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鵬 張文星
(中交城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建設的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路橋施工已日趨頻繁,路橋工程過渡段使用中頻現(xiàn)的路基路面沉降問題,除了降低路橋使用性能,也會威脅行車安全。對此,加強路橋過渡段的沉降控制,首先應是嚴格按規(guī)范執(zhí)行工程施工標準的基礎上,確定引發(fā)非正常沉降的誘因,再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采取補強措施。
路橋設計的沉降考慮應在設計階段就給予充分考慮,例如在路基處理過程中,路基填筑及鋼筋混凝土搭板屬于較為常見處理方式,該工藝能夠提高路基的一定強度,但同時也受工藝處理深度不夠及預算成本受限因素,導致該工藝不能充分發(fā)揮有效補強的作用。不管是推廣使用的地域還是使用后評價,大都達不到設計預期效果,甚至個別項目出現(xiàn)施工質量與設計預期效果嚴重不匹配。個別項目由于過于依賴地勘單位提供的地質資料,未在現(xiàn)場對過渡段路基土以下地質情況進行核實,導致結構設計未考慮可能存在的更深層次不良地質影響。
圖1:常見路橋過渡段設計側面圖
行業(yè)在針對道路橋梁的建設要求中,提出了一系列相關的規(guī)范及標準,對橋梁的路面臺背填土施工有詳細要求,因路橋施工中存在較多繁瑣工藝,工程實施難度較大,從而影響工程質量控制,例如受回填土料含水率、人員設備交叉作業(yè)、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驗收設備等影響,都會影響臺背填土的質量,并直接導致道橋過渡段產生超設計沉降隱患發(fā)生[1]。
圖2:路橋過渡段回填設計側面圖
路橋過渡段伸縮縫位置普遍存在階梯狀縫隙結構,影響路橋過渡段行車安全及穩(wěn)定。結合道路行車速度分析,階梯狀縫隙結構對路面產生一定影響,包括引起路橋過渡段承受巨大沖擊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接縫位置出現(xiàn)的階梯狀縫隙結構。針對路橋過渡段伸縮縫與橋頭搭板間的連接問題,個人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橋臺臺背回填料指標強度不夠,并間接引起路面壓實度不夠問題,最終引發(fā)路橋過渡段路面的不均勻沉降問題發(fā)生。
大多路橋移交使用后,因周邊地區(qū)開發(fā)需要,會承受大量的施工作業(yè)車輛荷載,而往往在交管部門缺乏監(jiān)管的區(qū)域,土方裝載車輛超標準荷載極大地影響了路橋過渡段的使用質量,甚至極大縮短了使用壽命,導致部分路橋過渡段頻繁返修,極大消耗道路養(yǎng)護成本。對此,設計單位應與交管部門明確設計荷載,并在路口節(jié)點加設超載卡控措施,施工單位則應與交管部門明確工程質保期間的管理訴求,以利于移交合格的路橋過渡段發(fā)揮應有質量效益,不被超設計荷載因素影響正常工程壽命。
在路基路面作業(yè)施工中,開挖、填筑和壓實作業(yè)等作業(yè)段,開挖方式基本都是以縱向全寬、橫向通道和縱向全寬+橫向通道為主的。那么對于路基填筑作業(yè)來說,一定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要求必須全面清理開挖結束的路床,主要以路基土層的土質特征為主要依據(jù),進行分層檢測(或者分層平鋪)和分層填筑(混合填筑),目的就是為了能保證地基土層堅實度和它的實際厚度能夠符合設計要求間的高度。另外對于過渡路基的壓實作業(yè)來說,它的壓實方式主要是以分層壓實為主,換言之需要交叉開展路基填筑及壓實作業(yè),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路基壓實度可以均勻分布。對于含水量高的地域來說,它的壓實力度必須有所增加,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路橋過渡段路基路面的穩(wěn)定性能或是其具體的承載強度能夠和工程設計相關要求達到一致。
合理的松鋪厚度及地基壓實次數(shù)能夠提升回填料壓實效果,施工中回填料的壓實度指標尤為關鍵,而路堤填筑則必須依據(jù)現(xiàn)有地質、天氣條件選取匹配的回填料。一般條件下,顆粒較小的回填料在施工中壓縮系數(shù)較大,針對該問題,應在回填料預拌的時候適量添加大骨料,并合理減少膠結材料的用量,以利于降低施工中的壓縮系數(shù)。并且,回填料拌和前還必須嚴格通過試驗來確定配水量,確保預拌的回填料可以根據(jù)施工時機維持最佳的性能,而回填料的運輸時間控制也是必要條件。
路基質量是影響道路品質的首要因素,也是進行下一步路面結構施工的重要保障,路橋過渡段的施工質量又直接決定了行車的順暢。路橋過渡段的路基填筑施工前,應做好原地貌的清表及換填,有樁基礎施工的項目更應做好過程控制及驗收工作。路基填筑必須水平分層施工,每層上料前均應用灰線打出方格網,并嚴格按方格網規(guī)定數(shù)量上料,以控制松鋪厚度。按填料類型選擇性能優(yōu)良、噸位足夠、匹配的壓實設備,嚴格控制工藝,確保壓實質量[2]。
持續(xù)性的強降雨會使道路排水不暢,并使路面積澇產生行車隱患,如路橋過渡段排水不暢,并浸泡橋臺臺背區(qū)域,進一步影響路橋過渡段質量,則設置合理的路橋過渡段排水通道也是重要質量控制措施。在確保路基路面穩(wěn)定性的情況下,應在項目前期充分考慮排水平面圖設計,一旦排水措施不到位,在遭遇強降雨時容易沖刷橋臺臺背填料,或浸泡路橋過渡段路基填料,將極有可能影響路橋過渡段的填料壓實度及整體穩(wěn)定。
路橋過渡段施工中還應考慮材料抗沖刷性能,涉及樁基礎穩(wěn)定、排水設計、回填料及路面材料性能諸多方面,前面已講述樁基礎、排水設計、回填料控制要點,則本節(jié)重點說明回填料及路面材料的選取及控制??紤]外界對道路過渡段的沖刷主要是雨水、空氣、偶然外力沖擊,則路橋過渡段路基填料、路面瀝青或混凝土提升防水性更為有利,而不是選擇可滲透材料,雨水、空氣、偶然外力沖擊應是通過邊側空間進行排放或緩沖釋放。個人認為提升回填料及路面材料的強度指標可明顯提升路橋過渡段的抗沖刷性能,并確保工程設計及質量壽命[3]。
路基路面過渡段的排水工作可以作為所有工作的核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水會直接性影響到過渡段路基的承載強度和它的穩(wěn)定性。因此,就必須要對過渡段的排水工作進行進一步完善。一般情況下,都會在過渡段設置排水設施,包括截水溝、盲溝和跌水井,以及地表排水管等等。除此以外,工程施工單位也需要結合實況對溝渠做漿砌片石的加固處理。
綜合所述,道路橋梁在我國城市化建設中發(fā)揮作用顯著,其質量及交通效益已經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路橋過渡段質量控制又是重要工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在實施過程中應嚴格落實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及設計圖紙要求,并積極探索更完善的技術措施來提高工程質量,確保行車安全及工程壽命,為社會經濟發(fā)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