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麗
記得那年父親帶我去蔣兆和先生的夫人蕭瓊先生家拜師學書法。印象最深的是客廳的上方掛著一張油畫《一個銅子一碗茶》。桌柜上是蔣兆和先生的話,那是他心中的夫人:“書道精研愈七旬,超凡人圣筆神奇。人群之彥稱巾幗,祝君長壽一千齡。”這就是我仰慕已久的蕭先生。
我眼前的蕭瓊先生,行動輕盈快捷,性格開朗。她與我同住一樓,那時我在一所中學教書法,去先生家的時間竟比在自家更長。蕭先生喜歡我臨的《蜀素帖》《圣教序》,還請蔣先生的學生和家里人看。我很是高興,學習的勁頭更大了。蕭先生曾用蔣先生的炭筆為我勾出單線字形,以求形之準。蕭先生認為形神關系乃渾然一體,不可分割,亦是指導我辯證地學習。蕭先生在筆法上強調中鋒用筆,收筆處要送到位,寫字要貫氣。更以“書通即變,變則達情,至情至理,方可出新”來啟發(fā)要求我,我逐漸從少年宮學習的唐楷、隸書過渡到行書、草書的研習。后來又在《泰山經石峪》和《散氏盤》上用功頗勤。“形可以相反,但意可以相通”,蕭先生培養(yǎng)我逐漸建立了融合求通感的思維模式,拓展了想象力。這不僅限于書法藝術,對我從事金融管理工作也受益良多。
蕭先生見我日夜癡迷書法不理它事,特為我做媒,對象是蕭先生和母親先看后定下來的。我要出嫁了,蕭先生為我準備了_一對毛筆、一條珍珠項鏈、一個心形的銀質首飾盒,還有一套茶具。我們沒有辦酒宴,蕭先生用她的祝福給了我和勁松最隆重的婚禮。
1989年4月,我隨蕭先生赴瀘州參加蔣兆和《流民圖>落成典禮。途中蕭先生怕我害怕,特讓我和她一起在軟臥包廂中休息?;鼐┩局新劄o州發(fā)生地震,蕭先生不顧心臟病病痛,奮力疾書寫下數十幅作品,在船艙現場拍賣。蔣先生眾弟子也積極響應,并將拍賣所得捐贈瀘州災區(qū)人民。蕭先生遇事果敢,慈悲仁愛。蕭先生是蔣家長媳,平日多將工資平分幾份,分別寄予蔣家兩姐妹,自己和蔣先生僅留微薄的一份。在困難時,全家常常圍爐烤窩頭片過日子。
蕭先生出身名門,師從齊白石、溥心畬,耳濡目染下涵養(yǎng)出高格的氣度、純潔的靈魂。然而生活的磨礪也教會了先生以直報怨。代平回憶說:“‘人性是我第一次從母親那里聽到的,這背后‘寒心的故事又有誰知?!?/p>
蔣兆和仙逝百日,蕭先生寫下了“淡兮薄兮”的作品以抒老懷。蕭先生的書法淡靜而雄渾?!暗獗≠狻?,千回百轉的夢尋;“淡兮薄兮”,百轉千回的自我叮嚀;“往事不堪回首,長卷仍臥柜頭”。
“知我者不多,愛我者尤少,識吾畫者皆天下之窮人,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餓殍。”蔣先生的自序在蕭先生的腦?;厥帯J捪壬鷮ξ艺f:“當我再次打開《流民圖》時,我的眼淚刷地落到了地上。你心中有愛,才能讀懂他的畫,越來越舍不得這份愛?!边@份愛深沉純潔。為了讓更多的人欣賞到《流民圖》,1998年,蕭先生將《流民圖》捐獻給了中國美術館。2015年,蔣兆和、蕭瓊先生的子女將國畫《一籃春色賣遍人間》捐獻給了中國國家博物館。
蕭先生一向主張轉益多師,希望我能多聞多思、知行合一。因蔣兆和研究,蕭先生與沈鵬先生熟稔。沈鵬先生曾于1980年為《蔣兆和畫集》作序。1991年,蕭瓊先生推薦我拜在沈鵬先生門下學習書法,兩位恩師的教誨使我受益終身。在蕭先生身邊學習,涵養(yǎng)我最深的是其人性中的真、善、美和為藝術奉獻的精神。
獻上潔白的馬蹄蓮,仰望天空,一對和平鴿在飛翔。
深夜我執(zhí)筆展卷,再臨《蜀素帖》《圣教序》 ……
(作者為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高胤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