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 酒泉 735000)冠心病是我國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病癥,常發(fā)于中老年群體中,由于冠心病危害極大,會"/>
黃 杰
(酒泉市人民醫(yī)院<新城醫(yī)院> 甘肅 酒泉 735000)
冠心病是我國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病癥,常發(fā)于中老年群體中,由于冠心病危害極大,會促使患者產生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纖維化等并發(fā)癥,醫(yī)學目前廣泛致力于該病癥的研究。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診斷冠動脈是否存在狹窄現在的重要手段,在冠動脈狹窄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診出率,并且能夠明顯顯示冠脈狹窄位置和范圍等情況[1]。但由于冠脈造影會對患者產生一定的損傷,并且會降低心率指標,因此存在一定的風險。64 排128 層螺旋CT 冠脈動脈成像是醫(yī)學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CT 造影方式之一,較常規(guī)冠脈造影技術對比,無創(chuàng)性的優(yōu)勢對患者的身體影響更小[2]?,F通過選取80 例冠心病患者進行研究,為探究64 排128 層螺旋CT 在診斷冠脈狹窄的價值和意義,有以下報告。
選取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錄的80 例冠心病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64 排128 層螺旋CT 進行冠動脈成像及冠脈造影,所有患者中含男性患者41 例,女性患者39 例,年齡55 ~71 歲,平均年齡(63.37±4.26)歲。所有患者一般資料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病理學相關診斷標準;②無其他惡性腫瘤、以及治療禁忌癥;③患者于知情條件下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結合其他惡性腫瘤者;②心力衰竭、心律不齊以及肝功能不全者;③藥物過敏者。
所有患者均采用64 排128 層螺旋CT 進行冠動脈成像和冠動脈造影。冠動脈成像造影劑選用80ml 碘海醇注射劑,保持患者心率指標高于70 次/min 時給予倍他樂克,低于70 次/min 時需要進行檢查,成像儀電流設定為550~700mA,電壓為120kV,層距為0.18 ~0.2,掃描間隔時間為0.33s/360°,同時于患者氣管隆突下1cm 進行掃描,掃描至心臟隔面下方1cm 處,患者在掃描過程中保持仰臥位,同時給予冠狀動脈鈣化掃描,在掃描延遲時間以及自動觸發(fā)層面均確認后對患者肘部靜脈注射造影劑80ml,并注射40ml 生理鹽水造影劑,10s 后再次進行掃描,隨后再于患者肘部靜脈注射造影劑80ml,速率控制為5ml/s,并注入40ml 生理鹽水。隨后在推注對比劑的過程中動態(tài)監(jiān)測造影劑在患者動脈根部的擴散情況,在患者CT 值升高至100HU 時可進行增強掃描。掃描完成后的圖像上傳至圖像工作站進行三維重建,重建圖層監(jiān)督和厚度為0.6mm,由兩名專業(yè)醫(yī)師對冠動脈狹窄累計分支以及狹窄程度進行全面統(tǒng)計,可利用雙盲判定法,在不明確對方診斷結果的基礎上檢測兩名醫(yī)師的重合率[3]。冠脈造影使用對比劑為碘海醇注射液,患者采取仰臥位,選取穿刺部位右腹股溝動脈,注射后置入6F 動脈鞘并進行調度,隨后即可進行造影檢查,患者左冠脈選取頭部、足部,右冠脈選取頭部[4]。
觀察患者造冠動脈成像和冠脈造影的檢查結果,并分析冠動脈成像和冠脈造影在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效果。
靈敏度及特異度計算:靈敏度=真陽性人數/(真陽性人數+假陰性人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人數/(假陽性人數+真陰性人數)×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人數/(真陽性人數+假陽性人數)×100%;陰性預測值=假陰性人數/(假陰性人數+真陰性人數)×100%。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 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計量資料(±s)與計數資料(%),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80 例患者在進行冠動脈成像檢查后,含64 例病變,占總人數80.00%,其中有單支病變27 例,雙支病變20 例,三支病變12 例,累及左、右冠動脈5 例。
所有80 例患者在進行冠動脈造影檢查后,含59 例病變,占總人數76.25%,其中有單支病變25 例,雙支病變19 例,三支病變11 例,累及左、右冠動脈4 例。
所有患者在經過64 排128 層螺旋CT 檢查后,其靈敏度為87.50%,特異度為89.62%,陽性預測值為85.50%,陰性預測值為91.11%,詳情見表1。
冠動脈成像 冠脈造影 合計陽性 陰性陽性 112 19 131陰性 16 164 180總計 128 183 311
作為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冠心病,引起冠動脈狹窄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從而促使患者產生冠脈管腔直徑減小,從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由此產生各類并發(fā)癥,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由此可見早期診斷對病癥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在臨床診斷中,影像學檢查對于早期病癥患者的診斷具有重要作用,在各類心血管疾病中均有一定的使用率,其中冠心病是病癥診斷的主要病例,作為冠動脈狹窄的診斷方式之一,可通過結合影像學的相關資料對患者進行準確的成像以及病癥分析,這也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冠動脈造影術作為醫(yī)學臨床廣泛應用的病癥診斷方式,能夠通過圖像造影來觀測患者冠脈狹窄的位置以及程度,但冠動脈造影需要在注射造影器的情況下進行檢測,有創(chuàng)檢測的方式不符合現代檢測的標準,同時也會對患者產生一定的影響。隨技術的不斷更新,檢測的設備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完善,目前可通過采用64排128 層螺旋CT 冠脈動脈成像對患者進行準確的病癥診斷,對比傳統(tǒng)造影而言,其分辨率更高,同時多層多排技術的應用能夠顯著提升檢測的速度,并且該檢測方式屬無創(chuàng)檢測,不會對患者的身體產生影響,患者也更易于接受。另外64 排128 層螺旋CT 冠脈動脈成像同時具備顯示血管病變程度、位置以及顯示患者心臟指標的功能,對于臨床冠心病患者冠脈狹窄的檢測具有極大的使用價值,能夠為早期患者的治療提供數據支持。
本文通過選取80 例冠心病患者進行研究得出結果:所有患者在經過64 排128 層螺旋CT 冠脈動脈成像與冠脈造影檢查后,其靈敏度為87.50%,特異度為89.62%,陽性預測值為85.50%,陰性預測值為91.11%。由此可見64排128 層螺旋CT 冠脈動脈成像的優(yōu)勢作用,能夠較傳統(tǒng)動脈造影對比顯著提升冠狀動脈狹窄的診出率,對早期治療的診斷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64 排128 層螺旋CT 冠脈動脈成像在診斷冠脈狹窄中更具優(yōu)勢,其準確率以及較小的檢測影響對臨床冠脈狹窄患者的診斷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