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宇
(遼寧省錦州市婦嬰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0)
喘息性支氣管炎主要是臨床上以喘息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支氣管炎中的一種,這種病癥一般主要發(fā)生在3歲以內的小兒群體當中,病情發(fā)生表現(xiàn)嚴重[1]。臨床一般認為這種病情是因為感染病毒和細菌而導致的,在患兒發(fā)病以后臨床癥狀主要存在有呼氣時間延長的情況,患兒同時存在發(fā)熱和伴隨哮鳴音的表現(xiàn),很多患兒還存在濕啰音等,所以臨床上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就可能會導致患兒發(fā)展成為支氣管哮喘[2],對患兒今后的成長發(fā)育產生嚴重的影響。臨床對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進行治療的時候,原則上是應保證患兒的呼吸道通暢性,幫助患兒進行通氣的改善[3]。但是因為這種病情的病因比較復雜,所以現(xiàn)如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案,對患兒選擇采用藥物治療是治療這種病情的主要方案。有研究認為單一的藥物治療很難發(fā)揮必然效果,所以選擇聯(lián)合用藥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本文針對于此簡單分析對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治療時應用沙丁胺醇聯(lián)和酮替芬治療的效果,同時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報道。
1.1 一般資料:本文選擇的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選擇7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常規(guī)治療組和聯(lián)合治療組,每組平均36例。常規(guī)治療組患兒中有男性20例,女性16例,患兒的年齡為0.4~5歲,平均年齡為(2.8±0.1)歲;聯(lián)合治療組患兒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患兒的年齡為0.5~5歲,平均年齡為(3.2±0.2)歲。所有患兒均通過臨床癥狀、臨床體征、病原學檢驗和肺部胸片的檢驗得到確診,患兒診斷符合《實用兒科學》當中關于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所有患兒入院之后需要進行相關的檢查,通過咽拭子和血清聚合酶鏈式反應對于病原學的陽性狀況進行檢驗,所有的患兒第二周存在免疫球蛋白M(IgM)抗體。本文患兒均排除存在心肝腎等嚴重的臟器功能不全的情況,排除存在血液疾病的狀況,不存在有中樞神經損傷和糖尿病狀況。經統(tǒng)計學軟件檢驗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患兒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本文所有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經過X 線和血常規(guī)檢驗得到確診;臨床診斷符合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本文所有研究對象均不存在有其他的呼吸系統(tǒng)病癥;本文所有研究對象的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研究對象均存在有喘息伴隨咳嗽癥狀。
1.2.2 排除標準:本文所有研究對象排除近期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患兒;排除合并全身性感染疾病的患兒;排除合并肝腎功能和心肺不全的患兒;排除近期使用過抗生素治療的患兒;排除合并意識障礙或治療依從性較差的患兒;排除合并先天性病癥或無法定監(jiān)護人的患兒;排除對本文所使用藥物存在藥物過敏史的患兒;排除進行本研究前經過其他藥物治療的患兒;排除惡性腫瘤或免疫性病癥患兒;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的患兒;排除中途因各種原因無法完成調查,退出研究組的患兒。
1.3 方法:在對本文所有的患兒入院以后均進行常規(guī)的治療,叮囑患兒家屬應保證患兒充分的休息,臨床醫(yī)護人員需要幫助患兒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確?;純汉粑〞?,同時要叮囑患兒家屬在對患兒飲食的過程中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做好對患兒的常規(guī)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療,為患兒應用止咳平喘的藥物。在此治療基礎之上,對所有的常規(guī)治療組患兒均選擇采用沙丁胺醇(【生產企業(yè)】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113348;【規(guī)格型號】100 μg×200撳)進行治療,對所有患兒在用前搖勻,氣霧吸入,1次1~2噴,必要時每隔4~8 h吸入1次,14 h內最多不宜超過8噴。本文的所有聯(lián)合治療組患兒均選擇在常規(guī)治療組基礎之上配合酮替芬(【生產企業(yè)】 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32024643;【規(guī)格型號】1 mg×60片)進行治療,所有患兒均以口服給藥的方式進行用藥,每次為患兒用藥半片,每日為患兒給藥兩次,分別在早晚對患兒給藥。
1.4 觀察指標:對本文所有患兒經過治療以后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進行評價和比較,如果患兒經過治療以后,患兒的咳嗽喘息癥狀得到改善,未聞及肺部濕啰音和哮鳴音情況,說明患兒臨床治療顯效;患兒治療1周后,如果咳嗽癥狀和喘息癥狀均消失,肺部濕啰音和哮鳴音減少,說明臨床治療有效;經過治療1周以后,如果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明顯的改善,甚至存在加重的情況,則說明患兒臨床治療有效[4]。對本文所有患兒在經過治療以后的咳喘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哮鳴音消失時間和濕啰音消失時間進行比較并作評價。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IBM SPSS25.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計量資料的檢驗均選擇采用t值進行,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不同的治療以后,常規(guī)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9.07%(34/43),聯(lián)合治療組為97.67%(42/43),P<0.05;常規(guī)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98%(3/43),聯(lián)合治療組為9.30%(4/43),P>0.05,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評價兩組患兒治療以后的咳喘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哮鳴音消失時間和濕啰音消失時間,本文的聯(lián)合治療組都明顯比常規(guī)治療組更短,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本文兩組研究對象經過不同治療以后的臨床癥狀比較()
表1 本文兩組研究對象經過不同治療以后的臨床癥狀比較()
喘息性支氣管炎在臨床上是具備有喘息表現(xiàn)的一種支氣管炎,患兒在感染病毒以后會存在喘息癥狀,并存在反復發(fā)作的表現(xiàn)[5]。臨床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最終會導致患兒發(fā)展成為支氣管哮喘。因為支氣管解剖結構的影響導致被感染和刺激的患兒病情會存在持續(xù)性的惡化,這對患兒日后的生長發(fā)育產生十分嚴重的危害,甚至會危及到患兒的生命[6]。所以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會導致患兒支氣管存在黏膜充血和水腫下呼吸道存在有炎性反應并平滑肌存在痙攣,增加了氣道阻力,從而使得肺功能受到損害[7]。
本文主要分析對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治療的時候,通過采用沙丁胺醇聯(lián)和酮替芬治療的效果,本文結果可以看出,常規(guī)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9.07%(34/43),聯(lián)合治療組為97.67%(42/43),P<0.05;常規(guī)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98%(3/43),聯(lián)合治療組為9.30%(4/43),P>0.05。說明聯(lián)合用藥能夠大大的提高,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同時不會導致患兒存在嚴重不良反應。沙丁胺醇在臨床上屬于選擇性腎上腺素β2受體激動藥,能選擇性地激動支氣管平滑肌上的腎上腺素β2受體,有較強的支氣管擴張作用,其作用機制部分是通過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增加細胞內環(huán)磷腺苷的合成,從而松弛平滑肌,并可通過抑制肥大細胞等致敏細胞釋放過敏反應介質,解除支氣管痙攣[8]。這種藥物可有效的進行哮喘的治療。而酮替芬兼有組胺H1受體拮抗作用和抑制過敏反應介質釋放作用,不僅抗過敏作用較強,且藥效持續(xù)時間較長,故對預防各種支氣管哮喘發(fā)作及外源性哮喘的療效比對內源性哮喘更佳[9]??诜湛於耆?,生物利用度3~4%,蛋白結合率96~97%,半衰期(t1/2)為22~84 h,表觀分布容積(Vd)7~2 L/kg,在肝臟代謝,活性代謝物為去甲氯米帕明,由尿排出。和沙丁胺醇進行聯(lián)合應用,能夠發(fā)揮出必然的相互作用,促進用藥效果大大提高,改善患者的支氣管攣縮狀況[10]。
綜上所述,對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配合采用沙丁胺醇聯(lián)合酮替芬進行治療,能有效的幫助患兒改善治療效果,并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幫助患兒大大的縮短相關臨床癥狀的恢復時間,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