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倩 王建青
[摘要] 全世界每天約有10億人次吸煙,其中我國煙民數量站比超過1/3,約有3億多人口,居世界第一位。從2014年起,我國煙草稅利總額連續(xù)四年保持萬億水平,一舉成為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構成。然而在推動經濟增長的背后,煙草大大傷害了國民的身體素質,因直接和間接吸煙造成的肺癌等疾病的發(fā)病率每年都在上升。隨著公眾、媒體對控煙的呼吁高漲,政府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采取了提升煙草價格、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等措施,但控煙效果并不明顯。該文通過被不同職業(yè)人群吸煙行為、認知和態(tài)度的調查形成數據資料,并對其進行細致的分析找出相關規(guī)律,力求為我國控煙事業(yè)的發(fā)展增添助益。
[關鍵詞] 吸煙行為;被動吸煙;不同職業(yè)人群;煙草稅利
[Abstract] There are about 1 billion people smoking every day in the world. Among them, the number of smokers in China accounts for more than one third, and there are about 300 million people, ranking first in the world. Since 2014, China's total tobacco taxes and profits have maintained a trillion-level level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fiscal revenue. However, behind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growth, tobacco has greatly harmed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n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s such as lung cancer caused by direct and indirect smoking is increasing every year. As the public and the media's appeals for tobacco control soared, the government continued to increase funding and adopted measures to increase tobacco prices and ban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but the effect of tobacco control was not obvious. This article forms data through surveys of smoking behaviors, cognitions and attitudes of different occupational groups, and analyzes them in detail to find out the relevant laws, and strives to add benefi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bacco control industry.
[Key words] Smoking behavior; Passive smoking; Different occupational groups; Tobacco taxes and profits
煙草的危害是人類所面臨的重大健康問題,是對人類的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據WHO指出中國公民的吸煙一直呈上升態(tài)勢,吸煙人群也逐漸趨于年輕化。吸煙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不得不重視的一個問題,近年來,我國也出臺了一些相應的禁煙政策,2014年11月24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起草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同時不斷強化煙草危害人類健康的衛(wèi)生宣傳,旨在降低人們的吸煙率。吸煙人群對于吸煙的危害及認知對于全面的公共場所的禁煙行動存在重要的影響。截止到2012年底,中央財政就已經花了近600億在控煙問題上,地方各級財政也加大了相關投入。在過去的十年(2006—2015年)時間里,種種控煙努力似乎都打了水漂,在全世界吸煙率都在下降的情況下,中國煙民數量和煙草消費卻不降反增,這是值得反思的問題。
1? 調查開展背景及被吸煙心理研究
1.1? 吸煙危害
吸煙有害身體健康是我們眾所周知的,由于吸煙造成的人體傷害往往是慢性的,很多人便不以為然。筆者在調查取樣開始之前,對不同的階層的人群開展了吸煙危害的調查,結果發(fā)現包括高知群體在內,對長期吸煙可能造成的后果都不是很明確,大多數人回答長期吸煙可能會導致肺癌,其他人并不知道有何種后果。在該文就吸煙的危害簡單概括如下,以此作為研究背景:一是吸煙會導致血栓并引發(fā)各種心臟病。香煙中的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吸收氧氣的能力。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降低心臟的承受能力。二是損傷腦部。吸煙會減低大腦中氧氣和血液循環(huán),易引發(fā)腦出血和梗塞。三是損害口腔。吸煙不僅會引發(fā)口臭、牙周病,還會導致口腔癌和口腔黏膜白斑。四是損害肺部。吸煙能引發(fā)致支氣管上皮細胞的纖毛變短和不規(guī)則及運動發(fā)生障礙,超過90%肺癌病例是由吸煙所導致。五是損害胃部。吸煙會降低胃腸疾病的愈合,加速其惡化或演變?yōu)槁圆?,長期吸煙者多食欲不振。
1.2? 吸煙心理研究
與其他國家相比,國際上文化程度與吸煙者的比率往往呈現相反的方向,即學歷越高吸煙者人數越低,在我國恰恰相反。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很多年長者身受工作生活等多重壓力影響,香煙能夠幫助其緩解精神上的苦痛,久而久之形成依賴。二是認為吸煙“帥氣、浪漫”。符合文化人、藝術人的構想,認為抽煙喝酒能烘托氣氛,使吸煙行為在社交場合里如魚得水。三是煙癮。煙癮是一種“成癮性的慢性疾病”,這是有醫(yī)學依據的。而我國廣大吸煙者對此尚未普遍理解和認可。煙癮,可分為生理和心理兩種,戒煙很難靠自身毅力完成。往往等煙民發(fā)現問題時都已重病纏身,回生乏術。
鑒于以上情況,筆者發(fā)現與體力勞動者相比,腦力勞動者往往精神壓力更大,更愿意選擇依靠煙草來釋放舒緩壓力,包括很多醫(yī)務人員公務員在內的高知人群都是吸煙的主力軍。隨著社會愈發(fā)開放,很多女性同胞也加入了吸煙者的行列。因此,在選擇調查人群時,筆者將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都涵括在內且增大了女性受訪比例。
1.3? 調查人群及調查方式
1.3.1 調查人群? 筆者選取3類職業(yè)人群,公共場所進行了調查,職業(yè)人群分別為醫(yī)務人員、公務員和服務行業(yè)人員。人員數分別是,醫(yī)務人員135名;公務員80名;餐廳工作人員30名,包括管理者8名。
1.3.2 調查方式? 由工作人員進行隨機抽取攔截的調查方式,采用面對面問卷調查。問卷調查表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內容包括調查對象基本信息、主動吸煙及被動吸煙狀況、對吸煙相關知識的認識、對公共場所禁煙的態(tài)度。
2? 調查結果數據
2.1? 調查基本數據
在公共場所進行調查共計發(fā)放調查問卷272份,其中調查男性為131名,女性141名,年齡分布在19~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92歲;調查婚姻情況:已婚人員194名,離異人員8名,喪偶人員1名,未婚人員69名;調查人員文化程度:小學3人,初中59名,高中,33名,中?;蚣夹?1名,大專及以上116名。職業(yè)分布:醫(yī)務人員135名;公務員80名;服務行業(yè)人員:55名。在調查工作場所是否存在禁煙規(guī)定中,63.21%的單位規(guī)定不能再室內的任何區(qū)域內吸煙,32.51%的單位允許在室內的指定場所吸煙,4.28%單位表示不知情,不清楚關于公共場所禁煙的相關規(guī)定。筆者在有明顯禁煙標識的工作單位中進行調查發(fā)現,有52.53%的工作單位能夠認真履行在公共場所禁煙的規(guī)定,并能夠認真落實。其中有13.28%的被調查者認為吸煙者不能夠遵守單位的禁煙規(guī)定。
2.2? 被調查者吸煙和被動吸煙狀況
通過調查的數據進行分析,發(fā)現現在的吸煙率為22.36%,其中男性占比為53.31%,女性占比0.36%,男性占比高于女性的占比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吸煙的人群在不斷的增加。在統計的男性人群中,醫(yī)務人員的吸煙率為33.39%,公務員為61.22%,服務行業(yè)人員的吸煙率占比為73.12%。
基于被動吸煙的狀況進行調查,被動吸煙率為66.39%,其中男性為49.78%,女性為69.72%。醫(yī)務人員的被動吸煙率為40.79%,公務員為76.11%,服務人員為81.39%。
2.3? 被調查者對吸煙相關知識的正確認知率
吸煙損害健康的知曉率與被動吸煙損害健康的知曉率相對較高,分別是96.58%和95.44%,但是對于相應的被動吸煙的患病知曉率比較低,分別是62.81%,72.09%,81.51%。而男性在調查的各項知曉率中,除了“被動吸煙損害健康”外,其他的各個項目均低于女性。就行業(yè)人群來看,服務行業(yè)人群的各項知曉率均遠遠低于其他行業(yè)。見表1。
2.4? 被調查各職業(yè)人群對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態(tài)度
在公共場所進行調查發(fā)現,多數辦公場所等單位都能夠在顯著的位置懸掛禁煙標識,對于場所內的禁煙支持率高達99.76%,極個別公共場所沒有明顯的禁煙標識,或是存在禁煙標識損壞等情況,而且對于場所禁煙的支持率對于上述單位有所降低達到94.36%。
2.5? 被調查各職業(yè)人群對吸煙相關行為的態(tài)度
在被調查的醫(yī)務人員人群中,絕大部分醫(yī)務人員認為不能在患者面前吸煙,大部分醫(yī)務人員認為不能夠在醫(yī)院的任何范圍內吸煙。對于患者的調查顯示說明,大多數患者不愿醫(yī)務人員在自己有面前吸煙行為,占81%。部分患者認為,醫(yī)務人員可以在醫(yī)院的指定位置吸煙,占10%。剩下的患者認為無所謂,醫(yī)務人員是否吸煙與自己無關。公務員對于在會議期間不能吸煙的認同比例最高達到79%。這主要是由于公務員素質普遍較高,公共意識強,普遍接受過系統的禁煙宣傳,有自律性。服務人員對于吸煙行為的態(tài)度普遍較低,同時對于禁煙標識的提醒也不高,同時,服務人員對于吸煙人群的禁煙意識也相對低下。各個行業(yè)對于面對未成年人的吸煙問題的態(tài)度比較一致,普遍認為成人不能在未成年人的面前吸煙,未成年人不能吸煙。
3? 綜合分析
該研究通過對于不同職業(yè)人群進行吸煙數據調查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男性的吸煙率為53.31%,女性的吸煙率為0.36%,這個數據均高于全國的報道。通過數據分析得出從事服務行業(yè)的工作人員吸煙率71.12%比其他被調查行業(yè)人群的吸煙率高。由于服務行業(yè)的人群流動性大,人群的自律性不足,導致服務行業(yè)被動吸煙的人群也比較多,其次為公務員辦公機構也存在被動吸煙的情況。
就知曉率進行分析,通過該次的調查,不同職業(yè)人群對于吸煙損害健康與被動吸煙的危害的知曉率都非常的高,分別達到了96.58%和95.44%,但是對于被動吸煙所帶來的危害的認識卻普遍的不高,這方面是需要在以后的教育中進行加強的范圍。
不同職業(yè)人群對于公共區(qū)域內的禁煙支持率也非常的高,由于現在對于禁煙要求的嚴格,以及輿論宣傳的力度等原因,人群對于吸煙的危害與禁煙的重要性普遍有很高的認知度,所以對于公共場所的禁煙支持率很高,但是在調查中也有發(fā)現個別的公共場所也存在沒有禁煙標識與禁煙標識破損的情況,這些都是要在以后進行強化整改的地方。
就吸煙的人群來看,服務行業(yè)工作人員的吸煙人數遠高于其他人群,而不遵守規(guī)定在公共場所吸煙,比如出租車、餐廳等場所也有存在。因此對于服務行業(yè)人員進行禁煙、控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
在吸煙的相關行為認同方面,絕大部分醫(yī)務人員認為不能在患者的面前吸煙,大部分醫(yī)務人員認為不能夠在醫(yī)院的任何范圍內吸煙。因此在醫(yī)療機構內需要制定相關的控煙制度、開展戒煙服務等措施來創(chuàng)建無煙環(huán)境。公務員對于在會議期間不能吸煙的認同比例最高達到79%。在調查中發(fā)現,公務員對于被動吸煙也有著相當大的意見,尤其是女性公務員。大部分男性公務員認為可以在指定位置設置吸煙區(qū)。服務人員對于吸煙行為的態(tài)度普遍較低,同時對于禁煙標識的提醒也不高。這方面需要加強對于服務人員的相關教育。
4? 結語
我國每年因吸煙而致死的相關人數居高不下,而通過被動吸煙導致死亡的人數在逐年的提升。因此在對于吸煙危害的宣傳與被動吸煙的危害宣傳方面要加強力度。對于禁煙的監(jiān)督與檢查要落實到位,同時也要加到對各行各業(yè)的控煙力度,這樣才能為人們提供無煙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曹遠,李玉青,錢運梁,等.北京市成人吸煙及戒煙情況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7(6):419-422.
[2]? 馬愛娟,董忠,李航,等.北京市2014年成年人吸煙及危害認知現況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6(9):1233-1237.
[3]? 胡如英,展元元,王蒙,等.浙江省成人吸煙行為趨勢研究[J].預防醫(yī)學,2018(12):1189-1193,1198.
[4]? 王云婕.銅川市居民吸煙行為的現狀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8(3):25-28.
[5]? 姜樂,佘國超,譚芳,等.西安市煙草流行現狀和對策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8(2):122-126.
[6]? 盧艷華,李俊林,黃遠霞,等.武漢市城市居民成人煙草流行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8(2):127-129,141.
[7]? 姚芳,潘耀東,茆漢梅,等.2015年蘇州市城鄉(xiāng)居民吸煙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7(12):1113-1116,1125.
(收稿日期: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