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喜敏
(河南省鄭州公交醫(yī)院中醫(yī)科,河南 鄭州 450000)
阿爾茨海默?。ˋD)為臨床常見神經(jīng)變性疾病,起病隱匿,老年人發(fā)病率達4.6%,隨著老齡化加劇,發(fā)病人數(shù)呈增加趨勢[1]。AD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健忘、智力下降、情感異常等,嚴重者可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運動障礙,以致生活不能自理,降低患者生活水平。本研究用補髓益智湯配合王不留行耳穴貼壓輔治AD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10例,均為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本虛標實型A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5例。對照組女18例,男37例;年齡65~83歲,平均(73.93±4.35)歲;文化水平為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16例,大專及以上11例。觀察組女20例,男35例;年齡64~85歲,平均(74.32±4.61)歲;文化水平為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17例,大專及以上9例。兩組年齡、性別、文化水平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符合2018年《阿爾茨海默病的中醫(yī)診療共識》[2]中本虛標實型AD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先天性精神異常,病情嚴重?zé)o法完成本研究,有藥物濫用或酒精依賴史,近期出現(xiàn)嚴重腦外傷,合并抑郁、顱內(nèi)腫瘤、癲癇、腦炎等。
兩組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甲磺酸阿米三嗪蘿巴新片[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30019]1片,口服,日2次,治療3個月。
觀察組加用補髓益智湯配合王不留行耳穴貼壓治療。取枕、心、肝、腎等相關(guān)耳穴,使用探棒壓定耳穴,均勻施力,以酒精消毒,貼含有王不留行的敷貼,時間為入睡前、午飯前、晨起,日3次,并用拇指、食指按壓所貼穴位,1次2min,力度以感覺酸脹、麻木、疼痛為宜,兩耳交替進行。補髓益智湯藥用遠志10g,石菖蒲10g,炒酸棗仁15g,川芎15g,山茱萸15g,熟地20g,女貞子20g,蒸黃精20g,何首烏20g,丹參30g,葛根30g,新鮮豬腦50g。舌暗紫唇紺加紅花、桃仁,激動易怒加鉤藤、石決明、天麻,心悸氣短、面色發(fā)黃加當歸、黃芪、阿膠,食少多寐、胸悶加半夏、膽南星、礞石。水煎煮至400mL,日1劑,早晚各1次,治療3個月。
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評分,總分0~30分,評分越高表示智力狀態(tài)越高[3]。用Barthel指數(shù)(BI)評分,包括洗澡、穿衣、進食、如廁、平地行走、上下樓梯等10個條目,總分0~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強。檢測神經(jīng)遞質(zhì)[血清五羥色胺(5-HT)、乙酰膽堿(Ach)]水平,采集5mL空腹肘靜脈血,分離血清,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試劑盒購于南京建成公司。
兩組治療前后MMSE、BI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MSE、BI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MSE、BI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MMSE BI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 55 13.51±2.28 18.66±2.74 44.26±11.67 54.52.16.81±對照組 55 13.62±2.19 17.15±2.32 45.43±12.15 48.24±13.78 t 0.258 3.119 0.515 2.143 P 0.797 0.002 0.608 0.034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遞質(zhì)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遞質(zhì)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遞質(zhì)水平比較 (±s)
組別 例 血清5-HT(ng/mL) 血清Ach(nmol/L)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 55 44.71±6.15 68.62±7.74 22.18±3.04 39.45±5.42對照組 55 45.03±6.23 57.33±6.65 22.35±3.27 29.41±3.48 t 0.271 8.205 0.282 11.560 P 0.787 <0.001 0.778 <0.001
AD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導(dǎo)致認知功能障礙,目前治療主要用改善認知功能藥物,甲磺酸阿米三嗪蘿巴新片能增加動脈血氧含量,提升腦組織對氧的利用率,促進腦組織中葡萄糖有氧代謝,改善認知功能。
AD屬中醫(yī)“癡呆”、“喜忘”、“癲證”等范疇。為本虛標實證,本虛多為心脾不足、髓海不充、肝腎虧虛,標實多為痰阻脈絡(luò)、氣滯血瘀。神機失用、清竅失靈,發(fā)為癡呆。治療應(yīng)將扶正、祛邪相結(jié)合?!鹅`樞·口問》記載:“耳者,宗脈之所聚?!倍c臟腑、經(jīng)絡(luò)密切相關(guān),耳穴起到溝通耳、臟腑的作用,能改善臟腑功能。取枕、心、肝、腎等相關(guān)耳穴埋籽治療,其中腎穴可填腎精、補腎氣,心穴可安心寧神,肝穴可疏肝理氣、祛風(fēng)除痰。王不留行耳穴貼壓有安心寧神、疏肝理氣、補腎填精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王不留行耳穴貼壓能增加腦部血液供應(yīng),改善顱內(nèi)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腦組織缺氧、缺血狀態(tài),保護認知功能[4]。李深明等[5]研究表明,耳穴埋籽具有益氣健腦、活血通絡(luò)之功效,能較好改善認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補髓益智湯方中何首烏性微溫、味甘,女貞子性涼、味甘苦,可盈腦、益髓、補腎;川芎性溫、味辛,丹參性微寒、味苦,可活血化瘀、通竅強腦;遠志性溫、味苦,石菖蒲性溫、味苦辛,可益智、醒腦、開竅。諸藥合用,共奏補髓填精、祛痰益智、通竅化瘀之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遠志能增加Ach含量,從而改善學(xué)習(xí)、記憶功能,有效成分?;强煽s短正向反射消失時間,發(fā)揮腦保護作用。而石菖蒲可有效改善記憶障礙、安神[6-7]。
神經(jīng)遞質(zhì)是維持腦部正常生理功能基礎(chǔ),5-HT、Ach等神經(jīng)遞質(zhì)紊亂與AD發(fā)生緊密相關(guān),AD患者腦部5-HT耗竭,乙酰膽堿酶過度激活,Ach被大量降解[8]。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血清5-HT、Ach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補髓益智湯配合王不留行耳穴貼壓治療能改善神經(jīng)遞質(zhì)水平。
綜上可知,補髓益智湯配合王不留行耳穴貼壓輔治AD能改善神經(jīng)遞質(zhì)水平及智力狀態(tài),提高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