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星
摘? 要: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促進了寫作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促進了傳統(tǒng)寫作教學理念的革新。應試教育背景下,分數(shù)關乎著學生的畢業(yè)、升學,因此,寫作教學越來越注重分數(shù),出現(xiàn)了套模板寫作,素材無創(chuàng)意等問題。目前,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寫出真實實感是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本文以七年級學生記敘文寫作指導為例,探討有效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七年級;語文;寫作教學
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語言表達不能打動人,內容空洞,整體來說就是缺乏真情實感。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生活經(jīng)驗,不善于觀察生活,寫作基礎薄弱等。因此,教師應基于實際探求有效教學策略,積極開展教學實踐,不斷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一、堅持以生為本,注重課堂互動交流
學生是寫作課堂的主體,教師應注重發(fā)揮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以往教學中,教師重寫作方法、寫作技巧的講解,忽視了學生情感體驗以及情感表達。想要學生在寫作中抒發(fā)真情實感,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加強課堂互動交流,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真實感受。
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這一課時,需要學生通過品味語言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感悟景物描寫中的情與景的結合。課前我通過與學生談話引出教學主題。在交談中,學生有的表示喜歡冬天,有的表示不喜歡甚至討厭冬天。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冬天有著自己的感悟。通過交流,學生對于老舍筆下的冬天產生好奇,想知道濟南冬天的獨特之處。學習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并請學生任選一段進行朗讀,并說明選擇的理由。這樣的方式可以深入地了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并且能夠在互動加深感悟,從而為后續(xù)的寫作練習做好情感鋪墊,使其意識到在寫景作文中,需要融合自己的真實感受。
二、激發(fā)寫作熱情,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寫作是情感表達的主要途徑之一,通過對比分析學生的作文可以發(fā)現(xiàn),同一個學生所寫的作文中并不是有所的內容都缺乏真情實感。當寫作內容是學生熟悉的且感興趣的內容時,學生寫出來的內容往往比較生動有趣,富有真情實感。可見,記敘文寫作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激發(fā)寫作熱情,培養(yǎng)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并運用語言文字描述出來。
例如在人物寫作練習中,我以《老王》、《阿長與<山海經(jīng)>》兩篇文章為例進行分析,使學生意識到人物寫作,不僅要抓人物特點,還要注重抓細節(jié)。語言文字較為抽象,對于七年級學生而言,理解起來具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熟悉的身邊人進行講解。實際上,初中生觀察能力比較強,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點,激發(fā)其寫作興趣。課堂上,我給出“學校門衛(wèi)”,先要求學生說出門衛(wèi)爺爺?shù)奶攸c,然后在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認為門衛(wèi)爺爺獨特的一面,可以結合具體事例。在講述中,有的人講述了門衛(wèi)爺爺幫助自己修理自行車的故事,言語中提到了門衛(wèi)爺爺?shù)牟紳M老繭的手。我在點評時則對學生描述的細節(jié)進行重點評價,以此提高學生對細節(jié)的重視。并且以學生熟悉的人物為例,提高其探討的興趣,提升寫作熱情。
三、組織生活實踐,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真實是寫作的靈魂。沒有生活就無法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生的內容空洞,讀起來索然無味的原因。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家長、學生更多地關注的是分數(shù),因此,教師指導學生套模板寫作,這樣的方式能夠確保作文成績較為理想,然而這樣的方式使得寫作的文章千篇一律,甚至連素材都是一樣的。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很多學生出現(xiàn)拼湊文章的問題。
基于此,教師應積極組織生活實踐,為學生提供積累生活經(jīng)驗的平臺和機會,通過實踐豐富個體情感體驗。例如,教師可以組織秋游活動,可以組織參觀植物園觀察植物,不同的活動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經(jīng)歷和感悟。在秋游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團體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索秋天,如繪畫比賽,標本搜集等。當學生有了切實的感受,才能自然而然地在寫作中融入情感。觀察活動,則有助于培養(yǎng)觀察能力。想要幫助學生擺脫沒有內容可寫的困境,要培養(yǎng)其觀察能力,教授學生觀察方法,使其可以深入了解所觀察的事物,并產生獨特的體驗。
四、指導日常寫作,培養(yǎng)良好寫作習慣
良好的寫作習慣是提升寫作質量與水平的關鍵,但是良好寫作習慣的形成需要長期的堅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依靠課堂教學指導學生進行寫作,還需要關注學生的課下學習,指導學生養(yǎng)成觀察、積累的好習慣,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寫作素材,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認知,使其能夠對生活中的人和事進行獨立思考,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觀點。
例如我要求學生準備一個記錄本,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人,有趣的事,看到的美景記錄下來。一個個生活片段最終都會成為寫作素材。如一位學生曾記錄了自己生活中被騙的一次經(jīng)歷,故事是“去看電影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尋求的幫助的人,希望路人能給自己一些路費回家。上前詢問得知只需要20元,于是把自己的錢給了他。但是沒想到看電影回來后,那個人還在向路人借錢,這時我意識到自己被騙,并且覺得利用他人同情心的人很可惡,想要通過騙人不勞而獲的人更可惡······”針對這一片段,我指導學生對“尋求幫助的人”的衣著、動作、語言進行細致描寫,對自己的感悟進行擴寫,進一步提升思想深度。此外,教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摘抄習慣,指導學生寫讀后感、讀書筆記,從而不斷豐富寫作素材,促使閱讀獲得的知識轉化為可利用的素材,使文章語言更優(yōu)美,內容更真實,情感更細膩。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從寫作興趣培養(yǎng)、觀察生活能力培養(yǎng)、寫作方法指導、寫作習慣培養(yǎng)等多個方面入手才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使其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當前,初中寫作教學存在較多問題亟需解決,教師必須積極開展實踐探究,優(yōu)化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初中階段進一步夯實寫作基礎,為日后寫作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曉雁. 初中記敘文寫作的問題及教學建議[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0):131.
[2]? 陳華宗. 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的難點及對策[J]. 課程教育研究,2017,(8):96..
[3]? 王新閣. 真實生活真實作文——試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真情實感"的融入[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6):85.