只設置了一個“公交車??空尽钡恼九?,不利于乘客了解公交線路的具體情況。部分站臺也不能很好地起到遮陽避雨的作用,比如塔瑪安居苑站、甲熱站以及第三安居苑站等都沒有設置遮陽棚以及座椅。此外,車內(nèi)環(huán)境(擁擠度、氣味、噪音和車內(nèi)的座位分布)也是影響乘客舒適度的主要因素。
3.4? 時效性
時效性通俗易懂地講就是準時,做到“三準點”(發(fā)車準點、運行準點、到站準點),公交本來是有固定的發(fā)班車時間,但是不準時發(fā)車或者提前發(fā)車會影響公交到站的準點率。該線路的起始點為藏大新校區(qū)和職業(yè)技術學校,因此乘車人員中學生居多,學生對準時性的要求較高。公交車按時到站不僅可以節(jié)約乘客的出行時間,同時也能使旅客很好地掌握候車時間,方便他們安排外出計劃。特別是在冬季,拉薩的冬季室外溫度很低,在候車時,十分寒冷,乘客對公交車的準點要求將會更高。
3.5? 經(jīng)濟性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拉薩市公交車票價均為1元;出租車起步價為10元,超過后每公里2元;人力三輪車主要供游客乘坐,因此票價較為昂貴。三者比較,雖然公交車不具備出租車的快捷性,觀光性也不及人力三輪車,但在物價較高的拉薩市,對于居民來說經(jīng)濟性仍是出行的首選。由此可見,公交車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性。
調查結果顯示,拉薩市居民對公交車的便捷性、舒適性、安全性以及時效性滿意度不高,在以上方面仍需改進,其中最希望改進的地方是解決在行駛過程中的急停急起問題和公交車準點到站并實時了解公交車的位置。但對于公交車的票價十分滿意,隨著社會對能源消耗以及環(huán)保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經(jīng)濟性還包括新能源公共汽車的推廣,促進綠色產(chǎn)業(yè)發(fā)展。
4? 完善拉薩公共交通出行的措施
4.1? 完善車內(nèi)自身的內(nèi)部結構和公交管理制度
為提高乘客乘車的舒適性與安全性,提供優(yōu)越的公共交通服務,改善居民出行條件。對于乘坐公交車出行的群體,需要維持穩(wěn)定的客流,吸引潛在的客流[4]。拉薩8路公交沿線乘坐公交車的老年人居多,平穩(wěn)安全的行駛顯得尤為重要,老年人能否舒適乘車成為了維持穩(wěn)定客流的一大問題,因此,應完善車內(nèi)自身的內(nèi)部結構和公交管理制度,定期開展安全素質會,對駕駛員進行培訓,對乘客每個月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乘客的近期的思想狀況,增加站臺公交設施,盡力確保出行人群能夠舒適乘車。
4.2? 合理分布公交站點
為提高乘客乘車的便利性與時效性,8路公交站點分布改善方案如下:
藏大新校區(qū)站與塔瑪安居苑站:方案一,如圖3所示,撤離塔瑪安居苑站,將兩站合為藏大新校區(qū)站,并完善藏大新校區(qū)站的站臺設施,增加座椅和公交車信息查詢;方案二,撤離塔瑪安居苑站和藏大新校區(qū)站,在兩站之間設置一個新站點。但相比方案一,實施方案二經(jīng)濟耗費過大。白塔站位于布達拉宮景區(qū)人群以及車輛的交匯處,可適當將車站前移50 m,能有效緩解此路段的交通擁堵問題。與公交公司溝通,使公交公司準確發(fā)布車輛的發(fā)車時間,讓乘客能夠掌握候車時間。
4.3? 推動新能源汽車發(fā)展
為提高乘客乘車的經(jīng)濟性,政府應加強對拉薩新能源汽車的宣傳與推動。目前拉薩市新能源汽車已經(jīng)出現(xiàn),但普及度不夠,市區(qū)內(nèi)只有8路與25路存在新能源汽車,其余的全為燃油公交車,政府應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的宣傳,引起足夠的重視,實現(xiàn)拉薩綠色出行,減少能源的消耗。根據(jù)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在乘坐新能源汽車時常常會使乘客出現(xiàn)暈車的感覺,相關部門應根據(jù)乘客的反饋情況,及時解決新能源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5? 結? 論
本文主要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拉薩市公共交通出行選擇機理進行分析,得出便利性、安全性、舒適性、時效性、經(jīng)濟性是影響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選擇的主要因素。針對以上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相應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良措施。但研究只停留在基礎理論方面,權重分析不夠深刻,只分析了十七個中最重要的五個因素的權重,并沒有將五個權重進行比較,得出五個影響因素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今后將從更準確的角度分析比較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重要性。
根據(jù)以上分析,合理改善拉薩公共交通中存在的問題,既能提高乘客的舒適度,又能促進當?shù)氐穆糜螛I(yè)發(fā)展,帶動整個拉薩市及周邊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同時對傳播藏文化,加強與外界的交流與聯(lián)系有很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慶華,王辛巖.西藏拉薩市公共交通可達性研究 [J].西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8(1):117-120.
[2] 張鳳然,馬全銘.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判法在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中的應用 [J].高師理科學刊,2013,33(6):18-20.
[3] 黃莎,蒙井玉,王曉藝.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1,29(1):32-36.
[4] 田倫.乘車優(yōu)惠對老年人出行行為影響研究 [D].南京:東南大學,2017.
作者簡介:陳敏(1999-),女,白族,云南大理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交通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