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玲,蔡林洪
(新疆克拉瑪依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9)
CT 是一種利用精準的超聲波、X 線束等,同靈敏度較高的探測器對人體的某個部位進行斷層掃描的方式,掃描所需時間短,掃描圖像顯示清晰,同時可適用于診斷多種疾病[1]。本文針對增強掃描中最大密度投影法三維重建對臨床診斷價值作出實驗分析,具體實驗內容如下文所示。
選取自2020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于本院進行CT 掃描檢查的患者60 例,按照是否增加掃描中的密度分為常規(guī)組(常規(guī)密度掃描)和觀察組(增強密度),其中常規(guī)組患者30 例,男性患者13 例,占43.3%,女性患者17 例,占56.7%,年齡25 ~45 歲,其中進行頭部掃描患者10 例,進行腹部掃描患者12 例,進行胸部掃描患者8 例;觀察組患者30 例,男性患者14 例,占46.6%,女性患者16 例,占54.4%,年齡24 ~40 歲,其中進行頭部掃描患者8,進行腹部掃描患者13 例,進行胸部掃描患者9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數據分析后不存在差距(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開展實驗。
儀器選擇使用西門子的CT 掃描儀。
給予常規(guī)組患者常規(guī)的掃描方式及常規(guī)密度進行診斷。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組患者的基礎上給予其采用增強掃描中最大密度投影法三維重建的方式進行診斷,方法為:掃描層厚設置在1.25mm,螺距保持在0.9,重建厚層設置在0.625mm,矩陣為510×510,電壓電流設置在125kV、250mAs,掃描延遲時間保持在25s 左右。隨后將掃描所得的圖像上傳至工作站進行整理,采用3DMIP 幫助圖像重建,整理重建增厚以及中心層面,同時針對掃描圖像觀察診斷患者病情,并于相對應的病理結果進行對比,判斷圖像掃描的準確率。
對比兩組患者分別掃描后的診斷準確率以及圖像清晰度,其中準確率包括準確、誤診、漏診;圖像清晰度包括清晰、較清晰、模糊,清晰:圖像完全清晰顯示患者病變部位的具體情況;較清晰:圖像顯示的患者病變部位顯示較為清晰,不影響病變部位具體情況的診斷;不清晰:圖像顯示的患者病變部位顯示模糊,造成病變部位具體情況判斷的結果影響;清晰度為清晰以及較清晰的總和。
本次實驗所得計數資料使用(χ2)表示,資料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表示為(n,%),若分析結果顯示為P<0.05,則表示本次實驗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針對兩組患者掃描后,對兩組患者的清晰度進行對比,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清晰度90%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清晰度70%,兩組患者之間數據經統(tǒng)計學分析后顯示為(χ2=12.500,P<0.05),表示存在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掃描后的診斷準確率,實驗結果顯示,增強密度掃描后的觀察組患者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數據經統(tǒng)計學分析后顯示為(P<0.05),表示存在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對比結果見表1 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n(%)]
增強掃描中最大密度投影法三維重建主要是依靠打破傳統(tǒng)的CT 設計,球管以及探測儀不受電纜長度的約束,能夠沿著人體長軸進行持續(xù)勻速的旋轉,掃描床同步勻速遞進,掃描軌跡可呈螺旋狀前進,具有快速、不間斷的容積掃描優(yōu)勢。同時增強掃描中最大密度投影法三維重建,可對人體的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等任一平面的圖像進行重建,包括三維立體重建、多層面重建等,能夠清晰的顯示圖像,同時可任意切面,幫助臨床對患者病變部位以及具體病變情況進行研究。其具有對患者無創(chuàng)、檢查速度快、檢查準確等優(yōu)勢。增強掃描中最大密度投影法三維重建的方式,同常規(guī)的檢查方式對比來看,其可以更加準確的幫助臨床對病變細節(jié)的觀察,同時輻射量減少,對病人身體傷害較小,同時在檢查血管病變方面其可以精確到檢查至0.5mm 的病變部位[2]。
本文針對增強掃描中最大密度投影法三維重建在臨床中的作用作出實驗分析,針對本院收治的60 例患者進行,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掃描后的診斷準確率以及圖像清晰度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數據經統(tǒng)計學分析后顯示為(χ2=12.500,P<0.05),表示存在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一次證明,在臨床診斷中將增強掃描中最大密度投影法三維重建的方式加以運用,可有效幫助提高檢查準確率,提高圖像清晰度。
綜上所述,增強掃描中最大密度投影法三維重建可以有效的幫助清晰顯示患者具體病情,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