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芳紅
摘?要:對于當代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是極為重要的。培養(yǎng)好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會加強各方面的能力。教師和家長要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學生們的個性特點和閱讀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去加強這方面的教育。選擇合適的提高能力的方法,才能使得學生們得到更遠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培養(yǎng)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6-0129-02
語文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反射,學好語文是很好的傳播中華文化的一個途徑。提高閱讀能力需要掌握很多的詞匯,以及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當代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局限于基本的灌輸式教學,只對課本的內(nèi)容做解釋,并不對課外進行擴充。隨著教學改革,為語文閱讀注入新的生命力成為重中之重。
1.語文閱讀的研究背景
首先要去了解當代語文閱讀的背景。大部分學生學習語文閱讀仍然是以傳統(tǒng)的模式去學習,在教育改革下,應當加強對于閱讀量的要求。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才是社會的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和教學方式,才是我們當前的重要部分。一些學生們因為詞匯量過大而討厭閱讀,或者閱讀習慣的缺失,這些都是需要后期去矯正的。一些學校的老師教育方式不正確,也可能導致學生們不熱愛閱讀。只有掌握社會的閱讀背景還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尋找解決方法。
2.創(chuàng)設語文閱讀的教學情景
創(chuàng)造合適的教學情景有利于學生們的學習。讓學生們真正融入到課堂情景當中,才能使得學生們對語文閱讀有更深的理解,從而了解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課堂的生動形象有利于學生們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閱讀。很多時候,需要老師的帶領,學生們就能去接觸閱讀的世界,從而走進閱讀的世界。
3.設立語文閱讀的目標
設立合適的目標有利于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每當達到一個目標,就會使得語文閱讀能力更進一步。從小目標開始,一步步培養(yǎng)起閱讀能力,從一篇閱讀理解開始,去一步步接近閱讀的世界。有了目標,才能有了動力,才不會迷茫,對于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也具有推動作用。有了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們才會覺得閱讀其實并不難,用心去學習閱讀,才能使得閱讀變得輕松容易。
4.建立分級閱讀模式
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程度都是不一樣的,學習能力也各不相同。對于學生們采取分級學習的教學模式是比較合適的方法。從最開始,最簡單的閱讀開始,一步步培養(yǎng)閱讀的能力。對于閱讀能力薄弱的學生們,做一些最基礎的練習才是合適的方法。當閱讀能力達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才能接觸難度較大的閱讀,這樣才不會面對困難退縮。
5.語文閱讀之后要學會評價
及時的閱讀評價更有利于閱讀的理解。對閱讀后的評價讓學生們?nèi)セ仡櫿Z文閱讀中的細節(jié)和內(nèi)容,從而抓住重心去評價。及時的評價會讓學生們的理解加深,對于自己過程中的不足還有缺陷,都有及時的反思和解決。在評價中學會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習文章的重要內(nèi)容,可以更快的掌握中心要領。對于別人的評價都要做出及時的回應,這樣在交流中互相碰撞和學習,有助于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6.語文閱讀建立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對于學生們語文閱讀理解是非常有利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結合不同的觀點,思想交流和碰撞,才能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只有在大眾的思想交流中,求同存異,學會別人的考慮的觀點和角度,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才是合適的方法。一些閱讀中,自己一個人的閱讀見解是很片面的,有時候甚至只是代表了自己的觀點,學習別人的看法和見解,有利于對文章的理解和學習。例如,在進行《頤和園》一節(jié)內(nèi)容教學過程中,在課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對《北京歡迎你》進行播放,通過對故宮、天壇、長城、鳥巢和水立方等圖片進行展示,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而且還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隨后,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對《頤和園》范文進行播放,并要求學生一邊傾聽一邊跟讀,然后思考整篇文章有哪些景物是描寫頤和園的?隨后教師向?qū)W生出示“長廊”圖片,并向小學生提問:長廊有什么特點?有哪些景物?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隨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特點,將他們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對上述問題進行討論,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7.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
家長早期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們的語文閱讀能力至關重要。一個家庭如果有良好的閱讀氛圍,自然就會影響學生們熱愛閱讀。家長的教育方式中,應該及時從小培養(yǎng),當家庭中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們對于閱讀的興趣才能提高。父母以身作則,讓孩子們以榜樣的方式去接觸語文閱讀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例如,在進行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宋詞三百首》和《唐詩三百首》進行閱讀,這樣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還可以使他們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以及魅力。在對《去年的樹》和《巨人的花園》等童話進行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對《格林童話》、《中國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等中外童話書籍進行閱讀。在對《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等寓言故事進行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對《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中國寓言故事大全》等寓言故事進行閱讀。此外,教師還可以把《中國傳說》、《中國神話》、《阿凡提的故事》等比較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推薦給小學生,這樣既可以拓展他們的閱讀范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而且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其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8.增強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
學生自己方面,要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讀書的興趣,才能在閱讀這條路上走的更遠。擁有了興趣,去接觸語文閱讀,才會帶著熱愛與激情,不會在出現(xiàn)困難的時候退縮,選擇逃避。相應的,學好閱讀,也是社會的一種技能。去了解社會,接觸社會,都是要通過閱讀。有了興趣,閱讀才不會枯燥乏味,才會有自己的魅力。例如,在進行《金色的草地》一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其主要是對一天之內(nèi)不同時間段內(nèi)蒲公英的變化情況進行描述,這樣不僅可以表達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而且還可以表達作者對生命、對自然的尊重。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對如下內(nèi)容進行重點分析“有一天,我早起去釣魚,結果發(fā)現(xiàn)草地是綠色的,而并非金色的,但是在中午返回家的路上,卻發(fā)現(xiàn)整個草地變成了金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傍晚時草地又變綠了”。隨后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對整篇文章進行閱讀過程中,分析為什么草地中午是金色的?而早上和傍晚都是綠色的呢?在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后,可以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蒲公英的特點,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閱讀的熱情和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
9.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才是合適的方法。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們最好的引導老師,定期的閱讀會增長他們的詞匯能力。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帶領學生們接觸閱讀世界,對于閱讀細節(jié),閱讀能力都會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當代社會發(fā)展迅速,只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才不會讓孩子們與社會脫節(jié),跟隨社會的腳步,去理解社會的各個現(xiàn)象和現(xiàn)實。
10.尊重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最重要的是,要去尊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學生才是閱讀的主人。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不能代替學生們?nèi)ラ喿x。只是老師和家長的說服讓學生們?nèi)W習語文閱讀是存在很大的抵觸作用的。這樣學生不會真正熱愛閱讀,更不會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讓學生們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己去接觸閱讀,才能真正有效的學習語文閱讀。
11.小結
語文閱讀是小學生們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學會語文閱讀既是時代的需要,也是自身能力的發(fā)展。語文閱讀能力的發(fā)展不僅要外界的幫助,也需要自己的努力。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各方面都會得到提高。文字的世界是很有力量的,只有掌握了閱讀能力,才能與社會親密接觸,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283
[2]邵桂琳,虞珊珊.從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角度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33):62
[3]劉娟.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提升閱讀能力的策略[J].中華少年,2018(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