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重點。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閱讀教學中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必須要開展的重點工作,許多教育工作者嘗試對閱讀教學法進行創(chuàng)新,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矛盾分析法在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加強和調動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探究意識,以質疑的方式順利展開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文本作者的言外之意。這一教學法的應用,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fā)展,順應新課程改革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的戰(zhàn)略要求。
關鍵詞:矛盾分析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閱讀教學
根據新課程標準內容要求,初中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語文學習信心的培養(yǎng),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掌握和靈活運用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重視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的鍛煉,重視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的掌握。初中語文教師不能簡單地圍繞課文主旨和思想情感展開閱讀教學,要關注學生對文本內涵的深入挖掘,善于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矛盾分析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更精準地把握文章的主要矛盾,體會閱讀中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更深入地探究和體會文章的深層內涵。矛盾分析法為初中閱讀教學提供了有力支持,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師廣泛運用的有效閱讀教學方法。
一、 矛盾分析法的定義
教師在展開語文閱讀教學時,需要以語言文字為根本,以句為單位,結合上下文情境,具體分析句子中某個詞、某個字的邏輯內涵。要善于運用矛盾分析法,抓住文中語義、情理的矛盾點,對文本的內容、言語表達形式展開質疑,分析矛盾點,更切實地把握作者寫這篇文章的言外之意,從而更貼切地把握作品的實在內涵和真正價值。
二、 矛盾分析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實際效果
(一)有助于更深入地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展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語文教材中收錄的閱讀文本材料,最初并不是為了教育教學的順利展開而創(chuàng)作的。每位作者都是處在各自獨特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和思想情感的背景下展開文本的表達。因此,閱讀教學中挖掘作者創(chuàng)作的意圖,是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矛盾分析法的有效應用,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站在更宏觀、更綜合、更全面的角度挖掘文本的深層內涵,深入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的根本意圖。
(二)有助于教師更精準地抓住關鍵問題
語文教師展開閱讀教學前,需要合理分析和確定閱讀教學的內容。也就是說,除了對材料產生獨特的情感體驗,教師還要具備確定閱讀教學內容的能力,也就是要求教師要抓住閱讀材料的關鍵矛盾點,并帶領學生深入探究和分析。矛盾分析法恰恰迎合了這一需求,成為幫助教師抓住文本關鍵和深入解讀文本內涵的有力支撐。
(三)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首先,矛盾分析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矛盾分析法為教師結合學情展開教學內容的確定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文本材料的反映,制訂具體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矛盾分析法是有效的閱讀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應用方法的有效策略,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最后,矛盾分析法充分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以及培養(yǎng)學生活躍的思維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運用矛盾分析法反復鉆研文本內容,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三、 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狀況
首先,要肯定矛盾分析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成績效果。矛盾分析法進一步推動教師教學思維的轉變,傳統(tǒng)的僵硬教學方法逐步消失,教師越來越多地嘗試應用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矛盾分析法是先進教學法的代表之一,很好地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矛盾分析法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順應新課程改革的相關內容,成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短時間內,學生能夠借助矛盾分析法有效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成為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有力支持。
但是,就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仍然存在缺陷問題,影響閱讀教學的質量效果。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在于,學生在閱讀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能力仍然得不到充分地發(fā)揮。盡管矛盾分析法已經關注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但其效果仍然不夠明顯,還需要相關教師進一步調整和加強實踐。由于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課堂中整體的積極性、活躍度并不高。此外,由于一些教師對于矛盾分析法的認知尚不深入,可能出現(xiàn)教學方法應用過度和教學方法應用過于表面兩個極端。前者將會造成教學活動與教學主題的偏離,后者則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傮w而言,無論哪種情況都導致矛盾分析法應用效果難以順暢地發(fā)揮出來,影響學生對閱讀文本的深入體會,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四、 矛盾分析法應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抓住語義矛盾
語義矛盾是初中語文教學分析的起點,語義的對立恰恰反映了文本內容的發(fā)展,要求學生用矛盾的眼光有邏輯地分析文本內涵,從而深入體會文本語境下表達的情感精神。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挖掘文本中的語義矛盾,加強語義矛盾的分析,從而更深入地體會作者所表現(xiàn)出的文本情感的矛盾沖突。
第一種,詞語詞之間的語義矛盾。以《孔乙己》為例,魯迅描寫孔乙己死亡用了這樣一句話“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話中,“大約”與“的確”相對立,如果把這句看成病句,就體會不到魯迅想要表達的封建社會對知識分子的迫害。這句帶有語義矛盾的話語,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當時那個吃人社會下人心的冷漠。第二種是前后文之間存在語義矛盾。以《社戲》為例,前后文之間存在兩種意思,相互對立?!罢娴?,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沒有……”練習上文內容,上文描寫的社戲發(fā)現(xiàn),其實小伙伴們對社戲并不是很感興趣,戲的內容也不見得有多好看,煮豆的味道也并不令人滿意。然而作者在后文用了“再也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沒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戲”。這種文本前后的對立,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矛盾分析法應用需要學生和教師重點突破的關口。
(二)教師要善于構建矛盾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文本內容構建矛盾。通過矛盾對立這一形式,幫助學生更進一步地加強對文本內容的認知和情感體會。文本內容主人公的選擇與學生個人認知之間的沖突、學生與學生之間認知的差異、文本中主人公前后的認知變化等,都是教師構建矛盾的主要依據。教師要善于通過文本中的內容,啟發(fā)學生展開探究和意見的表達。以《豐碑》為例,文中的軍需處長將棉襖留給其他戰(zhàn)士,他所貢獻的不僅僅是一件棉襖,而是鮮活的生命。教師可以就軍需處長的行為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當時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軍需處長,你會怎么做?”學生在課堂中發(fā)表意見,通過角色代入,更切實地體會文中軍需處長的無私和對革命的熱愛。學生之間不同觀點、見解的表達,發(fā)揮學生不同認知沖突的作用。能夠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再次探究文本內容的興趣,也是有效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以《最后一課》為例,文中的韓麥爾先生的人物形象、個性特征前后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造成主人公情感變化的原因。通過挖掘人物形象變化的表現(xiàn)和通過前后形象的對比,深入探究文本內容,體會這一變化過程中情感的變化。要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環(huán)漸進的原則,分析《最后一課》中小弗朗士對韓麥爾內心看法的變化。為什么小弗朗士會覺得韓麥爾先生是一個可憐的人?啟發(fā)學生思考和交換意見,對文本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韓麥爾先生因即將失去工作而被迫離開熟悉了多年的環(huán)境,這在小弗朗士心中是困難、艱苦的。表現(xiàn)出小弗朗士對韓麥爾的同理心,老師在小弗朗士心中再不是原來嚴謹、嚴厲的老頭了。再引導學生回顧文本,“韓麥爾先生形象再次變得高大的原因?”啟發(fā)學生深入體會韓麥爾先生在精神、思想層面的高大,體會堅定的愛國情懷。這種情感的變化、跳躍,并不是憑空產生的。往往在文本內部有明顯的線索。文本中小弗朗士心中韓麥爾先生形象的轉變,恰恰是小弗朗士內心對于愛國熱情的態(tài)度和變化。通過描寫韓麥爾先生的變化,效現(xiàn)小弗朗士內心的愛國情懷。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中的線索,也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情感漸變,發(fā)揮角色代入的作用,幫助學生建立科學、健康、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五、 結束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高效、靈活運用矛盾分析法,通過對文中語義矛盾、情感矛盾的切實分析,深入挖掘作者的情感意圖,幫助學生更扎實、深入地感知文本作品的深層內涵和情感價值。矛盾分析法的有效應用,是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以及促進學生掌握和高效應用先進學習方法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對矛盾分析法的認知和深入學習,相互形成合力,充分認識到這一教學法應用的實際作用,對學生閱讀能力、邏輯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做出推動,為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和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注入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楊彥林.試析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15):55-56.
[2]林新洪.矛盾分析法在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0(12):5-6.
[3]朱啟鵬.多媒體技術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青海教育,2020(4):33.
[4]林新洪.矛盾分析法在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0(12):5-6.
作者簡介:曾繁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廣西賀州市昭平縣馬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