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
摘?要:小學生審題基礎比較低下,教師針對學生學力基礎展開教學設計,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審題、為學生傳授更多審題方法、設計更多輔助活動助力審題,都能夠為學生審題學習提供更多支持。學生之所以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與其審題有密切關系,讓學生掌握一些審題技巧,勢必能夠提升其審題水平,對全面提升學生學科能力有重要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審題能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6-0007-01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審題情況有統(tǒng)籌把握,以便給出最為適當?shù)囊龑?。我們都知道,只有審好題才能做好題。小學生審題存在一些短板是最為客觀的現(xiàn)實,教師對此需要有清晰認知,為學生提供更多學法指導,讓學生順利進入審題環(huán)節(jié)。教師采取有效措施,讓學生調(diào)動多種感官參與審題、精選多種方法展開審題、啟用多種活動輔助審題,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提升其審題能力。
1.調(diào)動多種感官參與審題
學生面對數(shù)學題目時,往往專注力不夠,不能全面掌握題目有效信息,導致審題出現(xiàn)問題,自然會出現(xiàn)操作錯誤。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審題操作時,需要讓學生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做到這“四到”,才能能夠?qū)︻}目有整體把握,篩選出題目中的有價值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處理,以便得出更為適合的解題思路。特別是平時比較馬虎的學生群體,更需要強化“四到”訓練,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這無疑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學習品質(zhì)。
例如,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教師為學生提供了數(shù)學課例:籃子里有桃子68個,現(xiàn)在有2只猴子,每只猴子可以分到多少桃子?如果又來了一只猴子,平均分桃子,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桃子?還剩多少桃子?教師引導學生開始審題:用手指指著題目開始朗讀,注意不能丟掉一個字,讀完之后,說說你獲得哪些有用的信息。學生根據(jù)教師指導展開操作。經(jīng)過思考討論,學生達成共識:一共有68個桃子,原來有2只猴子,后來是3只猴子,需要分兩步來分桃子。第一步,68個桃子分給2只猴子;第二步,68個桃子分給3只猴子,還要看剩下多少桃子。教師指導學生展開審題操作,讓學生口到、手到、眼到、心到,順利搜集到有用信息,理順了題目解題路線。
2.精選多種方法展開審題
數(shù)學審題方法和技巧眾多,教師需要給學生做適當傳授,讓更多學生都能夠建立比較完善的審題認知體系。首先,篩選關鍵詞,這是審題最為常見的方法。在對數(shù)學題目進行審查時,要先找出關鍵詞,圍繞關鍵詞展開思考,以便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其次,梳理等量關系,數(shù)學題目有多種關系需要梳理,如何能夠找到一些制約關系,自然能夠理順解題渠道。再次,反復閱讀題目,對每一個字展開認真思考,也能夠順利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最后,模擬場景,也可以利用數(shù)學實驗操作方式展開審題,這樣也能夠更直觀獲取審題信息。
在教學《電影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先給學生提供了數(shù)學題目信息:一個電影院,里面有座位一共是21排,每一排能夠坐26人,利用這些信息設計數(shù)學題目,并解決這些題目。學生拿到這些信息后,頓時展開了熱議,很快就給出問題設計:這個電影院一共能夠坐多少觀眾?在具體計算時,大多數(shù)學生都遇到一些難題,不知道兩位數(shù)乘以兩位數(shù)的豎式操作方法。教師利用示范操作,學生根據(jù)教師操作步驟展開實踐,順利完成計算任務。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先為學生投放了題目信息,讓學生自行設計題目問題,這對學生思維梳理有一定幫助。
3.啟用多種活動輔助審題
數(shù)學審題是一門學問,要攻克這門學問,自然需要有更多應對策略,教師占據(jù)學識制高點,自然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支持。組織學生集體討論、讓學生展開質(zhì)疑操作、適時發(fā)動數(shù)學實踐活動、啟動課堂爭辯活動,都能夠為有效審題提供更多幫助,教師要適時推開輔助活動,讓學生自然進入到活動之中,這樣才能形成嶄新審題感知。借助集體力量、借助實踐操作,可以讓學生在動態(tài)之中建立審題認知,學生接受度更高,其應用價值更高。
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時,教師為學生投放了數(shù)學題目:地磚是正方形,其邊長為60厘米,現(xiàn)在用6塊地磚鋪設一個長方形地面,這個長方形面積是多少?學生看到了題目后,馬上進入集體討論之中。教師給學生設計了實踐操作活動:可以利用小紙片進行拼接,看看有幾種解題方案。學生根據(jù)教師指導展開了相關操作,很久有了新發(fā)現(xiàn)。有學生說,這個長方形可以有兩種形狀。也有學生說,根本不用管長方形形狀,直接將6個小正方形面積加起來就可以了。教師對學生個性解讀給出積極評價。
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審題習慣,教師需要從不同角度展開教學探究,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到審題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審題方法和技巧,利用多種活動展開審題訓練,都能夠讓學生學習到過硬的審題技能,避免更多錯誤的出現(xiàn),提升學生做題水平。
參考文獻
[1]鄭云斌.審題“四部曲”,讓學生的思維靈動起來[J].教師,2018(03):23-25
[2]黃龍煌.培養(yǎng)審題能力 提升數(shù)學素養(yǎng)[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09):75-77
[3]周杰.解題教學中數(shù)學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 [J].基礎教育研究,2019(07):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