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
摘? 要:特殊地形通常會有較為特別的地形屬性與情況,如果不在施工前對特殊地形進行測繪,就有可能會影響工程測繪作業(yè)的正常開展,給工程的施工操作提出挑戰(zhàn)與困難。隨著我國建設工程規(guī)模與數量的擴大,相應的特殊地形測繪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對工程的測繪作業(yè)都提出了較大的挑戰(zhàn)。因此各建設單位需在實際工程中,需要針對不同的特殊地形制定科學、合理的地形測繪規(guī)劃,綜合運用各種傳統測繪技術與特殊地形測繪技術,提高工程特殊地形測繪質量,保證整個建設工程的施工效率與安全。
關鍵詞:測繪;特殊地形;測繪技術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各行業(yè)生產技術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測繪工程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其發(fā)展也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qū)地形各不相同,特殊地形的測繪工程因此需要進行廣泛研究,其中特殊地形的測繪技術方案成為測繪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也將對測繪工程特殊地形的測繪技術進行分析與研究。
一、測繪工程與特殊地形測繪的概述
測繪工程指的是通過施工前對工程施工地區(qū)的水文地質條件、地形地貌特征等調查勘測作業(yè),繪制工程建設區(qū)域的地形信息圖的施工行為。所繪制地圖中主要包含區(qū)域的空間、地形等信息資料,從而保證以后的建設工程施工作業(yè)的質量與精確性。在一個地區(qū)開展工程建設施工時,首要任務就是對當地的地形與地質構造等進行調查勘測工作并繪制相應的地形圖,為以后的整個建設工程的施工作業(yè)提供精準的信息數據依據。
特殊地形條件下的測繪工作與傳統的測繪技術并不是矛盾的對立關系,它只是在傳統的測繪技術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針對特殊地形進行勘測的新技術。在特殊地形測繪工作中,無論是采用現代測繪技術還是傳統的測繪技術來進行工作,都是為了數據采集,分析地形地貌特征,為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的提供重要依據,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后續(xù)工程的施工效率、縮短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二、常用的工程特殊地形測繪技術分析
1.全站儀測繪技術
全站儀設備的測繪精確性較高,運用步驟相對簡便,有利于測繪人員在各類環(huán)境情況復雜的特殊地形測繪工作中進行應用。全站儀測繪技術在運用與質量控制要注意一下幾點內容。首先,為了保證測繪設備的平整度與對齊狀況能夠滿足測繪操作需求,需要對儀器設備安設控制點,而且誤差范圍應控制在2毫米之內。其次,在使用全站儀設備開展特殊地形測繪作業(yè)時,測繪人員需要定期對每個測繪點進行核實檢查,而且全程控制儀器設備的誤差范圍絕對不能超出繪制需求。此外,在獲取儀器測繪數據信息后,一旦發(fā)現其數據存在較大偏差等問題時,必須要及時改進和調整測繪點位置,以確保測繪結果的準確性。在確保測繪點與全站儀設備設置精準合理后,需要重新進行測繪作業(yè),為以后的工程施工建設提供精準的地形參考數據。但是全站儀測繪技術也存在一些缺陷:在測繪工作中,以全站儀為代表的測繪儀器在測量工作中就要求測站與測點間必須通視,但是測量精度不均勻,精度隨距離增加而降低。
2.GPS測繪技術
GPS測繪技術具有測繪精度較高、操作簡便的特點,而且不易受到具體特殊地形區(qū)域環(huán)境影響,而通過設置基站的方式自由檢測的優(yōu)勢,已經成為目前建設工程特殊地形測繪的重要技術手段。建設單位在運用GPS測繪技術時,通常情況下只需安排兩位工作人員即可完成特殊地形測繪作業(yè),一位測繪人員負責技術操作,另一位測繪人員負責記錄所檢測的地形數據資料。GPS測繪技術的應用大幅降低測繪工程所需的人力成本,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通過特殊地形測繪中輸入GPS手部編碼的方式,就可以實現一人完成GPS測繪技術應用的任務。GPS測繪技術采集特殊地形數據的時間很短,一般情況下在4秒以內就能完成任務,大大節(jié)省了建設單位的工程地形檢測時間,提升了整個工程建設效率與進程。而使用GPS技術測量時雖然不需要基站和移動站彼此通視,實現遠距離傳遞三維坐標且不會產生誤差累積,但這種測量技術只適用于視野開闊、地勢平坦或較高的地形區(qū)域。
三、測繪工程技術在特殊地形的應用
1.灘涂泥濘特殊地區(qū)測繪技術分析
在臨海臨河區(qū)域存在泥濘的特殊地區(qū),這些灘涂區(qū)域面積小,積水多,在測繪過程中可以使用GPS技術進行測繪。灘涂泥濘區(qū)域多分布在我國四川、貴州等地,受到地形因素的影響,這些地區(qū)的降水量明顯高于其他地區(qū)。但是考慮到降水因素的影響,通常這種降水量比較多的城市排水系統也會很好,但是一些偏遠的山地地區(qū),受到潮落和河水的影響很容易形成泥濘地和灘涂地。這些地區(qū)的測繪操作難度比較大,加上對測繪工具的條件限制,在實際的測繪中無法保證測繪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度。在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對于一些范圍比較小的泥濘地、灘涂地區(qū)、荒漠地區(qū),測繪人員可以對其內部的等插、等高線進行確定。但是,為了保證測繪結果的準確性,可以在測量周圍設置GPARTK設置測站輔助測量。
2.人口密集特殊地區(qū)測繪技術分析
在人口密集的地區(qū),測繪人員無法通過使用GPSRTK展開測繪技術。因此,測量所得的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都難以得到保證,所以就要利用全站儀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全站測量儀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鏡頭可以進行360度的旋轉,可以足夠接近待測地點。人口密集區(qū)存在建筑物遮蔽性這一特點,受到建筑物的阻礙很難開展測繪工作。目前,我國人口依舊眾多,特別是城市地區(qū),因此在測繪時極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全站測量儀相較于其他測繪設備來說,比較適合在人口密集區(qū)使用。
3.荒漠區(qū)特殊地形的測繪技術方案
對于荒漠地形這類特殊地形的測繪工作,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大都相似甚至相同。這些特殊地形雖然都裸露在外,但是測繪工作人員無法深入進入開展測量工作,即使使用相應的輔助工具也無法到達測量點進行測量。所以,對于荒漠區(qū)開展測繪工作,如果需要測量的面積相對較小,則可以通過繪制范圍線并且在內部設置等高線的方法完成測量任務。但是對于需要測量的面積特別大的區(qū)域進行測繪工作,需要對被測區(qū)域內的高程進行測量,在被測區(qū)域的周圍結合地形合理設置若干個GPS-RTK測站進行輔助測量,然后采用免棱鏡全站儀開展后續(xù)測量工作,從而有效保障測量工作的精確性,使得荒漠區(qū)的測繪工作的順利完成,為這些地區(qū)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持。
四、結束語
特殊地形測繪技術需要測繪人員使用發(fā)達的科學技術作為工程中的技術保障,以測繪理論作為技術支撐,在實際的工程項目測繪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測繪技術進行施工。因此,將先進的測繪技術運用到工程特殊地形的檢測作業(yè)中,不僅能有效降低測繪人員的工作強度與難度,還能相應提升所測繪地形數據的質量與精確性,有利于提高整體建設工程的作業(yè)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亞奇.測繪工程中特殊地形的測繪技術方案研究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8).
[2] 趙春陽,徐惠寧,王欣宇.論新技術在地形測繪中的應用和前景[J].地球,2014(11):56.
[3] 陳志超,鄧安健,魏峰遠.測繪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改革及其成效[J].中國電力教育.2018(12).
[4] 謝宗繁,陸海波,曾劍生.無棱鏡全站儀測量技術在長岐灌區(qū)斷面測量中的應用[J].廣西水利水電.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