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要: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小學語文課堂以教師作為主體進行課堂教學,使課堂變得枯燥無味,直接影響了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因此需要通過應用趣味教學法的方式,活躍小學階段語文教學課堂中的課堂氣氛,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愿意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項環(huán)節(jié)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9-0063-01
1.趣味教學法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首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熱情。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對于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發(fā)展有著一定的負面影響。當前將趣味教學法引入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課堂中在于提升教師課堂授課過程當中的肢體動作與語言描述,通過豐富的肢體動作和生動的語言描述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能將復雜的知識進行形象化的講解和概括,提升學生對于復雜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趣味教學法的有效應用能夠使復雜無趣的知識通過有趣的游戲和講解進行包裝,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各項環(huán)節(jié)中,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提升小學階段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其次,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相比于其他文化課類型,語文課對于學生的理解和感悟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語文的學習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學習,在進行小學階段語文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中國幾千年來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提升學生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悟與理解。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主動自然與文化產(chǎn)生共鳴,通過事物的表象對內(nèi)在本質(zhì)進行發(fā)掘和研究,豐富的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在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中沿襲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是不符合當前教育教學改革要求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搬照書本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從教教材轉(zhuǎn)變?yōu)橛媒滩慕獭=處熢谡n堂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將更多的實踐與領悟分享給學生,不斷豐富學生的上課體驗。將趣味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首先需要教師堅持對趣味原則的應用,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課堂影響,積極與學生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和故事,從而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比如在學習《紙船與風箏》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真切地感受在紙船與風箏的紐帶下朋友之間的相互包容與理解。教師也可以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分享教師與自己朋友之間的故事,也可以引導學生與全班同學交流學生自己的有關于朋友的故事。學生通過對文章當中各個人物心理的活動于變化的學習和思考,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現(xiàn)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與發(fā)展。
2.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2.1?加強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墊腳石,將趣味性教學引入小學語文課當中首先需要教師不斷加強小學語文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小學的學生思維和心理還不成熟,因此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很難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力。而一個良好的具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提升學生語文課堂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比如在學習《曹沖稱象》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問問學生對于普通東西的稱重有什么辦法,對于特殊的動物大象的稱重又有什么辦法;然后在古代缺乏這些稱重工具的前提下,如何對于大象進行稱重等。這樣可以以提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展開初步的思考,進而對于課本中的內(nèi)容學習產(chǎn)生興趣,并對于曹沖稱象的辦法產(chǎn)生相應的思考和探究,從而在投入到課堂學習中的同時,加強理解。對于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言,提問的方式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能提升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途徑,但是這就對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是每一個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基礎。另外教師也應該在課余時間對學小學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一定的了解,充分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課堂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真正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也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愛好點結(jié)合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課堂的構(gòu)建,使學生愿意主動學習語文知識,愿意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項環(huán)節(jié)中來,從而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當前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
2.2?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
當前為了實現(xiàn)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不斷加強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重視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性格也更加活潑好動,許多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差,因此教師如果不能具備良好的課堂掌控力很容易使課堂教學崩盤。小學階段的語文屬于一種人文性的學科,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積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實現(xiàn)師生當中的平等交流。另外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落實與推進,教師應該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及時轉(zhuǎn)換課堂教學角色,充分認識到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作用。教師應該積極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提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的趣味性,通過豐富的肢體動作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提升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比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不同植物在播種時采用的方法,教師也可以積極引導學生上臺來進行表演,以分角色扮演的形式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在課堂學習和交流的過程當中,需要教師積極與學生展開互動,提升學生學習過程當中的新奇感,激發(fā)學生對復雜語文知識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充分提升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支持,通過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劉丹.淺析小學語文趣味性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5):124.
[2]李翠芬.探索小學語文的趣味性教學[J].教學考試,2017,(28):124.
[3]翁藝菡.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語文課內(nèi)外,2018,(32):39.
[4]曾國強.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31):71.
[5]唐蓉.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8,(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